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我们

|
发布: 7:00am 14/07/2024

华小

马来人

华文老师

非华裔生

华小

马来人

华文老师

非华裔生

别大惊小怪 我们是 马来人@华文老师

报道:练珊恩
摄影:黄安健(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的比例,近年来已超过20%。在这些在籍生与毕业生当中,有多少人成功达到父母当初把他们送入华校的目的?又有多少人的人生,因受过华文教育的熏陶,而变得与众不同?

本期的《我们》访问了两名非华裔中文教师——艾美拉和法依莎。前者是新山一所华文私立小学的中文教师暨课程主任,后者则是“从零开始学华语”语言中心的创办人,并且在抖音上拥有百万粉丝。

ADVERTISEMENT

我们/非华裔教师教华语
艾美拉目前在新山一所华文私立小学教中文,也是该校的中文课程主任。
我们/非华裔教师教华语
法依莎创办语言中心,教导不谙华语的成人说华语。

她俩的学习背景相似,均受过华小和独中的教育,也曾到中国进修,目前同为华文导师,只是艾美拉的教导对象是小孩,法依莎的学生则是成人,两人在生活与工作上都实实在在地扮演了跨种族桥梁的角色。

艾美拉:饮水思源
毕业应邀回母校执教 

艾美拉说得一口非常流利且标准的华语,她在中学时期想必是教师的宠儿,因为当她从中国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回马的第一天,便接到母校笨珍培群独中的邀请,回校执教。

我们/非华裔教师教华语
艾美拉饮水思源,毕业后回到母校笨珍培群独中执教,图为与学生的合照。

她说:“其实那时候我已准备要到国际学校教中文了,但或许是接受华文教育的关系,我想必须饮水思源,母校培育了我,如果有需要,我就该回去服务,所以一去便是8年。”

当时她在母校执教的科目是马来文,而不是大学修读的专业——汉语。无论如何,她正面看待,因为仍用得上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知识。

这样的经历使她了解到,一些华校生的马来语不够流利,并不是他们不想学,而是缺乏学习该语言的环境,就和她从小学习中文,以及其他非华裔在学习中文时,所面对的问题一样。

8年后到私立小学教中文

8年后,她回到自己的专业,到了一所私立小学教中文。她的学生多达90%都是华裔。也许有人会问:“非华裔教华裔生中文能行吗?”她在目前服务的学校里,不仅仅是一名中文教师,还是课程主任,或许就说明了校方对她能力的信任。

我们/非华裔教师教华语
艾美拉曾在独中教马来文,后来到小学教华文。

艾美拉受邀在HSK国际中文研讨会上,分享教导中文的概况与问题。

我们/非华裔教师教华语
艾美拉(左一)和法依莎(中)受邀到HSK国际中文研讨会分享在马教学的情况。
引导自主学习好过满堂灌

她在教学上的专业,获得现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例如她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她说:“只有学生主动学习,才能真正拥有相关知识。”

“我很记得教育学的教师告诉我们要当一名‘懒惰’的教师,那时候我不太理解,但是现在我明白了,因为教师要做的是‘引导’,不要为学生设想太多,他们往往有无限的可能。”

她说,如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用,而学生也非常善于根据教师给的主题自行上网检索,再在课堂上以各种方式呈献出来。

我们/非华裔教师教华语
艾美拉喜欢教学,也享受与学生一起相处的时光。
疫情社媒挑战教学方式

谈及教学挑战,艾美拉说,今年教导一年级学生的情况,给她带来很大的“冲击”——她首次需要用英文来解释中文。

“这可能是受到疫情行管令的影响,因为今年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念幼儿园时大部分都是网课,再加上父母可能在家和他们用英语对话,看的电视节目和网络视频也是英语居多。”

她笑称,以前教学生颜色的名称时,会给他们看图片,现在则是说英文,学生便能瞬间了解。

她坦言以前在华小学中文的过程很痛苦,因为当时90年代至2000年左右,她学习中文所依赖的资源只有纸质字典,如今的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却丰富得多,而这也给如今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

“网络用语,尤其是抖音等社交媒体,对学生的用词和表达带来很大的影响。

“学生造句会写‘昨天妈妈做的饭嘎嘎好吃’、‘我昨天看了一场很牛的表演’,令我相当惊讶。”

不影响身分认同
受华文教育学会更包容

艾美拉说,从小接受华文教育,甚至到独中和中国求学,都不影响她身为和穆斯林的身分认同,反而使她更加包容,也对马来人和华文社会有更多理解。

“我觉得这样的经历让我更加没有思想上的偏见,我不会认为马来人一定怎样,华人一定怎样,大家只是肤色不一样而已。”

