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寫關於流行音樂、搖滾樂文化的著作,居然可以影響到無數人,屹立十幾年,歷久彌新,甚至衍生至3種不同的版本:從2006年的初版、2016年的10週年增訂新版,以及今年初面市的“愛藏本”。一本書有3個樣,不啻在出版界締造了令人難望其項背的傳奇。
臺灣知名樂評人、音樂節目主播,作家暨美食家馬世芳的第一本書《地下鄉愁藍調》,被譽為是一本影響太多人的書,是一本披著音樂外衣的青春事件簿。
ADVERTISEMENT
18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流通以及對許多讀者的啟發,此刻已年過半百的馬芳說,驀然回頭,難免些許會有悔少作的感慨,當年那二字頭的激情與壓抑,已不復在了,那是刻畫青春歲月的時光刻度。他當然不會說他會越寫越好,而是處於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寫法,以及對生命的不同體悟而已。在寫文章時,他的心裡會先有一個結構性的想法,然後試著怎樣去講好這個故事。
顧名思義,所謂的“文青”即指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青年,可惜現在這個稱謂似乎已經變成另有所指的貶義詞。
《地下鄉愁藍調》這書名有個大有來頭的英文副名: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這是一首來自Bob Dylan的歌名。
儘管這是六七十年代曾經風靡世界的搖滾樂,然而它卻是屬於青春的歌,是當時的年輕人寫給年輕人的歌。歌裡隱藏的並不是一縷蒼老的靈魂。它不但不會過時,甚至演變成了一個當代文化史的軌跡。
回溯當年,馬芳年方24歲,他在聽著這些搖滾樂的當兒,也一面努力地嘗試去理解歌詞的內容含義,可惜卻是越翻譯越不知曉它在講些什麼;那歌詞帶有詩的況味,總是讓人似懂非懂。
當然,當時的他也不是一開始就能把搖滾樂聽進去的,那道門檻似乎有點高。大數人都這樣,起先就先聽聽美國billboard排行榜,爾後才去想知道到底這些歌手在唱什麼,甚至這些聲音是怎麼來的,慢慢地從聽音樂中得到心靈的感動。
音樂給他好大的感動,因此他開始撰寫樂評文章,嘗試將之分享出來,最初透過大學校刊來發表作品,不說你不知,那校刊的發行量還蠻大的,一期總共有5000本呢。
年輕時,馬芳亦曾夢想要玩樂團,有一回他在臺大的椰林大道聆聽到濁水溪公社演繹的punk版〈恰似你的溫柔〉,他就知道他的玩樂團夢想庶幾破滅矣。
那是一個聽卡帶的年代,當一架隨身聽(walkman)傍身,一對耳機塞進耳朵後,宛如進入一個與世隔絕的結界。直到1987、88年左右,市面上才開始推出了披頭四(Beatles)的光碟(CD)。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啟蒙之歌
每一代的人都覺得自個兒在17歲時聽的流行音樂,是青春啟蒙之歌,是故,每一代人的青春之歌興許會有時代的差異,但是每一代的青春都是等價的,它並不會因為時間的變遷而變值。
年輕時聽歌,或是讀詩,有一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像他某天突然聽懂了羅大佑的〈亞細亞的孤兒〉時,仿如覺得被雷打到了一般,突兀開竅了。無論流行音樂的創作者,或是詩人,他們亦扮演著一個報信人的角色,他們的作品似乎隱含著某些密碼,讓聽者或是讀者嘗試去解碼,去探索其中的真實意義。羅大佑《昨日遺書》裡有篇〈夢魘〉,後記記錄了44年前發生的白色恐怖事件,也是多年以後,他才恍然明瞭的歷史真相。
年輕時的馬芳,也很喜歡新詩這個文體。他記得他買的第一本詩集,是某某年度的新詩選集。那時候,他大量涉獵創世紀詩社出版的詩刊、詩集,反覆地研讀瘂弦的〈如歌的行板〉、散文詩〈鹽〉,讓他從中感受到詩的力量,一種在壓縮於一個語境裡爆發出來的力量。瘂弦詩集《深淵》讓他重組探索生命意義,以及世界觀。
洛夫的《石室之死亡》中魔幻而晦澀難懂的語境,讓他體悟另外一種語言的描述,“詩的魅力在於不可解釋的核心”,因此後來他就不再刻意去解剖詩的真實意思了。他也提到,西西的《我城》一開頭就運用了明亮、活潑而溫暖的文字,一樣可以寫出深沉且有深度的作品,由此可見,好的文學作品並不在於你寫什麼,而是在於你怎麼寫。
相關文章: 光頭佬/飲食の回憶 李系德/看VCD 闖進4個衰仔的樂園 彭健偉/踩過用來斬首的石板 May子/單身中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