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分子盗用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商号,复制他们的官方网页,一些则虚拟律师事务所和假扮律师,让急于追回骗款的受害者真假难分而第二度被诈骗。
独家报道:林佳香、吴雪儿、萧靖恩
ADVERTISEMENT
诈骗分子盗用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商号,复制他们的官方网页,一些则虚拟律师事务所和假扮律师,让急于追回骗款的受害者真假难分而第二度被诈骗。
专案小组从脸书搜寻到两则律师事务所的广告,表明提供免费在线法律咨询,可迅速追回钱财,记者假扮受害者求助,套出大同小异的诈骗剧本;另外,专案小组特派记者越洋到新加坡,查证是否真有替受害人追回钱的律师楼和律师,结果找到被诈骗集团盗用商号的律师楼和律师。
狮城“姚律师” 施计卸心房
“追不回骗款不收费”
“5招教你把被钱的要回来”、“律师捍卫权益,共同追回被骗的钱……”
专案小组在脸书看到声称能够帮诈骗案受害者追回损失的广告,联系了发布者,一名自称是律师事务所助理的Tap回讯,问了被骗过程和损失等细节。
他说明收费标准是律师追回骗款的15%,不成功就不收费。
记者:“你们是不是先帮我追回钱再收费?律师楼在哪里,我是不是要去见你们?15%是如何计算?”
Tap:“比如30千的15%就是4500。我们这里是线上处理案件,先不收取任何费用,追回之后才收取。”
根据警方分析,这种“零风险”的承诺很容易打动受害者,因为追不回钱也没有损失。
Tap接着将记者转给自称是新加坡知名律所的“姚律师”。
“姚律师”登场更加专业,主动提供律师执照和律所官网链接供查证(实际上是假网页),要求记者写下受骗经过。
“我会对案件进行评估,有把握帮助您才会受理。”
重复询问细节露马脚
这种态度会令人觉得她是专业的,不过记者注意到一些可疑之处,如“姚律师”似乎不专心阅读信息,多次重复询问细节;最大疑点是一小时就查出骗子的电话号码属地,事实上记者提供的电话号码是虚构的。
姚律师:“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技术部门反馈回来的信息电话号码–018-XXXXXXX和 011-XXXXXX,最终归属地为东南亚老挝万象,对于抓捕工作我国警方无能为力,因为在国外没有执法权,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骗子的收款账户追查资金去向,然后申请司法冻结。”
记者:“那要如何做呢?”
姚律师:“请您放心,我们帮过很多受害者追回资金,而且您提供的资料非常齐全,我相信可以成功追回。”
她表示会先建立追查档案,之后根据骗子的银行收款账户追查资金最后流向,又要求提供身分证照片,声称要立档和未来退款所用。
骗子识破假身分证“发难”
记者提供了一张经过修改的身分证照片,对方立刻识破和“发难”。
姚律师:“你发的个人证件照,你当我没看出来吗?我需要的是你个人证件照,并不是随便P一下就给我的假证件照,这关乎到您是否能拿回退款。”
警官的看法是,骗子可能要盗窃身分,将来用证件行骗,并将祸水东引,让他人做代罪羔羊。
所以记者拒绝提供身分证,“姚律师”忽然放软,只要记者下载通讯软件LINE进行后续沟通。
要求LINE后续沟通
姚律师:“WhatsApp咨询人数太多,我们都是用LINE办公,您有用LINE吗,如果没有麻烦下载一个添加我,我把档案发给您,后续案件进展我会在LINE通知您。”
根据警官分析,对方可能要逃避现有平台的监管,在一个他们熟悉的环境使诈。
为了回避对方的要求,记者反建议见面会商,姚律师表明网页有他们的地址,但要到新加坡见他们须预约。
记者要求视讯讨论,对方坚持以文字交流,声称律所总部要保留代理律师和当事人的交谈记录,避免办案过程违规操作。
周旋2天后,记者在网上搜寻到同样名字的律师楼的官网,记者根据资料拨电到新加坡,前台人员指该律师所确实有一名姚律师,但并非和记者对话的那位,更指该律师所没有提供追讨诈骗钱财的服务,建议记者去报案。
记者向“姚律师”揭穿骗局后,她就不再回复讯息。
“姚律师”网页地址 为捏造
为了进一步求证,专案小组还是依据“姚律师”提供的律所网页地址,来到新加坡莱佛士坊中央商务区(CBD)一幢办公大楼,底楼登记处并没有展示楼层单位目录,记者登上36楼发现只有一个单位,那是另一家律师事务所,没有假冒律师楼网页注明的2号单位。
有关律所柜台职员表示他们在该单位营业约3年,不清楚记者提及的律师楼是否是前租户。
记者向大楼登记处职员查询也证实36楼只有1号单位,没有2号单位。
已知名字被盗用
涉及律师事务所报案
