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把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與企業社會責任(CSR)綁在一起,或者有個錯誤的理解,認為社會企業同樣是一種需要別人捐助的機構,而沒有把它視為一種可賺錢,甚至可以分紅的機構,因而以同情或施捨的角度為出發點去支持社會企業。
如馬來西亞黑暗對話社會企業(Dialogue in the Dark Malaysia,下稱DiD)就是一個機構,但因為對社會企業不甚瞭解,本地人會把它視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或慈善機構,無法感受到DiD背後所要帶出的真正意義,令該組織在重啟體驗館的眾籌活動上步步艱辛。
ADVERTISEMENT
為此,香港黑暗對話社會企業(DiD HK)創辦人張瑞霖特地飛來大馬,以香港DiD的成功之路為主題,向大馬民眾解釋社會企業的存在價值與分享香港DiD的成功之路。
以商業手法尋找失明人士的價值
張瑞霖強調,社會企業並不是要公眾施捨的企業,反之是一個可以賺錢的企業,香港DiD就是一個實例。
他在2008年創辦香港DiD,兩年後就開始有盈餘,參與的15名創投者如今每年都有分紅,是全球DiD成功的典範之一。
在2007年時,張瑞霖還是一名在中國有大規模投資的商家,那一年香港社會企業運動崛起,而他在中國也有參與建校的慈善工作。
“能夠幫助貧困子弟是開心的,但心裡還是覺得差了那麼一點,覺得自己的企業無法發揮更多的作用!”
剛巧那一年,德國DiD創辦人到香港辦講座,提到社會企業辦得好也可以賺錢,當時他對這個說法有所懷疑,但又很感興趣,於是就跟他一名夥伴特地飛到德國考察,從而讓他對社會企業有了新的價值觀,最後在因緣際會下被說服創辦了香港DiD。
張瑞霖透露,當時他身邊一位失明朋友也沒有,但卻被香港社創之父謝家駒一句話改變了他的命運。
“他跟我說:‘香港不需要有另外一個慈善組織幫失明人,但需要一個生意人以商業手法尋找失明人士的價值,讓他們可以自力更生,以一個企業經營方式提供企業價值’。”
因為這番話,他在2008年開始用德國的DiD商業模式,以創投方式在香港設立了黑暗體驗館,並且運用他在商界的人脈,邀請企業管理層來體驗館參加企業高管工作坊,因為高管雖然有很好的企業管理經驗,但把他們擺在黑暗中去完成一些任務,原有的特長都無法發揮,反而會激發創新企業技能,帶給他們很大震撼。
自此之後,該組織每年辦了300場工作坊,幾乎全香港的大公司都有參加過,至今已經辦了超過3500場的工作坊,間接的認同了通過黑暗體驗館工作坊的價值,也改變了參與者的價值觀,達到移風易俗的效果。
張瑞霖認為,透過工作坊,讓人認知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並不是殘障人士就需要被人同情,如果有足夠包容性,殘障人士可以發揮個人長處。
“我們需要一個平等的公民社會,在開放環境中新思維才能激發出來,讓大家懂得珍惜每個人的差異,每個人都有能力上的強弱,從而創造社會包容性。”
他認為,開心,是生命最重要的,而價值觀的轉變及人與人的和睦關係,將可以改變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平等有意義,而社會企業做得好的話,對社會以至國家都會帶來好的效應,通過新思維創造公民社會。
通過體驗改變價值觀
目前全球25個國家,百多個城市設立了DiD,香港是一個接受度比較高的城市。
張瑞霖坦言,人的價值觀很難改變,必須經過體驗後才會改變,但因為當時港府簽署了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推展一個教育計劃,所以DiD連續5年獲得政府津貼主辦工作坊,每年接觸到10萬名學生,獲得很多新一代支持社會企業。
香港DiD是一個以辦活動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機構,不需要依賴政府與公眾捐款來維持,同時透過體驗工作坊之後,也改變民眾對社會企業的思維。
他提到,在疫情期間,黑暗體驗館無可避免的完全關閉,如今正漸漸走回軌道,預料年終就可以恢復正常。
助殘障人士融入社會及就業
DiD除了改變人們對殘障人士的觀點之外,也幫助殘障人士融入社會及就業。以該機構為例,有40名員工,半數的員工都是殘障人士,是香港聘用殘障人士比例最高的機構。
聘請殘障人士除了調整硬體設施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同理的思想,他們不需要特別照顧,需要的是尊重與相信他們的能力,並給他們空間去發揮。
他表示,除了聘請殘障人士之外,該機構在6年前推動另一項幫助殘障人士的計劃,那就是協助殘障人士進入大機構工作。每位殘障人士入職時都會有一位導師陪同,引導他適應新環境與獨立,至今已經成功協助了60名殘障人士入職。
“他們不但沒有製造麻煩,反而特別努力,令同事也受到激發,老闆自然更滿意。每一位經由我們的推薦的殘障人士,事前都會經過半年時間的培訓。”
因此,張瑞霖希望藉著香港DiD的成功典範,鼓勵馬來西亞人支持馬來西亞Dialogue Includes All(簡稱DIA)的眾籌活動,讓DiD可以在大馬重整旗鼓。
他與馬來西亞DiD創辦人陳錦輝認識很久了,很清楚陳錦輝在創辦DiD的辛苦歷程,社會人士對殘障人士有很大誤解,把支持當作同情,並沒有真正領悟到黑暗體驗館的意義。
他強調,黑暗體驗館是提供一個環境讓參加者在“武功全廢”的情況下,激發他們在新環境下開發新潛能,進而改變他們對殘障人士的看法。
“當你進到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會感到害怕,什麼也做不了。但是在黑暗中指導他們的人都是失明人士,所以很多人在結束後都會有教育震撼的感覺。”
“我希望用我的經驗來告訴大家,社會企業是一個成功與成熟的商業模式。”
相信社會企業可以生存
陳錦輝表示,DiD在全球都是一樣的,而亞洲國家的DiD只有他與韓國DiD的創辦人是失明人士。
他直言,由失明人領導DiD有利也有弊,好處是更能設身處地瞭解失明人士的困境,壞處則是企業高管只是為了應酬而說支持或參加工作坊,並非覺得這個工作坊能夠帶給他們好處,所以也不會有後續。
“當我去跟企業主管介紹我們的工作坊時,大部分人都是在企業社會責任(CSR)前提下支持我們;同樣的大馬很多社會企業,也是用非盈利機構思維來經營,所以也難怪大家會以為社會企業就等同非營利組織。”
因此,他非常欣賞香港DiD的營運方法,也一直在學習,而張瑞霖更是他的第一位投資者,2013年投資了100萬令吉讓他啟動大馬DiD,因為張瑞霖相信社會企業是可以生存的。
更多【新教育】: 內陸小學教師肖恩史丹利/用創意教學方式,讓孩子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克服閱讀困難 自學者在舞臺發光 建築測量師 為樓宇把脈的醫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