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5日讯)自2018年以来,他义务走访了约300所学校,向学生派送由自己策划编写的学习马来文书籍,提高学生对马来文重要性的意识。
他走访一所又一所的学校,无论何地,是城市还是郊区,无论何种方式,是线上还是线下。
教育工作者苏帝文自6年前,就用自己最真挚的一颗心,在国内各校园举办讲座与活动,努力推广马来文教育。
在讲座上,他与学生互动时有说有笑,除了传达马来文作为国文的重要性,也尽量把学习内容图像化,并通过讲故事和使用谐音记忆法,提升学生学习马来文的兴趣。
苏帝文:邀发学国文热情
也是全国马来文专业导师公会主席的苏帝文,近日与本报分享本身走进校园推广马来文的原因。
他表示,该公会在校园举办推广马来文的讲座是出于义务性质。他走访各华小和华中,希望提升学生的意识,了解到学习马来文的重要性,同时灌输国民意识,以期让每个孩子都能对学习马来文产生兴趣。
他说,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马来文的热情,该公会每月都会举办线上马来文课程,帮助学生掌握马来文,从而运用相关学习模式来解决在课业中遇到的问题。
“在校园讲座中,我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强调马来文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作为马来西亚公民,必须掌握国语。第二部分则专注在考试,分享考试的作答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课业挑战。”
同时,他也希望家长能够更加重视马来语,而不仅仅是为了孩子能够应付考试。
推广马来文 长达6年
苏帝文也说,校方通常非常欢迎该公会提供免费讲座。
“如果讲座在雪隆以外的地区举办,我们会与校方协商,希望校方能提供交通和住宿费用。对于微型小学,我们则会自行承担这些费用。”
他说,自2018年至今,他已进行这项推广马来文的工作长达6年。
他通常会向学校发函,如有需要,便会前往该学校办讲座。除了每月举办线上活动外,该公会也会尽可能每个月访问4至5所学校进行线下讲座。
每次前往学校讲座,他都是独自前往,其他会员则负责文书、沟通和协调工作,并与校方接洽。他本人则负责讲座主讲。
也提供教师培训服务
此外,他也提供教师培训服务,课程收到独中教师积极的反响。今年通过公会举办的一场教师培训,有超过30名独中教师参与,显示独中对马来教学的重视。
“培训收费所得的收益,将用于补贴公益活动的经费。”
逃避学习不是办法
马来文不仅是用于应付考试以及与马来人沟通的语文。苏帝文强调,“马来文是国文,而不是马来人的语文,它是马来西亚的语文。”
他指出,一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国文成绩不理想,或跟不上国文课时,而选择逃避现实,转送孩子到国际学校或家庭学校。
然而,他认为,逃避学习国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会在未来产生更多问题。
“毕竟孩子长大后,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进入企业工作,都需要使用国文进行沟通。”
他表示,一些外劳的马来文水平甚至可能比一些华人更好,因此逃避学习马来文可能让孩子在未来职场上,处于较为不利的位置。
“除非他们离开马来西亚,否则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仍然需要使用马来文。”
善用科技 激发学习兴趣
苏帝文希望接下来可以通过运用科技,来激发孩子们对学习马来文的兴趣。
“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经费问题,涉及费用庞大,因此我们鼓励中学生通过ChatGPT等方式学习,教导孩子如何输入正确的指令,以获得所需知识。”
他说,在雪隆地区,举办讲座的费用大约为500至600令吉,不包括他的工资和讲课费用,仅仅交通费就大概需要100令吉。
“即使面对经费问题,我们还是有热情继续举办讲座。为解决经费问题,我们将教学转移到线上平台,同时书本内容也转为电子书,延伸到AI教学。”
马来文是国语 应大力推动
苏帝文认为,华社,尤其是华人企业,应该大力推动学习马来文的重要性。
他建议,除了学校以外,华社主办的活动,无论是广告布条或横幅,都应该尽可能附带马来文字。
“我们希望华社的商会、公会和企业,能够尽量传递这样的信息:马来西亚是我们的国家,马来文是我们的国语。”
他强调,要灌输给孩子们的是,马来文不仅仅是应付考试的科目,而是一种挑战。如果能帮助孩子们突破这个障碍,他们就可以运用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不仅限于语言方面。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希望华社认真看待国语的学习。当然,我们也欢迎企业和社团组织积极推广马来文,我们愿意尽力配合。”
编书 助学生掌握国文水平
苏帝文指出,他策划编写的书本和作业本,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和提升马来文水平。
“当我们决定办讲座时,若学校学生人数少于100人的情况,我们通常会自掏腰包赠送书籍,若是超过100本,我们则会寻找企业或学校董事赞助。”
文字图画结合提升学习兴趣
他表示,彩色页面的比黑白页面的作业本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印刷黑白页面,每本的成本1令吉,彩色页面,则是每本5令吉。
“考虑到现代孩子成长在视频时代,我们在编写书籍时,尽量将马来文的文字与图画结合,把学习内容图像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庭生活考量 从电脑行业转投教育
从事教育工作前,苏帝文是一名电脑软件顾问。他同时也是一名激励讲师。
“由于我在中学时参与辩论,演讲马来文对我来说并不成问题。我在参加国家语文出版局的课程后,开始投入走进校园推广马来文的工作。”
从电脑软件行业转向教育界,苏帝文说,这一决定是基于个人家庭生活的考量。
“之前我经常出差亚洲,在一次回国时,6岁的女儿对我说,‘下次你回来,我都认不得你了’。 这个经历让我深思,决定停止软件工作,投身教育行业,可以开设幼儿园和补习中心,亲自教育孩子们。”
作为拥有4个孩子的父亲,苏帝文分享自己在踏入教育界之前的育儿经历。
他提到,当年在教育最小的孩子时,发现孩子虽然能顺利阅读马来文,但在理解单词的意思上却遇到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将单词与图像结合起来,因为右脑的图像性记忆远比左脑的容量大得多。
“后来看到孩子能够顺利阅读并理解单词意思,这让我充满信心和动力,因此决定继续以此方式推动马来文教育。”
孩子成长 投身教育最大成就
虽然教育行业收入相比起电脑行业来得低,但苏帝文坚信跨界带来的心理和经济挑战是必须克服的。
转行初期,他主要依靠自己的积蓄,但在教育界将近20年后,孩子们成长带来的成就感成为他最大的收获。
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曾有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我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也到我的教育中心工作。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得到成就感和精神上的满足。”
他认为,教育,更多是注重人际互动,而电脑一旦计算错误,过去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同时教育工作也让他有更多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