被诈骗分子冒充的律师事务所“真身”位于同一商区。记者在海洋金融中心的楼层单位目录找到有关律师事务所,与官方网站提供的地址吻合。
记者直接登门求证,律师助理表示,姚律师本周放假,但她并没有提供协助受害者追回骗款的法律服务。
记者出示假网站,对方用手机拍下网站内容,之后经询问才表示,已得知其律师事务所的名字被盗用。
记者被告知,该律所已针对上述事件报案,并且知会了律师公会。律师助理表示,只有律师和管理层才能对外发言,他不便代表律师事务所作出澄清。
有关律师事务所的职员数天后也致电本报办事处,确认是否派记者到新加坡,并表示他们正进行内部调查,但无法透露更多详情。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执法者头上动土
盗警照 投放广告
诈骗分子在脸书投放广告竟然盗用警方照片作为脸书账号的封面图像,根本不把执法者放在眼里。
记者在脸书发现一则律师事务所广告,表明提供免费在线法律咨询,最快48小时就可追回钱财,背景照片竟是全国商业罪案调查部(金融犯罪调查及企业)主任许淑琼高级助理总监出席一场诈骗讲座会的合照。
记者私信发帖者后,对方迅速回复,他自称来自新加坡新国际启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要求记者描述受骗过程包括被骗金额,提供转账交易的截图记录等,接着声称被骗金额达到律所受理追踪的标准,会把案件交由一位资深律师跟进。
须预约收昂贵咨询费 阻客上门
不久后,“丁黎律师”通过WhatsApp联系,要求记者复述受骗过程。
她表示能追回多少钱取决于提供的资料,资料越多追回钱的几率越高。
记者从社媒找到转账记录的截图发给她,眼尖的“丁黎”发现其中一张截图有小红书水印,质问截图来源,记者只好声称早前把转账记录上传到小红书。对方解释,早前有人冒充受害者,为律师带来麻烦。
强调不预收费用
尽管记者举动令对方质疑,但对方不放在心上,“丁黎”强调律所不预先收取任何费用,追回受骗金额才征收15%服务费,金额直接汇入记者的账户,受害人过后再转账支付服务费。
记者询问是否需要亲自上门,她表示欢迎但必须提前预约,律所位于新加坡大巴窑,但咨询费是每小时2万令吉。虽然明显是要阻吓,但记者还是提出上门咨询的一连串问题,“丁黎”不耐烦了,质问记者是否不明白现在的局势,而且该律所在疫情后已经以线上方式处理案件。
要求传持身分证半身照
记者露出不满反应时,她可能担心“水鱼游走”又转口道歉,继续索取个资、受骗金额和骗子的户头资料等,接下来,“丁黎”要记者手持身分证拍半身照上传给她,记者反问用意何在,她以办理案件流程来搪塞,并威胁说:若不照做就暂停受理案件。
记者提议到律所提供相关资料,她声称必须预约15天内上门,会面当日付清费用。
记者联系律师助理预约,假装说担心自拍身分证会被大耳窿拿去做不法行为,对方回怼:“身分证到处都是,你认为我们律所没事情做吗?拿你身分证从事违法行为?”
对方然后很不耐烦地安排预约7月1日见律师,还提醒记者律师咨询费当日结算。
记者上门查询
地址是另一家律师楼
对方一直到7月1日都没有跟进,当然记者也没有依时间赴约,专案小组的计划是数天后才上门探个究竟。
记者抵达新加坡大巴窑一座商业大厦时,办公楼的单位目录显示11楼有一家律师事务所,但不是“启信国际律师事务所”。记者直登11楼,看到门口是另一家律师楼的招牌。
法律助理不知地址遭盗用
记者向柜台人员出示“启信国际律师事务所”的网站及地址,证实地址是正确的,但律师事务所不是他们,当询问对方是否地址遭盗用时,他表示不知情,他们仅提供产业相关的法律服务,不曾听过“协助受害者追回骗款的法律服务”。
柜台人员递给记者一张分行名片及法律助理的联络号码,指该分行有提供民事诉讼的法律服务,建议记者先联系助理了解详情。
不过,记者决定亲自走一趟,在分行见到法律助理时,他指律师已出差,需要预约才能会见,至于是否有替受害者追回骗款,他需要向律师了解才能给答案。
至于记者展示“启信国际律师事务所”的网站及地址,他完全不知情,但他拍下网页通知管理层,表示会交由律师决定是否采取行动。
“丁黎”律师纯属虚构
此趟结论是:骗子提供“启信国际律师事务所”的地址,是另一家律师楼,而且没有丁黎这个律师。
遭记者质疑
“丁黎”助理发飙
为记者安排预约的“丁黎”助理一直到7月9日才来讯追问进展。
记者坦言已上门查询,发现他提供的地址是另一家律师楼,也没有“丁黎律师”这个律师,直接提出质疑。
对方听后发飙回怼:“注意你的语言,请问您现在还在新加坡吗?你是去到哪个位置呢,是不是走错了?”
记者告知真正律师楼的法律助理已拍下证据,对方这才辩称律所已经不在原来的地址了。
但记者觉得没有必要再纠缠下去。
相关文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