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砂拉越长屋,回到熟悉的吉隆坡。长屋里欢庆丰收节的热闹,一周前也曾在这里上演。
5月24日至26日,第三届婆罗洲土著节(Borneo Native Festival)在中央艺术坊展开,获得旅游部、团结部和经济部支持。上百名身穿民族服装的东马游子,聚集在武吉免登游行,提前庆祝丰收节。
ADVERTISEMENT
高高的羽毛帽、清脆作响的铃铛服饰,以及色彩鲜艳的神秘图腾,在吉隆坡大街缤纷绽放。遗憾的是,有位民众见到这番景象,却张口唤他们“回去自己的国家”……
回到吉隆坡中央艺术坊(Central Market),在婆罗洲土著节落幕之后。环顾四周,形形色色的店铺堆叠着各族手工艺品和传统服饰。对话间隙,来自山打根的Rafie Syazwan Arpandi要我细听咖啡馆里播放的歌,“沙巴人唱的,是卡达山语。”
很多声音。很多颜色。很多图腾。我们正置身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在Rafie看来,是举办婆罗洲土著节的最佳地点。
“你知道,在Sogo、Masjid Jamek这些地方,有很多沙巴人、砂拉越人。我去到那边,他们告诉我说没法回家庆祝丰收节。”原因不外乎工作缠身、机票昂贵。“所以我想为婆罗洲人做点什么。”
彼时是2022年,Rafie胆粗粗带着他的发想计划敲响旅游部的门,顺利获得资金补助,第一届婆罗洲土著节就此诞生。来到2024年,活动规模逐渐扩大,涵盖市集、游行、选美比赛和歌舞表演,在3天里吸引超过9万人次到来。
然而,Rafie仍会听到一些声音,提醒他还做得不够多。
“今年我们在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游行,大家身上有很多bulu-bulu(羽毛)、loceng-loceng(铃铛)。我知道这些服装在西马半岛很罕见。有位华人,不知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叫我们回去自己的国家。他以为我们来自印尼。”
自从来到吉隆坡生活,类似的言论,Rafie不会听得太少。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7/e38090e4b8b0e694b6e88a82efbc8f03e38091e59089e99a86e59da1e5a986e7bd97e6b4b2e59c9fe89197e88a82efbc8ce695a3e59cbae5908ee79599e4b88be4bb80-1_marked1720261591-400x300.jpg)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7/e38090e4b8b0e694b6e88a82efbc8f03e38091e59089e99a86e59da1e5a986e7bd97e6b4b2e59c9fe89197e88a82efbc8ce695a3e59cbae5908ee79599e4b88be4bb80-2-400x266.jpg)
身分认同被误解,谁的错?
——你的身分证是蓝色还是红色?
——你们用什么钱币?
——你们住在树上吗?
——欢迎来到马来西亚。
Rafie好无奈,“什么?!沙巴和砂拉越不是马来西亚吗?”
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若要追究,他想,兴许是学校历史课纲不够全面所致。“课本内容多偏向政治层面,侵略啦,合约啦,谈判啦,却很少触及文化面向。如果大家在中学就了解彼此的文化,那会更好。”
用医学院文凭满足父母期盼后,Rafie决定忠于他对艺术的热忱,离乡到吉隆坡走自己的路。2016年,他创办Sukaseni公司(后在2019年转型成协会),结合艺术与活动策划的能力,在商场举办市集、手艺工作坊,推广婆罗洲艺术与文化。
同时,西马半岛对东马原住民的误解,不断在日常里迎面袭来。
“这些都是警讯。承认吧,马来西亚仍然存在种族主义。我不想人们对此遮遮掩掩,这些事情正在一直发生。”
他不否认,东马原住民也会相互歧视,但由于族群数量实在太多,反倒轻松。
“大家常说沙巴砂拉越很和谐,我不会说是,也不会说不是。你看,与西马相比,我们那里有太多族群了。我们需要融入那么多族群,需要了解那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对我们来说,学习这些事情太容易了。如果你要互相较劲,嗨呀,那也太累了。”
于是Rafie想,不如走出商场,把规模做大,办一个大型festival,把这些东马原住民都带出来,给西马人认识认识,看看把种族栏目里的“lain-lain”(其他)格子敲碎后,会呈现出多么绚丽的景象。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7/e38090e4b8b0e694b6e88a82efbc8f03e38091e59089e99a86e59da1e5a986e7bd97e6b4b2e59c9fe89197e88a82efbc8ce695a3e59cbae5908ee79599e4b88be4bb80-3-400x266.jpg)
打破隔阂,笼络年轻人,传递东马文化
但,有谁会想来看呢?
