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第一次上直播課,針對我對著鏡頭的自白,主播陳嘉榮的點評是:“好像講完了就要去自殺了!”可見當時說話的表情和語氣有多不堪……
最近人力資源發展機構被公賬會揭露,濫用人力資源發展基金(HRDF)進行高風險投資而上了新聞頭條。不時聽到打工族常說的 “training”,指的多半都是公司為員工辦的HRDF承認的在職培訓課程。
ADVERTISEMENT
這篇不是要討論人力資源發展機構事件。在報館工作了20年,參加過的培訓課有不少,其中上得最多的是反賄賂與貪汙政策課程,每年都要內部培訓和複習。除了自己接受培訓,也要給部門同事講解,無論新人或資深,都必須經過這一關。最近也上了快要實行的電子發票培訓課,接下來8月要複習職場急救課。
初入行那幾年,印象中上過錯別字課程,由編輯部主任給同事上課,列出報章上常犯的錯字,甚至有小測驗,會發現大家突然不記得有些字怎麼寫了!還有法律課,由熟悉法律的前輩分享,新聞線上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
傳統媒體轉型加上人工智能的催谷,以及迅速傳播的假消息、資訊碎片化,無論新聞工作者是科班或非科班出身,時時都要提升各種技能面對不斷改變的媒體環境。
媒體行業性質有別於一般商業機構,能夠找到符合申請HRDF資格的課程有些難度。以英文課為例,中文媒體記者常使用英文,多在聆聽、約訪、訪問技巧、翻譯,但若英文課一直以秘書幫老闆寫信或供應商回覆顧客作為情境,就不合適了。
適用於大部分企業的課程,未必適合媒體機構,有技術,但理念和操作方式不符合。近年“同業培訓同業”成了新聞媒體機構的培訓方式,找熟悉新聞理念及有經驗的媒體工作者,培訓也好,交流也好,參考別人的運作模式,激發不同的思路。
編採工作和流程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為了“迎戰”,這10年來我們上過什麼培訓課?手機直播、影片拍攝和剪輯、數據新聞、識別假新聞、專題影片製作等等。
90後一輩,大多在大專學過拍攝和剪輯影片,就算沒有隻要學一學都比我們這些老傢伙快上手。我們加入報館時,畢竟是為了文字記者和編輯而來,大趨勢擺在眼前,不得不半途出家,面對鏡頭、拿起相機、剪輯視頻,敢敢去做,效果好不好是另一回事(腦袋閃過主任說的:先求有,再求好)。
記得第一次上直播課,針對我對著鏡頭的自白,主播陳嘉榮的點評是:“好像講完了就要去自殺了!”可見當時說話的表情和語氣有多不堪。5月中上了The Fourth的社交媒體及專題影片製作課,剪片時看著副刊“忙內”佳瑩熟練地操作,我則找不到某些功能而求助。學習新技能的過程,我是樂意向年輕人求教的。
職場培訓的挑戰在於經營和運作模式已行之有年,未來如何改變就是慣性與人腦深度學習的拉扯了。
相關文章: 梁靖芬/很淺很白的3句話 李淑儀/原是世間其中的粒子,如何衝擊都可以 阿薊/Lempeng,來自甘榜的煎麵粉糕 鬍鬚佬/吃的品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