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舉及法英兩國大選出現一連串黑天鵝結局,是選民政治意識在變,但執政者觸覺遲鈍反應笨拙。
一個意味深長的問題:歐盟、英法德三國政局渾濁不穩,年尾美國總統選舉又陷毫無新意的耆老斗爭,如果西方是爛局,東方世界要如何應對?中俄兩國除了舉杯共飲,又將祭出怎樣破局的新牌?
ADVERTISEMENT
歐洲議會選舉及法英兩國大選出現一連串黑天鵝結局,是選民政治意識在變,但執政者觸覺遲鈍反應笨拙。
6月上旬第10屆歐洲議會選舉,極右翼勢力明顯坐大,深令法德領導人震驚,也引發歐洲社會開始質疑歐盟主要大國,是否還有推動歐盟政策的凝聚力。
歐洲議會選舉後,法國總統馬克龍馬上見勢行動,於6月底倉促舉行法國大選,豈知首輪選舉連失城池,他所領導的中間勢力也頓時被極右派與傾左社會主義派雙邊挾持。
次輪選舉將在7月7日揭曉,馬克龍正做最後掙扎,結局殊難料,但他於2017年39歲就任法國總統的光輝,可能會就此告終。媒體把它形容為“馬克龍主義”自殘式失敗,也把法國推向危險分水嶺。
歐洲議會與法國政局後遺症是既深且廣,今後在應對氣候變化、中俄聯盟掀起區域安全挑戰等眾多議題,往後決策和立法或因立場分歧而將變得更加困難。此外,歐元匯率若有巨大波動也會顛覆經濟復甦的步伐,甚至直接影響烏克蘭戰局的軍援供應線。
7月4日是美國獨立週年慶,也是英國國會選舉日,票站調查預測在下議院650議席中,在野工黨將以410超多數席位出奇制勝,結束保守黨近15年的統治;原任首相蘇納克則因一手造成保守黨從原有372席痛失241席,會火速引咎辭職。
媒體也提醒,工黨黨魁斯塔默爵士雖將取代蘇納克但也無須過份歡喜,因為新政府從此必須承接保守黨所留下的一堆堆爛攤子。
可以說,歐洲政局就是這麼同時同景一團糟。
偏偏,大西洋的另一邊也不甚好看。拜登總統在亞特蘭大的首輪統選辯論會與特朗普對辯時,現場表現留下災難性惡評,體態也顯得超常困惑或倦怠,甚至在談話中跑題。美國人的反應是:這樣的老糊塗,要讓他把美國帶去“荷蘭”嗎?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重看英國閃電選舉和美國總統選舉的前奏曲,發覺輿論和媒體是民主制度的維生素,亂世之下各自崗位更是異常重要:輿論要以數據做後盾才能穩紮可信、媒體忠實報道就是歷史的初版,報人須有黑白分明的立場。
在英國,我看到票站調查方程式和流程,是防範黑勢力舞弊或篡改投票成績的制衡法。在美國,我看到東岸各大報編輯委員會的使命感,在“以文載道”原則下絕對不做政治集團的錢驢。
先說票站調查(Exit Poll或直譯“出口民調”),是奉行投票選舉制度民主國家的慣常做法,在英美澳都很盛行。票站調查執行者會於投票日在票站出口,訪問現身投票的選民有關其投票意向,甚至是在模擬選票上再次劃上選項,主要目的是為了分析和解讀選民的投票心境,即時探取選舉的走勢。
事實上,90年代英國票站調查也曾出醜,1992年大選是預測沒有任何政黨能單獨執政,但成績揭曉時,執政保守黨竟然低飛過關。
2001年開始,各媒體彙集資源、授權獨家審核機構,策劃交由民調專家Ipsos負責,而數據管理、流程與分析編碼則交由約翰柯蒂斯爵士(Sir John Curtice)率領的統計學家負責監督,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但不包括北愛爾蘭)約130個投票站,和時間競走壓力下蒐集選民投票數據,即席進行分析工作,然後交由BBC、ITV及SkyNews三大電視臺現場廣播。
為了避免被外人譴責提前報道投票趨勢會左右選民投票意識,票站調查成績通常會在投票站關閉後才發表。今年投票時間是在晚上10點結束,但權威性票站調查已在投票站關閉前一小時通過BBC、ITV及Sky三大電視臺公佈成績預測。
要強調的是,自2005年大選以來,過去5次大選中的票站民調精確度,都在1.5和7.5個議席位之間,不由你不服。
再說美國大報的社論。普遍上,美國知識份子及中產階級都很鄙視前任總統特朗普,認為他名聲狼藉、罪惡昭彰,不配擔當他們的至高統帥。奈何,拜登辯論的現場表現暴露他的思路與體力已差,如果冒險讓他繼續上陣而輸給特朗普,將是美國大災難,世界也不會有好日子。
因此,我們看到《華盛頓郵報》在辯論會後凌晨即刻發佈編委會社論,公開要求拜登退選。兩天後,在美國設有辦事處的英國《經濟學人》也發出同樣號召;一週後《波斯頓環球報》編委會也呼籲拜登必須退選。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佛利德曼甚至這麼疾呼:“拜登能送給美國的最好禮物:退選!”
美國大報敢對當朝總統喊話,是因為它們自認不是政治人物的傳聲筒,反而須把自己視為第四權的捍衛者,不怕被秋後算賬!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