隔阂不只矗立在种族之间,也滋生在世代之间。
事实是,Rafie与友人遭遇的误解,很多是由年轻世代投来的,叫他感叹,首都里的年轻人兴许更熟悉欧美日韩的文化潮流,却对生长在同一个国家的人所知甚少。正因如此,年轻人成了他想积极笼络的对象。
“可是,当你跟千禧世代说,这里有tari-menari(跳舞)的festival ,他们会说,”Rafie模仿他们一脸嫌弃的样子:“蛤?是政府活动吗?我不要去,一点也不slay(英文潮语;棒极了的意思)。”
所以,Rafie换个做法,把大学组织拉进来,把粉丝众多的舞者和艺人也拉进来,再把政府官员的致辞环节和迎宾礼节通通抹去,将婆罗洲土著节打造成可以让年轻人真正享受其中的盛会。
“开心,欢乐。这是我想要传递的;来跳舞,来喝米酒(tuak)。当整个庆典足够欢乐,人们才会主动产生好奇——这是达雅服装吗?女生怎么穿?男生怎么穿?这个花纹有什么意思吗?我们想要引发这些疑问和好奇。”
有了好奇,就会产生交流;有了交流,我们对他人的印象才不会停留在扁平的模样。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7/e38090e4b8b0e694b6e88a82efbc8f03e38091e59089e99a86e59da1e5a986e7bd97e6b4b2e59c9fe89197e88a82efbc8ce695a3e59cbae5908ee79599e4b88be4bb80-4-400x266.jpg)
多族原住民,要展现的东西非常多
常常穿上民族服装,Rafie说,人们劈头问的都是:“诶,待会有表演吗?”仿佛这些服装沦为一套演出服,而原住民只是舞者。这也是东马原住民常常在官方活动上被呈现出来的形象。
“这就是我们的服装(attire),我们不想人们把它视为一套戏服(costume)。就像你穿旗袍,我并不会问你是否要上台表演,我知道这是你们的文化。当然我们欢迎你来拍照,这些服装在西马很新奇,但我们不只是舞者,我们不止于此。”
就像婆罗洲土著节虽以丰收节为起点,但整个婆罗洲可以展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事实上,欢庆丰收节的原住民,远非东马原住民的全部。
丰收节是达雅族的传统节庆;达雅族,则是一个涵盖多族原住民的统称。在沙巴,丰收节(Pesta Kaamatan)落在每年5月30日和31日,是卡达山-杜顺人的年度盛事;砂拉越则把丰收节(Hari Gawai)定在每年6月1日和2日,过节的主要族群为伊班人和毕达友人。
“但沙巴原住民不止卡达山-杜顺人,砂拉越也不只有伊班人,”Rafie强调,“我们还有很多民族。”
据州政府官网所示,沙巴共有多达33个原住民群体,说着超过50种语言和80种方言;砂拉越原住民则可归类成27个主要族群,从中还能再细分出超过40条支流。
正如眼前的Rafie并不属于达雅族,而是一名巴瑶-苏禄人(Bajau-Suluk),丰收节并非他们的传统节日。“我们有自己的节庆,叫做Regatta Lepa(彩船节)。”面对又一个吉隆坡人的困惑神情,他已见怪不怪,打开手机搜索相关图片。图片里,装点得五彩斑斓的船只争艳在仙本那的海面上。“是的,我们会在海上庆祝,大家会在船上跳舞。”
为何海上?为何彩船?要展开细说,将是另一个悠长的美丽故事。
Rafie也清楚,必须循序渐进才好,不能急于把全部故事一次过倾倒出来。
![【丰收节/03】吉隆坡婆罗洲土著节,散场后留下什么?](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7/e38090e4b8b0e694b6e88a82efbc8f03e38091e59089e99a86e59da1e5a986e7bd97e6b4b2e59c9fe89197e88a82efbc8ce695a3e59cbae5908ee79599e4b88be4bb80-5-400x266.jpg)
以节庆之名,共享欢乐,宣扬团结
前两年,婆罗洲土著节的参与者,多是人们相对熟悉的达雅原住民。“每次提及原住民,大家率先想到的常是the bulu-bulu one(羽毛是达雅服装重要元素),”他笑说,“今年,我们特意平衡回来,减少达雅人,多了其他族群加入。”
