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08/07/2024

沙巴

砂拉越

吉隆坡

文化

原住民

东马

丰收节

婆罗洲

中央艺术坊

习俗

民族

婆罗洲土著节

Borneo Native Festiva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

报道:本刊 李淑仪 图:受访者提供

离开长屋,回到熟悉的。长屋里欢庆的热闹,一周前也曾在这里上演。

5月24日至26日,第三届土著节(l)在展开,获得旅游部、团结部和经济部支持。上百名身穿服装的游子,聚集在武吉免登游行,提前庆祝丰收节。

ADVERTISEMENT

高高的羽毛帽、清脆作响的铃铛服饰,以及色彩鲜艳的神秘图腾,在吉隆坡大街缤纷绽放。遗憾的是,有位民众见到这番景象,却张口唤他们“回去自己的国家”……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

回到吉隆坡中央艺术坊(Central Market),在婆罗洲土著节落幕之后。环顾四周,形形色色的店铺堆叠着各族手工艺品和传统服饰。对话间隙,来自山打根的Rafie Syazwan Arpandi要我细听咖啡馆里播放的歌,“人唱的,是卡达山语。”

很多声音。很多颜色。很多图腾。我们正置身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在Rafie看来,是举办婆罗洲土著节的最佳地点。

“你知道,在Sogo、Masjid Jamek这些地方,有很多沙巴人、砂拉越人。我去到那边,他们告诉我说没法回家庆祝丰收节。”原因不外乎工作缠身、机票昂贵。“所以我想为婆罗洲人做点什么。”

彼时是2022年,Rafie胆粗粗带着他的发想计划敲响旅游部的门,顺利获得资金补助,第一届婆罗洲土著节就此诞生。来到2024年,活动规模逐渐扩大,涵盖市集、游行、选美比赛和歌舞表演,在3天里吸引超过9万人次到来。

然而,Rafie仍会听到一些声音,提醒他还做得不够多。

“今年我们在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游行,大家身上有很多bulu-bulu(羽毛)、loceng-loceng(铃铛)。我知道这些服装在西马半岛很罕见。有位华人,不知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叫我们回去自己的国家。他以为我们来自印尼。”

自从来到吉隆坡生活,类似的言论,Rafie不会听得太少。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
婆罗洲土著节发起人Rafie说,希望先用“欢乐”把人们吸引过来,引起人们发自内心的好奇,促进交流,借此消弭东西马之间的隔阂。(摄影:李淑仪)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
上百名东马游子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聚集在武吉免登游行,庆祝丰收节。

身分认同被误解,谁的错?

——你的身分证是蓝色还是红色?

——你们用什么钱币?

——你们住在树上吗?

——欢迎来到马来西亚。

Rafie好无奈,“什么?!沙巴和砂拉越不是马来西亚吗?”

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若要追究,他想,兴许是学校历史课纲不够全面所致。“课本内容多偏向政治层面,侵略啦,合约啦,谈判啦,却很少触及面向。如果大家在中学就了解彼此的文化,那会更好。”

用医学院文凭满足父母期盼后,Rafie决定忠于他对艺术的热忱,离乡到吉隆坡走自己的路。2016年,他创办Sukaseni公司(后在2019年转型成协会),结合艺术与活动策划的能力,在商场举办市集、手艺工作坊,推广婆罗洲艺术与文化。

同时,西马半岛对东马的误解,不断在日常里迎面袭来。

“这些都是警讯。承认吧,马来西亚仍然存在种族主义。我不想人们对此遮遮掩掩,这些事情正在一直发生。”

他不否认,东马原住民也会相互歧视,但由于族群数量实在太多,反倒轻松。

“大家常说沙巴砂拉越很和谐,我不会说是,也不会说不是。你看,与西马相比,我们那里有太多族群了。我们需要融入那么多族群,需要了解那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对我们来说,学习这些事情太容易了。如果你要互相较劲,嗨呀,那也太累了。”

于是Rafie想,不如走出商场,把规模做大,办一个大型festival,把这些东马原住民都带出来,给西马人认识认识,看看把种族栏目里的“lain-lain”(其他)格子敲碎后,会呈现出多么绚丽的景象。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
婆罗洲土著节虽以丰收节为起点,但Rafie强调,婆罗洲的精彩纷呈远不止于这些,他希望大家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更多。
打破隔阂,笼络年轻人,传递东马文化

但,有谁会想来看呢?

隔阂不只矗立在种族之间,也滋生在世代之间。

事实是,Rafie与友人遭遇的误解,很多是由年轻世代投来的,叫他感叹,首都里的年轻人兴许更熟悉欧美日韩的文化潮流,却对生长在同一个国家的人所知甚少。正因如此,年轻人成了他想积极笼络的对象。

“可是,当你跟千禧世代说,这里有tari-menari(跳舞)的festival ,他们会说,”Rafie模仿他们一脸嫌弃的样子:“蛤?是政府活动吗?我不要去,一点也不slay(英文潮语;棒极了的意思)。”

所以,Rafie换个做法,把大学组织拉进来,把粉丝众多的舞者和艺人也拉进来,再把政府官员的致辞环节和迎宾礼节通通抹去,将婆罗洲土著节打造成可以让年轻人真正享受其中的盛会。

“开心,欢乐。这是我想要传递的;来跳舞,来喝米酒(tuak)。当整个庆典足够欢乐,人们才会主动产生好奇——这是达雅服装吗?女生怎么穿?男生怎么穿?这个花纹有什么意思吗?我们想要引发这些疑问和好奇。”

