安逸會讓我們怠慢,養尊處優會讓我們自我膨脹,安全會讓我們軟弱,而過於周到的服務會讓我們永遠無法理解飲水思源的意義。
上個星期,有個剛畢業的獨中生告訴我,關於獨中籌款的爭論,其實還在持續中。只是,這爭論從網上的發帖表態,轉為網下的飯後閒聊。在看似平靜的水面上,有兩股暗流。
ADVERTISEMENT
我問他,有什麼想法。他說,校外籌款是個美好的回憶。先別論那些崇高的感受,例如奉獻或感恩精神之類。那比起道德,更像口號。
在他們的年齡層裡,最實際的,還是一個集體回憶。這回憶,讓他特別想念當時的朋友,特別懷念他的母校,也讓他想在這所大學裡,也辦類似的公益活動。
我不是獨中畢業生,我畢業自一所非常傳統的國中。在那5年裡,作為學生的我們根本沒有任何關於學校硬體設備發展的概念。關於中學生校外籌款的經驗,我只記得當年的一些關於童子軍的經歷。
那時候,我們三五成群的穿著童軍制服,騎著腳車到鄰居家裡義務勞動來募捐。我們當中,有些被狗追了幾條街,有的跌水溝,有些曬了一天的太陽才籌了十塊錢,有些被請進家裡熱情款待,輕輕鬆鬆的就達到籌款目標。到最後,籌到的款項,都用在制服團體的活動裡,例如生活營或營火會。
我不知道其他同學有什麼領悟。但對我來說,這給我一股很深刻的印象,錢很難賺,人情又分冷暖。
勞務後的隔天回到課室裡,大家互相分享彼此的傷口,計算誰身上的“黑青”比較多。那回憶內化至我的人生觀,以至我常對男同學說:傷口越多,結疤了,你就越顯男子漢;苦難越多,經歷了,你就越成熟。
該名學生說,他記得我曾在上學期說過這句話,他也因此對那堂課特別有感觸。待他走後,我查閱了那堂課裡的講義,內容來自組織行為學裡的工作投入。
那頁說:當一個人活在一個空間裡,那人只會確認自己該在空間裡扮演的角色。而當那人曾為那空間付出些什麼,那犧牲才會產生對空間的珍惜。兩個人活在同個空間裡,只會確認彼此的存在。只有共同經歷過什麼,那共鳴才能產生對彼此的聯繫。
所以,我想那位同學是想說,同窗只算是同個班裡的同學;而若有共同的回憶,才是朋友。學校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個站;而若有深刻的回憶,那就是母校。他不太在乎那些崇高的道德,他只想要重溫中學回憶中的美好而再次投入大學現實裡的公益。
在意義與目的之間,差別其實還蠻大的。學校籌款的目的是發展,而學生出門籌款的意義則是其他。就像是那學生所說,與朋友及學校的羈絆。
而對我來說,意義是來自社會的磨難來讓身心有所成長。當然,這“斯巴達”式的教育方式,放到了今天,肯定是要被家長投訴,被社會譴責。
但若我們不放大生活質量,往往磨難就是最好的成長激素。因為啊,安逸會讓我們怠慢,養尊處優會讓我們自我膨脹,安全會讓我們軟弱,而過於周到的服務會讓我們永遠無法理解飲水思源的意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