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M畢業生選不選讀STPM,應該與生活津貼關係不大。學生們關心的是,為什麼大學預科班(1年)比STPM(18個月)課程的就讀時間更短、課程更簡單、比STPM更容易申請進入熱門大學的熱門科系?這是否事實?
ADVERTISEMENT
教育部長法麗娜與副教育部長黃家和日前先後表示,教育部計劃重新包裝中六教育(STPM),措施包括提供生活津貼,以鼓勵並確保中六教育繼續成為大馬教育文憑(SPM)畢業生深造的首選。
這項宣佈對選讀中六課程的4萬餘名學生而言,算是一項正面消息。只不過宣佈時機選擇在首相說:“內閣決定開放在大馬教育文憑考獲10A及以上學生進入大學預科班,只要想繼續升學的優秀生,不分種族或背景都將獲得機會。”之後,時間有些湊巧。
但凡好的政策,我們都支持。但既然是好政策,就不妨接受大哉問。
其一,重新包裝中六教育(STPM)?只要是好的,有利於申請進入大學深造的教育體系,學生自然會趨之若鶩的擠破頭申請,何必為STPM重新包裝打扮粉飾?不必當風立,有麝自然香!
其二,提供生活津貼?SPM畢業生選不選讀STPM,應該與生活津貼關係不大。學生們關心的是,為什麼大學預科班(1年)比STPM(18個月)課程的就讀時間更短、課程更簡單、比STPM更容易申請進入熱門大學的熱門科系?這是否事實?
其三,申讀大學?政府是否應該公佈Matrikulasi與STPM學生,進入大學熱門科系的錄取率與錄取標準?
其四,在排除“不能置疑”的土著固打製後,Matrikulasi是不是進入大學的另一道門檻,熱門大學的熱門科系是否優先考慮錄取大學預科班後,才輪到STPM畢業生?
其五、在固打製以外錄取的學生是否先考慮東馬、印裔學生,最後才輪到華裔生?這道“黑箱作業”的傳說流傳又廣又久,教育部或高教部是否應該出面解釋闢謠?
內閣決定開放在大馬教育文憑考獲10A及以上學生進入大學預科班,在維護固打製的土著權益後,其他不分種族或背景都有機會。所以這項政策已經不可動搖,因為首相安華說了,教育部與高教部也承諾協調了,馬華總會長魏家祥職責所在而根據數據追蹤(不存在謾罵,只是善意提醒),優秀生進入大學預科班必將水到渠成。最終的效應如何?不得而知。但至少要飲水思源的感謝納吉當年打開的這道窄門!
STPM是進入大學的第二條路,這條路在提供學生“生活津貼”後,會否吸引更多大馬教育文憑畢業生就讀?學生在比較“求學期間長短、熱門大學(科系)升學率”等條件後,自然而然的會有所選擇。如果上述現實條件不變,與大學預科班比較,要中六課程成為SPM畢業生的首選,恐怕過度樂觀。
話說回來,大馬華裔學生在中學時期有多元選擇。
其一,國民型華文中學學生在SPM畢業後,繼續STPM或大學預科班課程後,進入本地大學。
其二,SPM畢業後選讀A-Level課程後申請出國(西方國家及中港臺都承認)或在本地私立大學繼續學業(SPM成績已經可以申請)。
其三,SPM畢業後申請赴臺灣的大學深造(如果先就讀6個月至9個月的僑大,升上國立大學好科系的機會更高)。
其四,就讀獨中(也可以報考SPM或繼續A-Level課程後出國),獨中統考文憑(務必加考SPM)已經廣泛獲得中、新、港、臺及西方大學承認(詳見董總網站),只要成績中上,就有很大機會進入國外一流大學的熱門科系。
時代真的不一樣了,如果家庭經濟小康、學業成績許可,不妨考慮出國;不一定非念大學預科班或STPM,最後卻進入國內二流大學的冷門科系就讀,連帶影響未來的生涯規劃與職場前途。能為“爭取孩子的公平受教育權利,希望優秀人才留在國內服務”發聲,要求不多,如此而已!
“受教育權”是被理解為人類的自由權利,《世界人權宣言》的第26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高等教育應根據成績而對所有人平等開放。”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反教育歧視公約”中也有類似的重申,除了規定個體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之外,受教育權內容還包括消除各級教育系統內的歧視。這是大馬政府應該正視與改進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