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邮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通讯、缴交各种费用,甚至银行等重要的角色。然而时移势易,人们学会并且熟练使用社交软件沟通,电子转账和缴费后,邮局的功能渐渐失去其“本性”。
但是,对于某部分人群来说,无论时代和科技如何变迁,“邮局”在他们心中永远占有一席之地,特定时候必定上门报到,尽量不缺席。“他们”会是谁呢?
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邮政(Pos Malaysia)总部的邮票及集邮部(Stamp and Philately Division)位于二层角落,原本以为略显空荡的建筑内罕见人影,加上位置不算上佳,该部门大概也是门可罗雀。
不料走进小小的邮票及集邮部时,就见到3名中国游客在小心翼翼地翻阅着邮票册,挑选心仪的邮票。
少顷,背着背包的沈敬仁走了进来,径直走到柜台前,工作人员和他热络地聊了起来,听他讲述此番在国外购买邮票和首日封的经历,显然是邮局工作人员的“老熟人”。
一番闲聊结束后,他坐下来开始给一沓一沓在5月底发售的马中建交50周年纪念首日封盖章,动作娴熟又流畅。
“这是要给中国的朋友寄的。”他说道,手边的动作始终没有停下来。
据邮局的工作人员说,这套首日封是近期人气最高的,目前已经售罄,原来儿时在爱好一栏最常见的“集邮”,并未随着电邮取代信件而消失不见,仍有许多人为之狂热。
每当首日封发售时,依然有许多人在东方未晓之时就到邮局排队,狂热程度堪比某手机品牌的粉丝,或连夜排队购买演唱会票的死忠粉丝。
为了收集新邮票,有事无事报到邮局
在邮票诞生以前,人们到邮局寄信时需当场缴付邮资,或者利用其他方式付费。
直到1840年,英国人罗兰‧希尔爵士提倡使用邮票制度,缴付邮资的对象从收件人变成寄件人,第一枚邮票“黒便士”随之面世,并从此逐渐推广开来,成为“邮资已付”的象征,而我国第一套邮票诞生于1901年。
随着信件的流通,邮票广泛使用加上图案丰富多彩,更会因应节日、特殊时期推出具备纪念性的图案,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于是“集邮”这一爱好也就应运而生。
而“集邮者”(Philatelist)一词最早于1864年由法国人乔治·赫品(Georges Herpin)提出,一直沿用至今。
沈敬仁说,大多首日封爱好者的入门一般都从收集邮票开始,他也不例外。
如今年届5旬的他,7岁那年经常跟着父亲到邮政局购买邮票,渐渐地在父亲的影响下爱上集邮,并将这份热爱持续逾40载,仍未有丝毫减弱。
当时年纪小,喜欢收集小鸟、恐龙图案的邮票,但并没有真正摸到集邮的“门道”,一直到12岁,才开始有意识收集如马来西亚相关等特定的邮票。
然后,和许多人空闲时喜欢逛商场一样,他闲来无事就到邮局报到,看看有无“新品”发布的消息。
“那时预算少,最多只能买一套邮票。因为没有网络,我时不时会到住家附近的邮局去看看有没有新出的邮票。”
“当时提前一两个月就会通知。有时忽然有新品,朋友也会互相通知。”
他回忆道,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一年最多推出5套新邮票,每次都具有纪念性如吉隆坡成为联邦直辖区等等。
除了本地邮票,他翻阅报章亦会关注国外发布邮票的消息。
他感叹,从前如果想要购买其他国家的邮票,只能写信到当地邮局提出购买要求,然后对方会把列有存货、价格的订购单发给他,待他填妥再寄回到当地,如此一来一回大概耗时1个月。
“15岁时在报章上看到哪些国家会出什么特别的邮票,就写信去外国邮局,最远是英国。但现在很少买了,会买比较特别的。”
尽管他喜欢集邮,但从不会拜托出国旅游的朋友“顺便”代为购买国外的邮票。
“因为我知道要找一家邮政局是很辛苦的。现在由于旅行人数增加了,卖明信片的地方就会有卖邮票,但以前国外买邮票不是那么容易的。”
“再来就是很贵,你买一张明信片,换算成马币要10令吉,你不可能叫别人给你寄这么贵的东西,就像现在从英国寄明信片回来,就要20令吉了。”
他说,其实在依靠信件为主要通讯方式的时代,信件往返的速度很快,寄往国外的邮件,在一周内甚至有时3天就能抵达。
“以前的信比较多嘛。现在写信的人少了,所以要一段时间凑到一定数量的信才能寄出国,会比较慢。”
不仅集邮,还打卡邮局盖章
进入网络时代以后,书信往来大大减少,但也无阻邮票的流通,反而给集邮者带来很多便利。
如今,集邮爱好者无需再亲自登门造访,也无需到邮局查看发售信息,因为马来西亚邮政会在官网或社交媒体发布通知,并可以在网上订购,送货上门。
“十几年前,网络的出现方便了很多,我就到处去注册账户。”
欸,注册什么账户?又作何用途?