艾美拉的父母都不会说中文,经商的爸爸却把孩子都送到华小念书,艾美拉和妹妹后来选择到独中继续中学教育,弟弟则到国中念书。

“爸爸以前就有跟我说,他把我送到华校,不是为了变成华人,而是为了学习华文。

“就算爸爸没有这么说,我们也很清楚自己的身分是一个马来人,去到食堂也知道哪些是清真食品。”

她很清楚语言与民族身分并没有冲突,而会说华语、懂得中华文化,是她为自己习得的技能与工具,也是她回馈给大马这个多元社会的最宝贵价值。

抖音账号近300万粉丝
法依莎拍视频教华语走红

今年39岁的法依莎,以拍摄教人说华语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其抖音账号目前拥有接近300万人追踪,如今也拍摄教导非巫裔说“更接地气的马来语”的短视频。

我们/非华裔教师教华语
法依莎除了拍摄华语教学的短视频,不时也会应网民需求,教导一些马来语更接地气的说法。

比起“法依莎”,更多人称她为“莎莎老师”。她的小学在柔佛新山辅士华小就读,接着到宽柔中学继续沉浸在华文教育的环境里。

感受宽中教师用心爱上华文

她坦言,华小时期非常痛苦,常常不想到学校,后来考上宽柔中学亦不开心。她是进到该校后,感受到教师的用心,才成为她爱上华文的转捩点。

“毕竟去华小,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所以那时候比较叛逆,也不想去读。

“后来选择要去哪所中学时,我也没有太多想法,父母让我先去报名独中的考试,如果考得上就去读,考不上再换学校。

“进去读了之后,我发现宽中是一所很棒的学校,教师的教学法,还有教师的关注,感觉他们特别用心,所以我便接受了在独中继续华文教育的事实,也逐渐开窍。”

非华裔生多面对阅读识字等问题

谈起专攻教导非华裔华语的契机,法依莎说,她当初在巴西古当一所幼儿园担任园长时,发现许多非华裔学生在学习华语时,面对阅读和识字等问题。

她意识到识字对一名学生往后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如果识字不行、阅读不行,课业肯定会出现问题,所以当时我便自己开设补习班,在识字和阅读方面帮助他们。”

随着教育部后来推出小学标准课程(KSSR),以取代原有的小学综合课程(KBSR),给法依莎带来许多挑战。她认为,唯有接受进一步的培训,才能为找她补习的非华裔小学生提供到位的教学。

创办语言中心“从零开始说华语”

在面对当时不得不有所转变的时候,她开始尝试教导成人说华语的市场,并创办了语言中心“从零开始说华语”(Cakap Mandarin Dari Zero)CMZ Success有限公司,且透过如脸书和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一名“网红教师”。

我们/非华裔教师教华语
法依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零基础华语教学视频,受到许多网民欢迎。

如今,法依莎也是敦阿都拉萨大学(UNITAR)柔佛分校的第二语言汉语教师。

我们/非华裔教师教华语
法依莎也是敦阿都拉萨大学(UNITAR)柔佛分校的第二语言汉语教师。
学生班成人班教学不同
依需求编写更新教材

法依莎坦言,“学生班”和“成人班”的教学法非常不同,前者注重阅读、识字、语法,甚至会涵括传统文化与习俗,而后者则十分注重实用性与效率,因此她也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来编写教材,且不时更新。

我们/非华裔教师教华语
法依莎会根据市场需求,自行编写零基础学华语的教材。

她的客户不乏政府部门与机构,也有一些私人企业,有者希望能应付日常对话,有者在政府机构或医院里,需要与只会说华语的对象沟通,有者则希望代表公司出席活动时,能在柜台与客户用简单的华语沟通。

我们/非华裔教师教华语
法依莎去年受邀到马来西亚国立大学(UKM) 分享零基础华语。

她说,以前教导学校学生时,必定会在课程里纳入中华文化与华人传统习俗的部分,但这在成人班里则不太合适,因为后者的主要需求是懂得用华语来沟通。

她分享在教导非华裔华语的过程中,遇过许多趣事,有些也令她深有成就感。

“有次我们组团到广州,其中一名学员在课堂上的学习比其他人落后,说华语时也常常令人听不懂,但是他到中国去的时候却表现得十分积极,自己到超市成功以华语买到矿泉水后,对于中国人能听得懂他的表达,感到很兴奋。”

这无疑让法依莎对自己教导非华裔说华语的工作更有使命感与更有动力。她说,学会华语对非华裔到中国经商也更加分,因为学会对方的语言,能让对方更有亲切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