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科班的固打制引起争议已有一段时间,随着首相安华最近的宣布,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再次被点燃。安华在谈话中宣布,所有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中取得10A及以上成绩的学生,不分种族或背景,都将获得预科班的录取名额。这与昌明理念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优质教育”支柱是一致的,它强调了确保为所有人提供包容与公平的优质教育机会的目标。
ADVERTISEMENT
这一决定值得赞赏,因为它将增加非土著学生的名额,是朝着建立更加包容及以绩效为基础的教育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然而,这一决定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
实现全人教育。强调全A和学习成绩为入学的主要标准,有必要纳入其他指标。结合昌明概念的包容与公平实践的理念,在录取标准上进行全面的转变,将课外成就、领导素质和社区参与纳入考虑范围。从长远来看,这将使人力资本在实现国家议程的过程中达到全面平衡。
教育不平等。截至2020年,全国城乡差距为77%比23%,此举导致乡区的教育机会、基础设施和优质教育进一步拉大差距。在最近的数字能力评估(DCS)中,乡区学生的得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他们在当今技术驱动的世界中所需的数字技能方面处于劣势。无意中,增加预科班名额的举措可能会给乡区学生带来挑战,因为这些系统性的差异仍在继续。
当务之急是,政府应考虑采取更加细致入微的方法,将教育拨款分配到预科班中。为此,可以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学生、家长、学术界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不断完善和改进招生程序。此外,他们还应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并以透明的方式向所有利益相关者传达预科班招生的标准和程序。
通过实施这些战略,我们可以更接近于实现一个绩效为主的教育制度,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不仅不分种族,而且不分社会经济地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获得成功的平等机会。
(作者Prema Ponnudurai是泰莱大学全民教育影响力实验室总监)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