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全长1035公里的铁路从中国昆明正式开往至寮国首都永珍,让构想了30年之久的泛亚铁路(跨国线)大蓝图终于初现雏形。中寮铁路作为泛亚铁路中线的“火车头”,被视为是连接东南亚与中国、东北亚、中亚甚至可通往欧洲的重要枢纽,那未来3年,马来西亚是否能凭借东海岸铁路计划(ECRL)从中创造更多铁路经济?

报道/摄影:李佳憓
ADVERTISEMENT
一条全长1035公里的铁路从中国昆明正式开往至寮国首都永珍,让构想了30年之久的泛亚铁路(跨国线)大蓝图终于初现雏形。中寮铁路作为泛亚铁路中线的“火车头”,被视为是连接东南亚与中国、东北亚、中亚甚至可通往欧洲的重要枢纽,那未来3年,马来西亚是否能凭借东海岸铁路计划(ECRL)从中创造更多铁路经济?

寮国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东盟唯一内陆国,也是世界最低度开发的国家之一。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寮国政府有意利用地理战略位置将永珍打造成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而中寮铁路计划正是“把陆锁国变陆联国”的最佳契机。

东盟内陆国:寮国
-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国土面积 23.68万平方公里
- 首都永珍位于湄公河畔,隔河与泰国相望
- 人口大约769万(居住在寮国的外国人超过3万人)
- 拥有50个民族,多数人民信奉佛教
- 最高平均气温31.7度,气候炎热
中寮铁路从2016年动工至2021年投入运作,分为寮国段(422公里)和中国段(613公里)。6月24日,寮国公共工程与运输部行政办公室主任萨卢姆萨克向东南亚媒体表示:“中寮铁路的通车开启了我国发展的新里程碑,与中国货运及旅客往来对寮国来说非常重要,作为交通改革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增长。”


中寮铁路有限公司数据指出,两年半内,该铁路年客运量和货运量已接近通车后前10年的目标,客运量为360万人次,货运量为500万吨;从永珍运货至中国的货车运输需时7天,而铁路运输缩短至2天;去年4月13日永珍──昆明跨国列车开通,截至今年4月的载客量达17.2万人次。

打通中寮泰铁路货运
永珍南站成重要驿站
寮国铁路欲连通东盟诸国,永珍南站换装场是重要的驿站,包括负责将泰国货物运输至中国市场。
原因是中寮铁路采用国际准轨(1435mm),泰国铁路则采用米轨(1000毫米),因此两种铁路货物运输的互联互通需要进行换装作业,即将集装箱从一种轨距卸下装到另一轨距的车辆上。


繁忙时段的永珍南站,多辆卡车载着20尺、40尺、45尺的集装箱来来往往。从这里发送的货物种类主要有铁矿石、木薯粉、化肥、木炭、橡胶、水果、金属块锭、电子产品等,货物来源地主要为寮国、泰国和缅甸。

其中水果一般是从泰国运进来,经过寮国送到中国境内,包括榴梿、山竹、龙眼。
至于从中国进口至寮国的货物,则包括化肥、化工产品、家庭日常用品、机电产品等,目的地是运往泰国、寮国、越南和缅甸。

2023年,中寮铁路(寮国段)发送货物量为408.9万吨,同比增长83.1%,日均发货量1万1204吨,其中由中国发往寮国货物61.5万吨,而从寮国发往中国货物是347.4万吨。

双向“东盟快铁”
雪州抵重庆只需9天
继中寮铁路后,如今东盟各国也在积极加快跨国铁路物流。
6月27日,我国与重庆同时正式双向发出首趟“东盟快铁”,从雪州出发的货运列车途径泰国曼谷和寮国永珍,号称9天就能抵达中国重庆,而一般船运时间需时14至21天。

交通部长陆兆福在发车仪式上说“东盟快铁”可节省成本约20%,重要的是加强东盟区域贸易联系。7月5日,这趟列车抵达寮国塔纳楞站陆港,转接中寮铁路,标志着东盟国家在促进国际铁路物流迈出了重要一步。

寮泰铁路13日试运行
连接曼谷和永珍的寮泰铁路则于7月13日和14日开始试运行。另外,作为泛亚铁路中线的核心国家,我国政府一直希望东海岸铁路计划(ECRL)在2027年投入运作后能衔接泰国国家铁路公司(SRT)的铁路网络。
完善旅游行业链
寮政府加把劲拼了
为了擦亮中寮铁路文化旅游的招牌,寮国新闻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达拉尼指出,该国政府已投入大量预算发展旅游业,包括增加基本建设、宣传旅游产品及培养导游和服务业人才,以应付未来可能增加的旅游需求。