有了好奇,就会产生交流;有了交流,我们对他人的印象才不会停留在扁平的模样。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
婆罗洲土著节现场,各族人民在音乐里一起跳舞。
多族原住民,要展现的东西非常多

常常穿上民族服装,Rafie说,人们劈头问的都是:“诶,待会有表演吗?”仿佛这些服装沦为一套演出服,而原住民只是舞者。这也是东马原住民常常在官方活动上被呈现出来的形象。

“这就是我们的服装(attire),我们不想人们把它视为一套戏服(costume)。就像你穿旗袍,我并不会问你是否要上台表演,我知道这是你们的文化。当然我们欢迎你来拍照,这些服装在西马很新奇,但我们不只是舞者,我们不止于此。”

就像婆罗洲土著节虽以丰收节为起点,但整个婆罗洲可以展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事实上,欢庆丰收节的原住民,远非东马原住民的全部。

丰收节是达雅族的传统节庆;达雅族,则是一个涵盖多族原住民的统称。在沙巴,丰收节(Pesta Kaamatan)落在每年5月30日和31日,是卡达山-杜顺人的年度盛事;砂拉越则把丰收节(Hari Gawai)定在每年6月1日和2日,过节的主要族群为伊班人和毕达友人。

“但沙巴原住民不止卡达山-杜顺人,砂拉越也不只有伊班人,”Rafie强调,“我们还有很多民族。”

据州政府官网所示,沙巴共有多达33个原住民群体,说着超过50种语言和80种方言;砂拉越原住民则可归类成27个主要族群,从中还能再细分出超过40条支流。

正如眼前的Rafie并不属于达雅族,而是一名巴瑶-苏禄人(Bajau-Suluk),丰收节并非他们的传统节日。“我们有自己的节庆,叫做Regatta Lepa(彩船节)。”面对又一个吉隆坡人的困惑神情,他已见怪不怪,打开手机搜索相关图片。图片里,装点得五彩斑斓的船只争艳在仙本那的海面上。“是的,我们会在海上庆祝,大家会在船上跳舞。”

为何海上?为何彩船?要展开细说,将是另一个悠长的美丽故事。

Rafie也清楚,必须循序渐进才好,不能急于把全部故事一次过倾倒出来。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
选美比赛是东马原住民欢庆丰收节等重要佳节必有的活动,Rafie说,背后缘由与神话有关,而每个族群有他们自己的传说。
以节庆之名,共享欢乐,宣扬团结

前两年,婆罗洲土著节的参与者,多是人们相对熟悉的达雅原住民。“每次提及原住民,大家率先想到的常是the bulu-bulu one(羽毛是达雅服装重要元素),”他笑说,“今年,我们特意平衡回来,减少达雅人,多了其他族群加入。”

纵然名义上是欢庆丰收节,但Rafie会在现场播放巴瑶和苏禄音乐,无阻大家开心起舞。“跳着跳着,他们会开始问,这是什么歌?我们身上穿的是什么族群的衣服?哦,是巴瑶。”好奇与对话便产生了,也许它会把我们带到更远的地方去。

“慢慢来。我明白,这是丰收节,但婆罗洲不只丰收节,我们(巴瑶苏禄人)也是一分子。所以我想慢慢地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

说到底,开心和欢乐才是欢庆佳节最核心的追求,无需用它来隔绝你我他。

“对我而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去宣扬团结,宣扬马来西亚的多元色彩,宣扬实践各种生活方式的自由,宣扬发挥创意的自由。”

某个程度来说,Rafie也做到了。活动现场,他看到很多西马半岛人结伴来品尝婆罗洲美食,他看到印度人并不抗拒随着没听过的音乐摇摆身子,他也看到不少年轻人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沙巴和砂拉越文化的好奇心。

“活动结束后,不少人在社交媒体写出长长的感想,”有人说他第一次参加丰收节庆典,有人说他借此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这些话语,就像在对我说good job。看到有人被触动,那么不管打雷下雨,我都会持续办下去。”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

未知的角落,濒危的民族,都在等待被发掘

持续办下去,我们将会看见更多关于婆罗洲的其他什么,Rafie自己也未有头绪。婆罗洲的神秘与纷杂,有时也会让婆罗洲人本身感到渺小和惊奇。

“就像我才读到一篇文章,原来卡达山族群里还有另一支民族,已经快要灭绝。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他们住在哪里?有着什么生活?有太多东西是我们不了解的,这很美丽,很多彩。如果你看到了,你会想要知道更多。有了好奇,就会有欣赏和珍惜,也才会有和谐的社会。”

就像咖啡馆里播放的那首卡达山歌曲,作为巴瑶-苏禄后裔的Rafie,其实并不知道它在唱些什么,而那无阻他对音乐的欣赏和品味。“我们说的是不同语言,但在音乐里我们能够交流。甚至我听到华语歌,也会感到悲伤,即便我不知道歌词的意思。”

“如果一首歌让你想要跳舞,那就跳吧。”

在摇摆里,我们会慢慢看见彼此真实又美丽的样子。

相关报道:
【丰收节/01】走入长屋,感受节庆的神圣与醉醺──达雅族丰收节
【丰收节/02】长屋里的众生相:战斗到底的伊班精神

延伸阅读:
【婆罗洲雨林药草/01】跟著原住民走进婆罗洲雨林,寻找天然药草
【婆罗洲雨林药草/02】福州人世代传承的草根药膳汤
【婆罗洲雨林药草/03】退休校长 爱草药种草药,弘扬草药知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