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9日综合电)港媒报道,中国主要行业的重量级企业几乎普遍进行大规模裁员或者减薪,显示出中国经济放缓对劳动力造成负面影响。
香港英文《南华早报》对23家中国公司的年报进行全面审查,包含房地产、网络、汽车、金融等各企业市值排名前5的公司,以及3间主要的电动车企业,结果发现其中14间企业去年有裁员,其他公司则缩减了雇用相关支出。
ADVERTISEMENT
专家:国企或减薪省成本
渣打集团的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表示,在经济低迷,利润率较低之下,私人企业采取裁员措施是可以理解的。他说:“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可能会通过工资调整来节省成本。”
丁爽表示,中国各地持续的裁员和缩减了雇用相关支出趋势,将给内需带来进一步影响,在对收入稳定增长缺乏信心之下,消费者花费会更谨慎。
由于内需依然疲弱,中国正在努力应对通缩压力。自去年4月以来,消费物价指数(观察通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直接近零。
公平投资环境可缓解裁员趋势
丁爽认为,要缓解裁员趋势,关键是为私营部门创造公平、有利投资的环境,借此重振经济。
他说:“有了充分信心之后,投资人就会运用自己的直觉去发掘新的、有前途的产业,如此一来就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财务压力大 房地产业员工锐减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值最高的5家公司在2023年的员工数量都有所减少。
报道称,中国市值最大的地产开发商保利地产,去年裁员16.3%,即1.1万人。总部位于上海的房地产公司绿地控股的员工人数也减少了14.5%,到2023年底减少至近6万人。
自2021年中国政府发布新规对地产开发商施加债务限制以来,开发商一直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尽管北京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以刺激需求、提振房地产市场,但房地产投资和销售依然低迷。
互联网业荣景不再
阿里巴巴去年裁员2万人
与此同时,作为传统就业大户的互联网行业,在削减成本的压力下也出现了裁减人手的趋势。
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在2023财政年裁员12.8%,即2万人,而上一度财年裁员7%。
根据阿里巴巴的年度报告,去年是十年来裁员最多的一年。阿里巴巴拥有《南华早报》。
据报道,另一科技巨头腾讯的员工数量在过去一年减少了2.8%,即约3000人,而且裁员步伐并未停止。2024年第一季度进一步裁员630人。
互联网公司设定雄心勃勃的业务目标以及迅速扩张的荣景,已经一去不复返。
根据智库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一份报告,就在3年前,据指27%的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受雇于互联网平台公司,包括社交媒体、电子游戏、电子商务到食品配送等服务业者。
小米微博等宣布裁员
但如今,许多企业为这种激进扩张付出了代价。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游戏开发商完美世界。据当地媒体报道,该公司于6月底启动新一轮裁员。今年第一季,完美世界的净营利下滑了112%。
而今年稍早,字节跳动、小米、京东、快手、滴滴出行、哔哩哔哩和微博皆宣布裁员。
降低人力成本
金融业减薪砍福利
在金融产业,主要企业大多属于国有,通常采取减薪和砍福利的方式来降低人力成本,而非大规模裁员。
国企工作被称为“铁饭碗”,让年轻人趋之若鹜。这些职位成香饽饽,以至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获得一份政府工作,就如“领了爱情和婚姻的护照”。
中国国际资本有限公司(CICC)表示,今年首季雇用相关支出较去年同比削减43.4%。与此同时,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等顶级券商,也削减人力成本。
补贴取消 竞争大
汽车制造商陆续裁员
至于汽车产业,在激烈的削价竞争之下,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3间中国本土电动车大企都削减了人力成本。
总部在北京的理想汽车在2023年员工规模的扩张速度62%之。据21世纪经济报道,随著销售逊于预期,今年“五一”假期之后,理想汽车裁员18%,超过5000员工受影响。
总部在广州的小鹏汽车2023年裁员14.4%。财报显示,2023年,小鹏汽车亏损约100亿元人民币。
中国在2022年底结束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后,汽车制造商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三大高端电动汽车制造商均报告 ,今年收入环比下滑超过35%。
比亚迪例外 去年增13万员工
主要大车企之中,唯一例外的只有电动车巨头比亚迪,去年大幅增加了超过13万名员工,跟前一年相比多了23%。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