他解释,每个国家邮政局都设有“预先订购存款账户”(SODA,Standing Order Deposit Account),集邮者只要注册账户,看到心仪的邮票就能直接订购、汇款,之后坐等邮票到手便可。
如若想要通过信件往来收集邮票基本要另寻他法,比如在脸书群组“Post-crossing”的网友,会跟国外的同好互寄明信片,交换邮票。
“有些外国游客比如中国游客很喜欢买明信片、写信寄回去,我经常去KLCC的邮局都会碰到他们。”
“我会随身携带一大包邮票,送几张给他们,我开心他们也开心。”
虽然现在网购邮票很方便,但是对他这般资深的集邮者而言,集邮亦颇为讲究,所以他们仍然是邮局的常客。
在我们通过电话访问的当儿,他正好出差到玻璃市,于是带着玻璃市相关的邮票到当地邮局盖章,寄给自己留作纪念。
“我本来打算去遍玻璃市的邮局,但只去了4间,正巧碰上周六日,其他邮局就没法去了。”
如今,他主要是收集首日封,以最近收集的马中建交50周年纪念首日封为例,这套马来西亚邮政与中国邮政局携手推出的特别联合纪念邮票,是以两国的标志植物──我国的国树印茄树(Merbau)和中国的迎客松(Greeting Pine)为主题。
为了因应中国的迎客松,他在首日封发送当天就前往罗目支那(Lubok China)盖章取China之意,而印茄树的英文名为Malacca teak,就前往马六甲盖章。
“因为这是有关外交关系,所以应该要去布城和北京盖章,去了布城后,还有一个双峰塔的标志,最后一站就是双峰塔。”
“北京就比较难,我得把首日封寄给中国的朋友帮我盖章。像那天我帮中国朋友寄过来的首日封贴马来西亚的邮票、盖章一样,这种两国一起发售的首日封,如果没有互相帮忙是做不到的。”
原来纪念两国友谊的首日封,亦确实是将两国人民紧密相连的其中一种方式。
为了随时可以盖章,他的背包里永远少不了以下的文具:
1. 水
2. 浆糊
3. 剪刀
4. 铅笔
5. 圆珠笔
6. 注册标签(Register Label)
7. 各式各样的邮票
8. 航空标签(Airmail Sticker)
9. 印台(Inkpad)
10.空白的DL信封
生存不易,邮局越来越少
一如从前,他依然保持逛邮局的习惯,偶尔路过或碰到了,走进去盖章投入邮箱又离开,以至于他对全国各地的邮局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哪些地区的邮局还在运营?哪些已经关闭?
他不禁感叹如今邮局越来越少。
“会(唏嘘)。因为马来西亚是慢慢关掉(邮局),不像英国。英国的每个城市一定会有一个邮局,邮局是他们的社区通讯点,会提供很多服务,所以才能维持下去。”
“我们这里有很多物流公司可以选择,不过我国的邮局也开始改变,服务多元化了。”
相关报道: 【大马邮政/01】无论时代如何瞬息万变,邮局永远都在! 【大马邮政/02】郊区百年高脚屋邮局,小小一爿屋,浓浓人情味 延伸阅读: 【高人一等/01】高人一等,真的比较吃香? 【高人一等/02】186cm的身高不一定是优势,也会踢到铁板 【高人一等/03】鹤立鸡群的身高──班上永远的“最后一排同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