惟目前而言,寮国本身能出口的旅游产品不多,旅游行业链不够成熟,也无太多热门的旅游胜地,使其观光吸引力仍逊色于邻国。
中寮铁路有限公司营运总监杜志刚透露,今年的旅客发送目标是300万人次。他受访时说:“铁路从开通至今的载旅客量一直在增加,但相应配套设施还是受到一定限制,比方说寮国要吸引外国游客过来,需要先有足够的酒店、宾馆、餐厅,目前的话我们的数量(载客量增幅)预期不太高。
“但随着寮国经济的发展和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我相信旅客人数会增加很多。”

首4月接待150万外国游客
今年首4个月,寮国接待了150多万外国游客,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35%。此外,东盟国家游客人数增至86.2万多人,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18%。中国游客是寮国第三大外国游客来源,仅次于泰国和越南。
“2024年是寮国旅游年,我们希望有更多游客到访这里。”达拉尼对中寮铁路寄予厚望,并表示2023年该国接待了国际旅客340多万人次,比上一年激增了164%。
中寮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阿农德乐观看待:“有了这些可观数字,我们公司就有能力偿还债务。”

永珍综合开发区
37东盟企业入驻
寮国正想尽办法透过永珍赛色塔综合开发区来吸引更多外资入驻。目前已有150家海外企业入驻,中国最多106家,东南亚企业占37家(马来西亚1家),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

永珍赛色塔综合开发区(SDZ)
- 寮国国家级经济特区,占地面积11.5平方公里
- 中国在寮国唯一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被列“一带一路”重点项目
- 由云南建投与永珍市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与运营
- 截至2024年6月,累计入驻企业150家
(中国106、寮国26、泰国7、新加坡3、日本3、马来西亚1、瑞士1、韩国1、美国2家) - 土地使用权可转让或租赁
- 目前已完成首期4平方公里土地的开发建设
马K&G沉香投资精油厂
其中,来自大马的K&G沉香控股集团投资了寮国第一家专业沉香精油生产厂,建立沉香原材料基地。其他投资产业涉及电子通讯、新能源、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和纺织品加工、仓储物流等领域。
开发区于2010年设立后被列为寮国国家级经济特区,除了政府给予最优惠的工业投资政策,同时还享有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给予寮国的普惠制待遇。然而,寮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大约是1个月80美元,这对投资公司固然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于寮国人本身依然处于低薪情况。

不惜负债建“铁河”
寮放手一搏
兴建中寮铁路耗资59亿美元(约247亿令吉)加重了寮国原本就沉重的债务,加上全球通胀冲击,基普(寮币)兑美元的汇率贬值超过43%,使其更无力负担巨债。
拉曼大学商业与金融学院副教授黄锦荣博士接受《发现东盟》采访时认为,寮国在铁路建造上考量的经济内部需求,远大于其他东盟国家。

“所有的经济或文明都是建造在河道上,但寮国是一个全内陆国家,因此需要通过这条‘铁河’来打破运输局限、打开经济网络。”
黄锦荣:不做就坐失良机
他认为,哪怕存在债务陷阱的担忧,但那似乎对寮国来讲是一个不得不放手搏一搏机会。
“如果寮国不这么做,(泛亚)铁路也会穿过越南去到柬埔寨金边,到时反而会觉得自己丧失了机会。”
但是换作其他东南亚国家,情况就变得复杂了,也很多反对声音。
“因为我们在经济发展上对铁路的需求没有寮国那么大,就像马来西亚不一定要靠铁路来打通经济联系,即便没有马新高铁,马新经济和人员往来本来就已紧密结合,包括柔佛长堤和机场都是全世界最紧密的。”
黄锦荣强调,铁路固然能提高各种方便性,但不是百分之百保证会带来沿线发展和经济增长。如何催化国内商业活动、建立更完善的国内运输网、有没有足够商品出口等课题,都是寮国政府接下来要应对的挑战。
须立法让当地人受惠
他补充,若要让中寮铁路的经济效益真正让当地人受惠,政府必须做出相应的立法规定,例如环境保护、土地转让使用、劳动法令来保障寮国劳工权益,避免过多经济利益流向资方。
从永珍坐火车到龙坡邦和磨丁车站,可以看到中寮铁路项目为国内创造了许多服务业岗位,增加当地人民就业机会。根据中寮铁路有限公司数据,自2020年6月份,该公司多批次招聘培训寮籍学员,800名寮籍员工中已有90%以上定岗定职,公司的寮籍员工占比接近60%。

