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焦点

|
发布: 8:00am 04/07/2024

大马华语

变调

大马华语

变调

【大马华语01】马来西亚华语变调了吗?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林明辉

【大马华语01】马来西亚华语变调了吗?

“下午3点咯,Jom,去Yam Cha!”

ADVERTISEMENT

“等下我要去Pasar Malam对面的Bak Kut Teh打包。”

“吃完饭,Liao?”“去喝茶either去喝酒咯!”……

上述诸如此类的对话,是否很熟悉呢?一句短短的句子里参杂着英语、方言、马来语等多种语言的词汇是马来西亚华语的特色,让我们即使身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亦能在顷刻之间第一时间识别出“自己人”。

但是如今为什么马来西亚华语渐渐要失去其特色?又有哪些地方仍旧坚守阵地,最大程度地保留马来西亚华语的DNA呢?

【大马华语01】语言的本地化VS标准化
陈湘琳提到,从传承语影响马来西亚华语的角度来看,客家人受到方言的影响仍是很大的,但这体现在亚庇的客家人,而非吉隆坡的客家人。

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语言暨应用语言学系,语言暨语言学学院副教授陈湘琳博士针对此课题,与马来亚大学工商管理与经济学院吴金陵教授合作,于2023年9月15日在国际一级期刊《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发表一篇名为〈Translingual practice as a representation of heritage languages and regional identities in multilingual society〉(跨语言实践:多语社会中传承语和地区身分认同的反映)的文章,阐述关于传承语(即方言)以及马来西亚华语的重要的调查结果。

她介绍,该研究调查始于2019年,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自然对话录音以及实地观察共四种方式来进行,即使后来由于疫情的关系无法面访,亦通过线上采访的方式来完成。

问卷调查对象共1241人,分为三个群体,分别是老年人(60岁以上)、中年人(30至59岁)以及青少年(15岁至29岁),并且以福建(或者闽南)、广东、客家和潮州四种籍贯为主,再到吉隆坡、乔治市、马六甲、亚庇和大山脚5个地区展开调查。

而每个地区调查的籍贯各有不同,她们以日常对话会运用的词汇为例,着眼在两个重点探讨该课题:

一是马来语、英语、各种传承语,以及中国大陆、台湾的华语对马来西亚华语的影响;

二则是观察我们的华语是否会因应年龄、籍贯、地区的不同而受到影响?其影响为何?深浅程度几何?是持续在地化(即持续马来西亚华语的特征)抑或是走向标准化?

问卷中也设定很有意思的问题,她们是选用一些经常夹杂在华语对话里的英文、马来文或方言词汇,进而观察看大家的选择。比如一些特定食物、场所等我们日常运用的词汇,例子如下:

在日常用华语对话交流时,人们会怎么选用“蕹菜”这一词汇?

(一)Kangkong
(二)Eng Chai
(三)Wēng Cài(蕹菜)
(四)空心菜
(五)Ong Choy
(六)其他

那么,你平时说华语时是怎么叫“蕹菜”?这几个不同的词汇选择又意味着什么?

你猜猜我们的华语受到哪些语言的影响最深?不同地区的华语又有怎样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马华语01】马来西亚华语变调了吗?

同是福建人乔治市和马六甲大不同

在正式揭晓答案之前,我们必须强调,此次接受调查的对象均是以通晓华语的群体为目标,不谙华语的华人并不在调查范围以内。

准备好了吗?三……二……一,我们来揭晓答案!

结合过去数年对于传承语(方言)的研究调查,陈湘琳简单地解释此次关于马来西亚华语的调查成果,从年龄层的角度看来,年轻一辈的华语受到英语和马来语的影响最大;从籍贯的角度而言,则是福建人受英语和马来语的影响最多。

【大马华语01】语言的本地化VS标准化

值得注意的是,从承传语对华语影响的角度来看,60岁以上人群的日常华语受传承语的影响最大;而从籍贯的角度来说,有别于之前福建人受英语、马来语影响最大,广东、客家、潮州的华语受到传承语的影响相对较高。

“然后,结合地区跟籍贯来说的话,受(英语)影响最多是乔治市的福建人,越年轻的受到的影响越大,老一辈的人受影响最少。”

换言之,在乔治市人的日常生活对话里参杂最多的是英语词汇。

我们可以从数据(图1)看到,在四种籍贯里,除了福建人(0.383),在对话里夹杂英语词汇较多的是潮州(0.332)居次,广东(0.315)排第三,客家(0.268)位居末尾。

【大马华语01】马来西亚华语变调了吗?

可能与所在位置不同,同籍贯之间在对话里参杂英语词汇的多寡也存在差异。

同为福建人,乔治市(0.429)较马六甲市(0.345)高;吉隆坡的客家人(0.308)比亚庇(0.222)来得高。

陈湘琳指出,实际上马六甲福建人的华语最受马来语的影响(参考图2),其中年轻人的影响最大。

“他们一方面说比较标准的华语,但是另一方面,论其他语言对他们影响程度的话,马来语对他们的影响最大。”

她一名受访者就提到,当他们去购物时,即使店主是华人,彼此之间对话也会参杂马来语,并对此习以为常。

“你要?Ambil lah!”当时的店主如是说,受访者以此经历表示马六甲福建人的华语深受马来语影响,而陈湘琳的数据亦证明了他的说法。

吉隆坡人的华语标准化?

从华语标准化(standardisation)的角度来看,吉隆坡人的华语相对“标准”,而吉隆坡的客家人又比广东人更“标准”一些。

吉隆坡的情况略为复杂,这是由于吉隆坡是首都,有许多年轻人和外来人口来此上学或工作,久而久之在此定居。“他们不一定是广东人,然后他们和他们的下一代不一定会说广东话。”

陈湘琳回忆起过往,早期吉隆坡的外来人口较少,那时候她从家乡来吉隆坡,因为不会说广东话,吃饭、购物堪称“举步维艰”。

“现在没有这种情况了,你想讲什么语言都可以,特别是华语。”

【大马华语01】马来西亚华语变调了吗?

因此调查结果显示(图3),在几个地区中,吉隆坡的华语是更倾向“标准化”的,这其中客家人尤为明显。

“我想,吉隆坡作为一个大都市,当有许多不同的人混杂在一起时,你很难坚持使用方言,又或者可能是大都市的人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所以华语会比较标准。”

此外,在吉隆坡的客家和广东人的表现亦有差异。两个籍贯的群体相比,前者的华语比较标准。

“广东人可能还是比较坚持说广东话,但是客家人可能就不介意说华语,大概不会坚持说客家话。”

她提到,从传承语影响马来西亚华语的角度来看,客家人受到方言的影响仍是很大的,但这体现在亚庇的客家人,而非吉隆坡的客家人。“可能是因为亚庇不算是国际化大都市,客家人也是沙巴华人中占比最高的,而且该籍贯的人口密集度较高,所以保持得比较好。”

尽管从整体数据来看,客家人的华语比较“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就地区而言,数据是有差异的。

换言之,马来西亚华语的“标准化”,不能只看个别籍贯的表现,还要结合地区才能对此有更清楚的理解。

而如此标准化的过程,是利还是弊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