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4日綜合電)中國週一將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三中全會),此時中國正在努力振興因前所未有的房地產危機、消費低迷和高失業率而受到拖累的經濟。
原定去年秋天召開的三中全會在“推遲”大半年後,將於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根據6月27日政治局會議透露,三中全會將審議《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目標是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中國經濟復甦乏力、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增加、美國大選在即的多個背景下,此次中共中央最高層級會議,格外引起關注。
ADVERTISEMENT
上月底召開的中共政治局會議指出,本屆三中全會將審議《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稿,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貫徹多項原則,包括堅持中共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動搖,堅持全面依法治國,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係。
外界普遍認為,本屆三中全會不會出臺爆炸性的經濟刺激措施,但可能出現的具體議題包括延遲退休、財政改革、保障民營經濟、放鬆土地制度、新稅制(房產稅、財產稅等)、取消戶口限制、取消外資所有權限制、更激進的促進生育政策等。
中信證券研究發表三中全會前瞻稱,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的科技創新和能源改革,亦值得關注。報告認為,自2023年3季度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東北振興座談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兩會等多個重要場合提及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及發展思路已不斷清晰,預計三中全會後多個創新領域或將獲得政策支持,如低空經濟、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
BBC中文引述位於歐洲的墨卡託中國研究所分析師戴維表示,“由‘新質生產力’驅動的中國式現代化願景必將佔據重要位置。”,這也與1978年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相呼應,當時鄧小平提出了“解放生產力”,來促進經濟增長,並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構築了允許資本主義活動的框架。
德國之聲12日報道,德國烏茲堡大學教授中國經濟的學者費雪表示,三中全會前夕,中共和習近平不斷重申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很多人期望能夠有深入而廣泛的稅務改革計劃,這將有利於重新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稅收分配。
但費雪指出,疫情之後,中國經濟並沒有像人們預期的那樣得到迅速恢復,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房地產危機、地方財政困境,疲軟的內需、結構性的就業問題以及國內外對中國經濟及政治形勢普遍性的缺乏信心。
費雪認為,特別是習近平並不認為中國經濟偏離了軌道,更不會認為是中國政府的錯誤政策導致大多數問題。
“習把當前中國的經濟困境歸咎於複雜的全球局勢,因此對於三中全會能否為大刀闊斧的稅改方案鋪平道路,以及相應措施能夠奏效,看法並不樂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