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日綜合電)中國媒體揭露“槽車卸完化工油直接裝運食用油”,引發中國民眾對食用油安全的擔憂,有網民號召“去香港買油”;官媒也對此作出批評,央視指該做法“與投毒何異”。中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週二宣佈,將與相關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將依法嚴懲並及時公佈調查處置結果。
《新京報》記者經長時間追蹤調查,發現許多普通貨運油槽車既運送豆油等可食用液體,也運送煤制油等化工類液體。而為了節省開支,不少槽車在換貨運輸過程中不清洗槽體,造成食用油受殘留的化工液體汙染。
ADVERTISEMENT
據稱這種“混運”現象是“公開的秘密”,是運輸行業內普遍現象。
中儲糧旗艦店下架食用油
事件曝光後,引發輿論譁然。涉入此案的食用油廠商數量相當多,且不少都是知名的大廠,包含金龍魚、匯福等,甚至還有中字輩的國企“中儲糧”,引起消費者對中國食用油廠商的不信任。
目前,中儲糧旗下食用油品牌“金鼎”的淘寶和京東旗艦店,已下架所有食用油產品。
《讀特新聞》報道,在深圳從事糧油行業的從業員介紹,受事件影響,不少原本訂購中儲糧旗下食用油的餐飲客戶,因擔心食用油質量有問題而退單,在調查結果出爐前,先停用中儲糧的食用油。
網民號召去香港買油
小紅書等中國社群平臺則出現“去香港買油”的話題,有網民提到“以後坐地鐵去香港買油回來炒菜嗎?”還有人直言“卸完煤制油直接裝運食用油,怎敢成‘公開的秘密’,大家去香港走起,買油!”
也有網民憶起當年的三聚氫胺奶粉事件,“很久以前三聚氫胺奶粉事件就夠讓人不敢相信了……現在似乎很多人都不把別人當人對待了”。
官媒央視發文痛批,食品類液體和化工液體運輸混用且不清洗,居然已經是較長時間以來槽車運輸行業裡公開的秘密,這說明“食品安全大於天”還只是一種願景,“混裝食用液體後,這就不是一般的食品事故,形同投毒。”
另一官媒《人民日報》亦發表評論文章質問,卸完煤制油直接裝運食用油,怎敢成“公開的秘密”,將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置於何地?置法律的威嚴和公正於何地!
國務院聯合多部門調查
財聯社等中媒週二晚間報道,中國國務院食安辦表示,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罐車運輸食用油亂象問題”,組織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等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成立聯合調查組徹查食用油罐車運輸環節有關問題。
中國國務院食安辦說,對於違法企業和相關責任人將依法嚴懲、絕不姑息;同時組織展開食用油風險隱患專項排查。調查處置結果將及時公佈。
涉事的兩間糧油公司,分別是中儲糧油脂(天津)有限公司和河北三河匯福糧油集團。
專家:混入煤制油將致中毒
匯福糧油集團辦公室工作人員此前回應,相關部門已對此事進行調查,公司正在等官方通報。另一家涉事公司中儲糧集團也稱已要求直屬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全面嚴格排查。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煤制油含有危害人體健康的成分,一旦混入大豆油被人食用,可能導致中毒,還可能影響造血功能。且食品安全法明確,儲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汙染“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儲存、運輸”。
網民匯款打賞揭真相記者
另外,大批網民在《新京報》相關報道下轉款打賞,並指名要求將錢轉給勇揭行業內幕的“英雄”調查記者韓福濤。有人感嘆,在中國“5個調查記者頂100個市場監管局”。而報道公佈後,不少網民爭相匯款贊助《新京報》表達敬意。
《新京報》7月2日披露旗下調查記者韓福濤及實習記者張新惠、赫哲琳聯合採訪的調查報道。根據報道內容,3名記者的採訪調查採用臥底暗訪形式,採訪過程至少持續1個半月之久。眾多網民被韓福濤等人的新聞調查精神感動。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