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對可持續發展日益關注的背景下,各國及區域政府都在積極實施政策,助力國家及區域邁向綠色未來。
作為綠色發展先驅之一的臺灣,多年來推出了許多減少碳排放、治理汙染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舉措。臺灣政府也與私人界、非政府組織和當地社區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將臺灣推向綠色未來,展現其在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和進展。
ADVERTISEMENT
近日,本報記者對臺灣3家企業進行了拜訪——臺達電子(Delta)、研華(Advantech)和歐萊德(O’right)。這3家企業不僅展示了在各自領域內的領導地位,也彰顯了它們對環境保護的堅定承諾。
臺達電子 首家承諾RE100科技公司
自2010年起,臺達電子致力於通過高效產品和解決方案為客戶節約能源,並減少碳排放。截至2023年,臺達電子已為客戶節省了455億千瓦時(kWh)的電力,減少了2384萬噸的碳排放。
臺達電子是電動汽車領域的關鍵參與者,在過去的10年間,臺達電子為全球客戶提供超過30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確立了其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地位。
在自動化領域,臺達電子為工業自動化和樓宇自動化提供解決方案,並向印度交付了7000多套太陽能水泵控制器系統,用於灌溉和飲用水應用。
臺達電子承諾在2030年實現100%可再生能源電力和碳中和,是臺灣首家承諾RE100目標的科技公司。
通過實施綠色創新、推動能源轉型和強化社會責任,臺達電子榮獲了多個國際性獎項和認證,進一步彰顯了其在環境社會治理(ESG)領域的領導地位。
研華 制定零淨願景目標
在當前全球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研華分享了公司的多項創新舉措,這些措施不僅推動了智能化轉型,也顯著減少了碳排放。
研華引入了智能車輛和智能出行控制系統,並通過端到雲解決方案來整合管理數據,並利用AI分析,幫助企業優化營運效率,這一創新不僅提高了營運效率,還顯著降低了環境影響,每年減少了2300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此外,公司開發了一種輕便、超低功耗的電子紙設備,可以在任何空間和地點顯示和訪問信息,憑藉其卓越的節能性能,每年可以減少5256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
研華也制定了零淨願景目標,計劃在2030年提升運行效率,到2040年全面採用可再生能源,並在2050年實現零排放。這些目標展示了公司對可持續發展的堅定承諾和具體行動。
在市場表現方面,公司在2023年的可持續應用產品收入佔總收入的39.9%。這些產品涵蓋了智能工廠(i-Factory)、交通、醫療、工業基礎設施、智能電話(i-Mobile)和能源與環境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示了公司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廣泛佈局和深耕細作。
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環保舉措,研華在智能化和低碳化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歐萊德 實際行動推動變革
隨著氣候變化引發的自然災難愈加頻繁,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愈發緊迫。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並以實際行動推動變革,
在他的帶領下,歐萊德在2020年,實現了全球首家碳中和美容公司的壯舉。這一成就不僅代表了公司在環保領域的先鋒地位,更展示了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堅定承諾。歐萊德的綠色工廠更是獲得了鑽石認證,成為行業中的翹楚。
歐萊德也致力於環保產品的研發,其產品均採用非化石燃料成分,減少了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公司也還率先推出了全球首個100%再生塑膠料(PCR)的瓶身,不僅大幅降低83.7%的碳足跡,還推動了循環經濟的發展。
此外,公司的辦公室與工廠完全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和風能,實現了100%的可再生能源使用。同時,歐萊德實現了廢水零排放,真正做到了對環境的無害化。
葛望平表示,歐萊德通過持續的綠色創新和環保實踐,不斷推動美容行業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未來,歐萊德將繼續致力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加環保、安全的美容產品。
向全球徵求綠色提案
為與國際各界共同打造一個綠色且繁榮的未來,並向世界展示臺灣實現綠色永續的決心與實力,“Go Green with Taiwan”全球徵案活動即起至8月31日開放提案報名。
這項活動由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秘書長王熙蒙、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署長江文若、活動榮譽大使宏碁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施振榮、多家臺灣永續綠能產業及產協代表、外國駐臺使節等一同宣佈活動開跑。
獎金2萬美元
這項活動廣邀全球提案人發揮創意,結合臺灣永續綠色產品及解決方案踴躍提案,促進臺灣永續綠色產業與國際合作,一同為全球永續發展盡心力,前3名提案各可獲得2萬美元的獎金。
黃志芳指出,臺灣產業具有強大韌性,無論是當年的亞洲四小龍,或是如今AI浪潮下的智能島,在每個時代創造奇蹟,躍居“全球民主供應鏈”關鍵要衝。
他說,貿協作為中小企業走向國際的堅強靠山,整合國內頂尖機構及國內外媒體資源,將“Go Green with Taiwan”打造為國際夥伴首次瞭解臺灣永續之道的重要入口。
江文若表示,臺灣綠色產業擁有先進的技術、豐富的軟硬體資源、完善的研發環境和高素質的技術人才,能夠生產穩定且高附加價值的綠色材料和相關產品,是國際發展綠色能源及永續經濟不可或缺的最佳夥伴。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施振榮擔任“Go Green with Taiwan”全球徵案的活動榮譽大使,象徵臺灣的創新科技及綠色產業在國際上具備堅強實力,共同推動臺灣永續綠能企業與國際接軌,幫助世界實踐淨零碳排、綠色轉型。