不过,黄锦荣认为中方向来的投资方式并非以技术转移为主,因此要让当地人最后也能崛起发展制造业或成为企业家的可能性偏低。
单靠服务业难引入高端技术
“无可否认,服务业确实是最能够制造就业机会,而服务业在任何一个国家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岗位来源。

“然而,一旦没有工业和制造业的形成,其实就没办法累积和创造技术知识,也因此难以产生所谓的高端技术人员。”
此外,他认为寮国政府也需要有意识地去扶持本土企业,才是让国家经济自强的关键。
“建造铁路所带来的流通量是双向的,而中国和寮国的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相差那么远,水流一定是不均等,也会担心资源逆流,譬如寮国已经少有的人才反而因这个便利往中国发展,这些都是政府需思考的地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河内.曼谷23日讯)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表示,积极率团访问东盟各国商界不单只是为了友好拜会和为我国招资引商,同为重要的是鼓励和帮助本地企业寻路开拓商机,走向国际市场。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配合2025年马来西亚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在吴逸平率领下正式开启东盟国家拜访行程。首站选择越南及泰国,中总代表团于3月17至20日,先后访问河内与曼谷,促进区域经贸合作,并加强与当地商界的联系。
访越政府企业深化商贸交流
越南是中总今年拜访的首个东盟国家。期间,中总团队拜会了越南工商联合会(VCCI)、越南工贸部贸易促进局(VIETRADE)、马来西亚驻越南大使馆,并与多家越南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双方企业合作的可能性。此外,中总也特别安排与大众银行、知名发展商ParkCity集团和金务大置地等在越南投资的大马企业代表坦诚交流,以深入了解大马企业在越南的发展潜力、机遇与挑战。

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目前是越南在东盟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越南在全球第11大贸易伙伴。2024年,大马对越南出口达117亿4000万美元,较2023年增长3.3%;越南对大马出口额则达65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6.4%。
对此,VCCI副主席阮光荣欢迎大马商家或企业,到越南投资能源领域、可再生能源、高科技领域。
马泰中总签谅解备忘录
结束越南行程后,中总代表团转往泰国曼谷拜会泰国中华总商会,并于现场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携手推动更多务实性的合作项目。吴逸平表示,以谅解备忘录为基础,两国企业应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由此创造更多的商机,助力两国企业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这项备忘录不仅象征了双方有更进一步的深化,亦是推动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里程碑;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不断演变,东盟是全球经济增长较为稳健的区域之一,正处于深化区域的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
签署仪式由中总署理总会长拿督吕海庭与泰国中华总商会副主席李桂雄代表双方签署,吴逸平及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共同见证。

李桂雄:加强经济协作应对全球挑战
李桂雄认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东盟作为一个紧密的经济共同体,尤其各国之间拥有深厚的经济辅助性与巨大合作空间,若能进一步加强7亿人口的经济协作、整合资源,势必有利于提升竞争力来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和泰国中华总商会都将负责桥梁纽带的使命,同时积极促进与中国的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推动经济繁荣和进步。”
在泰国期间,中总也拜访了正大集团,与资深董事长谢国民会面交流,探讨东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商机及区域合作的可能性。


此外,中总代表团也拜访了马来西亚驻泰国大使馆,获得大使馆临时代办黄奕瑞的接待。双方就马泰双边贸易、人流交往及跨境安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马来西亚泰国商会主席巫惠琴博士亦出席会议,提供商界的观点与建议。

中总表示,此次东盟行程是系列拜访的起点,未来将继续访问其他东盟成员国,包括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缅甸、柬埔寨,盼能扮演桥梁角色推动大马与东盟各国的商贸合作。
青商大会 东盟AI大会 华商菁英峰会
8月起将办3盛事
马来西亚担任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吴逸平指出,中总全力支持政府制定的东盟发展战略,必须也应当主动积极承担推动区域经贸合作的责任,宣布今年将举办3大盛事,包括8月青商大会、9月东盟人工智能大会和10月的东盟华商菁英峰会。
“中总将于今年8月举办的青商大会,预计吸引超过1000名各国的青年企业家出席;9月的东盟人工智能大会则会以人工智能的应用为大会主题,着重于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的落地与实践。
“10月,我们也将举办2025年的东盟华商菁英峰会,这场盛会将涵盖企业对接、论坛、圆桌会议、颁奖晚宴等,汇聚东盟各国商业领袖、政府官员和行业专家,成为东盟区域商业合作高端交流的平台。”
作为配合我国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努力一部分,中总希望能通过一系列高规格活动,强化大马与东盟各国的商贸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东盟企业打造更多合作契机。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