纵然名义上是欢庆丰收节,但Rafie会在现场播放巴瑶和苏禄音乐,无阻大家开心起舞。“跳着跳着,他们会开始问,这是什么歌?我们身上穿的是什么族群的衣服?哦,是巴瑶。”好奇与对话便产生了,也许它会把我们带到更远的地方去。
“慢慢来。我明白,这是丰收节,但婆罗洲不只丰收节,我们(巴瑶苏禄人)也是一分子。所以我想慢慢地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
说到底,开心和欢乐才是欢庆佳节最核心的追求,无需用它来隔绝你我他。
“对我而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去宣扬团结,宣扬马来西亚的多元色彩,宣扬实践各种生活方式的自由,宣扬发挥创意的自由。”
某个程度来说,Rafie也做到了。活动现场,他看到很多西马半岛人结伴来品尝婆罗洲美食,他看到印度人并不抗拒随着没听过的音乐摇摆身子,他也看到不少年轻人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沙巴和砂拉越文化的好奇心。
“活动结束后,不少人在社交媒体写出长长的感想,”有人说他第一次参加丰收节庆典,有人说他借此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这些话语,就像在对我说good job。看到有人被触动,那么不管打雷下雨,我都会持续办下去。”
未知的角落,濒危的民族,都在等待被发掘
持续办下去,我们将会看见更多关于婆罗洲的其他什么,Rafie自己也未有头绪。婆罗洲的神秘与纷杂,有时也会让婆罗洲人本身感到渺小和惊奇。
“就像我才读到一篇文章,原来卡达山族群里还有另一支民族,已经快要灭绝。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他们住在哪里?有着什么生活习俗?有太多东西是我们不了解的,这很美丽,很多彩。如果你看到了,你会想要知道更多。有了好奇,就会有欣赏和珍惜,也才会有和谐的社会。”
就像咖啡馆里播放的那首卡达山歌曲,作为巴瑶-苏禄后裔的Rafie,其实并不知道它在唱些什么,而那无阻他对音乐的欣赏和品味。“我们说的是不同语言,但在音乐里我们能够交流。甚至我听到华语歌,也会感到悲伤,即便我不知道歌词的意思。”
“如果一首歌让你想要跳舞,那就跳吧。”
在摇摆里,我们会慢慢看见彼此真实又美丽的样子。
相关报道: 【丰收节/01】走入长屋,感受节庆的神圣与醉醺──达雅族丰收节 【丰收节/02】长屋里的众生相:战斗到底的伊班精神 延伸阅读: 【婆罗洲雨林药草/01】跟著原住民走进婆罗洲雨林,寻找天然药草 【婆罗洲雨林药草/02】福州人世代传承的草根药膳汤 【婆罗洲雨林药草/03】退休校长 爱草药种草药,弘扬草药知识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蔡羽/潮州人闹元宵](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2/02/e894a1e7bebdefbc8fe6bdaee5b79ee4babae997b9e58583e5aeb5.jpg)
这些年趁着元宵节,都会到亚答街的玄天上帝庙(老爷宫)上香,同时求借福物(吉祥品)。
所谓福物包括糖狮、糖塔、金花和大桔。糖狮很受生意人欢迎,是将糖浆灌入狮子的模型制作而成,造型精致,其中糖代表甜蜜,狮则象征勇猛进取,表现斗志力;糖塔则有步步高升的意思;金花含加官晋禄的寓意;大桔是大吉大利。
借福物就是“向神明借福”的意思,既然是借当然就要还,然后再借。方式很简单,过去只需到庙里进香,向神明祈福,然后掷得胜杯,再挑选属意的福物,经由执事者记录和开发收据,就可以带走福物,隔年再回到庙里双倍奉还。如今借福物的程序更为简化,无需掷杯,也可以现借现还。由于这些福物都包含好彩头,因此这个古老的传统得以历久不衰,尤其特别受商人的欢迎,借福物者也不再局限于潮州人。
![蔡羽/潮州人闹元宵](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2/02/e894a1e7bebdefbc8fe6bdaee5b79ee4babae997b9e58583e5aeb5-1.jpg)