此次的記者會地點特別選於位於臺灣最具代表性地標和全球最高健康綠建築——臺北101舉行。
“Go Green with Taiwan”全球徵案活動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委由外貿協會負責,即日起至8月31日開放提案報名,歡迎各國提案人士踴躍參與提案,與臺灣一同攜手,為全球打造綠色和永續的未來。
相關流程及資訊可瀏覽官網https://gogreen.taiwanexcellence.org/。
Go Green With Taiwan
推廣最佳環保實踐
臺灣對外貿易發展協會(TAITRA)董事長黃志芳表示,國際合作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至關重要,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單獨解決這個全球性挑戰。
他指出,各國需要共同努力,分享最佳實踐和技術,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
他日前接受各國媒體聯訪問時表示,臺灣政府已設定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雄心目標,並積極與公共和私營部門展開合作,以達成這一目標。
為了推廣全球範圍內的綠色倡議,臺灣外貿協會推出了名為“Go Green With Taiwan”的計劃,旨在分享和推廣最佳的環保實踐。
對於“Go Green With Taiwan”計劃如何為臺灣的生產總值做出貢獻,他表示具體數字難以預測,但其主要目的是促進臺灣綠色公司之間的合作,確保每個企業都能在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作用,並建立更多國際合作夥伴關係。
他邀請全球的創新者積極參與“Go Green With Taiwan”計劃,並提交他們的創新提案,獲勝者將有機會獲得高達2萬美元的獎勵。
AI助節約能源
談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黃志芳認為,儘管人工智能可能增加能源消耗,但它也能夠幫助節約能源,關鍵在於有效的應用,而臺灣擁有完整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系統,能與全球公司合作開發最新的節能技術。
在今年的臺北國際電腦展上,一些企業展示了他們開發的綠色應用程式,一些應用程式鼓勵民眾採取環保行動,並承諾根據使用人數安排更多的亞馬遜植樹活動。
總的來說,臺灣通過多方面的舉措推動國家和企業向可持續發展轉型,包括政策支持、國際合作和技術創新等,展示了臺灣在發展永續方面的決心和努力。
循環經濟
助解決7大集體危機
資源循環臺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表示,全球面臨7大集體危機(Collective Crisis),並強調循環經濟在解決這些危機中所扮演的關鍵作用。
他說,當前的線行經濟模式(Linear Economy)存在嚴重的利益私有化及成本與責任外部化的問題,即從地球上獲取原材料製造產品後銷售給消費者,產品使用後成為廢棄物,而廢棄物及生產的汙染成本加劇了環境惡化。
“當前的產品設計往往是為了消費和銷售導向,而非長期可持續性,這也導致7大集體危機發生的根源之一。”
氣候問題日益嚴重
自然資源逐漸枯竭
他日前接受各國媒體聯訪時稱,前兩個危機是氣候危機和汙染問題,他認為,氣候問題不應該稱為“氣候危機”,“氣候地獄”一詞更貼切地描述了當前的氣候危機,因為氣候問題日益嚴重,未見改善。
“第三個危機是資源短缺,全球自然資源逐漸枯竭,使用和消耗自然資源的方式很可能達到某個臨界點。”
他說,第四個危機是汙染導致的健康和衛生問題,增加沉重的醫療負擔。他舉例,在臺灣有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人類不製造汙染等所有問題,是可以節省30至40%的能源,並節省30至40%的醫療費用。但是,大量的醫療費用卻花在了空氣汙染、水汙染、食物汙染等疾病上。
此外,城市與鄉村之間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特別是在先進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不公平現象,也成為全球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技術發展的加速是第六大危機,儘管技術為人類帶來了巨大便利和經濟增長,但同時也加劇了諸如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氣候危機的加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技術的發展。
最後,企業和國家將責任外部化,將利潤私有化的做法也加劇了全球環境問題的惡化。
他補充,上述問題的根源在於線行經濟的模式,因此需要轉向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更中立包容
黃育徵指出,循環經濟的理念在於通過資源的有效循環利用,減少廢物和環境汙染,讓當前的經濟模式從以利潤為中心轉變為更中立和包容性的方式。
他解釋,循環經濟是一種再生性、包容性和恢復性的經濟模式,與線性經濟模式截然不同。在循環經濟中,資源將在不同環節中循環利用,這種模式不僅更加環保,而且更加公平。
他提出了幾個實現循環經濟的看法,首先是所有權轉移,在線行經濟中,產品的所有權歸消費者所有;而在循環經濟中,產品的所有權應該歸製造商所有,這樣製造商就有動力設計出更加耐用和可修復的產品。
此外,製造商應該從銷售產品轉向提供服務。比如空調製造商不是銷售空調,而是提供製冷服務,這樣製造商就有動力設計出更加節能環保的產品。
第三是需要全面系統地重新設計經濟模式,而不是簡單的修修補補,這需要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努力。
另外,黃育徵也建議通過改變現有的會計標準來反映現實中的外部成本,這些成本在傳統的財務報告中往往被忽視。
他說,現行的財務報告體系缺乏對企業社會責任、ESG問題的覆蓋。
“改變現行的經濟模式和會計標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一步,這不僅僅是為了當代,更是為了未來幾代人的生存和發展。”
“每個人都必須共同努力,絕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個人可以獨善其身”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