元宵节祈福消灾,求借福物
传统上,元宵节对潮州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节庆,在庙堂和民俗方面有深入研究的砂拉越文史工作者李君形容,这个佳节对潮州人而言“有如福建人眼中的天公诞般重要”。潮州人有闹元宵的风俗,是春节的高潮,民间有“小初一,大十五”这个说法,说明潮州人对十五暝的重视。在这一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锣鼓队巡游、舞狮舞龙、掷弥勒佛、唱采茶歌等,尽管有些原乡风俗没有在南洋地区流传下来,但元宵作为“大十五”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在潮州社群里,元宵节还有其他几个别称,比如灯节、过十五和古代常称之为上元节,因为这一天也是潮州人极为崇敬的上元天官大帝圣诞。上元天官大帝是道教三官大帝之一,据说是尧帝膺任,凡人间有多行仁德之事者,上元天官大帝就会下凡赐福,也就是所谓的“天官赐福”。民间常见的“天官赐福”年画上,被5个手捧吉祥物的童子围绕的慈祥老人,即上元天官大帝的形象。趁着上元天官诞,人们到庙里祈福消灾,求借福物的传统也是由此而来。
![蔡羽/潮州人闹元宵](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2/02/e894a1e7bebdefbc8fe6bdaee5b79ee4babae997b9e58583e5aeb5-2.jpg)
男女信众分开祈福
根据李君在《公庙掌故与神坛》一书中的记录,早年人们在元宵节拥向老爷宫祭拜的盛况,男女信众摩肩接踵,产生了一些误会,老爷宫管理层乃规定元宵节当晚只接受男信众入庙祈福,而隔天则只接待女信众,用以分散人潮也免除男女肢体间碰触的尴尬和争议。这项规定也得到官方的认同,常见当局派出警察手持藤条在场维持秩序,坊间也流传“十五肖答坡,十六肖茶某”(十五疯男人,十六疯女人)的歌谣。1963年立国以后,这项规定就解除了。
很多居住在古晋老街的老街坊,回忆里都有鞭炮大战的元宵庆典,潮人聚集和会馆遍布的亚答街最为热闹,舞狮舞龙和大人小孩穿梭在不绝于耳的鞭炮声中,糖果和蜜饯也四处派发,一轮大闹下来,街上积累厚厚一层鞭炮碎屑,场面十分壮观。在1922年的砂拉越公报上,刊载了一篇〈农历新年的意义和习俗〉,描述元宵节时“华族的女士们,无论老少都乘着交通工具在街上游行,几乎总是有明亮的月光眷顾着她们”,透露这个日子也是中国情人节,这是闹元宵里眉来眼去的旖旎风情。
![蔡羽/潮州人闹元宵](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2/02/e894a1e7bebdefbc8fe6bdaee5b79ee4babae997b9e58583e5aeb5-3.jpg)
阳春台观赏潮剧
当然,老爷宫对面的阳春台,肯定也是元宵节的重头戏。完成祈福从老爷宫出来后,可以就近走到阳春台,和另一半或家人观赏台上连串戏曲与歌舞表演,这在娱乐不多的过去,可是最佳视听享受了。其中,非常有名的潮剧《陈三五娘》就是元宵夜的故事,说的是明朝时泉州人送哥嫂前往广南赴任,途经潮州刚好遇上元宵佳节,陈三在逛街赏花灯时遇上了小姐黄五娘偕同婢女,双方因赏灯解图、抬扇、讨扇而互相敬佩人品和才学,乃生了爱慕之心。然而这对姻缘却几经波折,最后才有情人终成眷属。
1998年,古晋潮州公会曾经举办元宵庙会,亚答街老爷宫和阳春台万头钻动,热闹一时。庙会活动丰富,有猜灯谜、提灯游行、舞狮表演、潮剧和歌舞演出等,还有美食摊位,可以说在南洋再现了潮州原乡的元宵盛况。
当然,很多传统都在时代变迁里简化、消失或转型了,亚答街上的闹元宵盛景不复见,庆幸的是福物依然有借有还,传承至今,祈愿人人有福气,家家得保庇。
(原文上传于14/02/2022)
相关文章: 【闹元宵/01】元宵之前世今生──没有缠绵爱情的传说 【闹元宵/02】闹元宵习俗,各乡各家怎么过? 【闹元宵/03】潮州人︱掷喜童斗畲歌吃甜汤,欢喜闹元宵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