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邮政运营总监再尼亚曼介绍道,如今全国有627家邮局,部分位于商场里,户外的邮局则逐渐合并,仍有一些邮局位处偏远的郊区地带,为当地的人民服务,比如武吉罗丹邮局。
在瓜拉雪兰莪和依约(Ijok)之间的主要道路上,许多轿车、罗里在耐心等待交通灯转绿后,便一踩油门飞奔前去,稍不留神就会与路旁小小的武吉罗丹邮局(Pejabat Pos Bukit Rotan)失之交臂。甚至可能在远处就被其相邻的恢弘印度教寺庙吸引目光,进而忽视它亦未尝不可能。
ADVERTISEMENT
和位于市中心仍运营的百年邮局如加影邮局(1914年)不同,这家小小的邮局在这里矗立近百年,至今仍默默为乡区的人们提供服务。
武吉罗丹邮局是我国仅存的马来高脚木屋邮局,未曾大肆整修的建筑,大规模地保留了原来的面貌。
将车子停泊在印度寺庙的空地,从侧门绕到正门拾级而上,刚脱鞋入内,邮局工作人员便提醒分局经理凯鲁阿兹曼(Khairul Azman)我们的到来。
邮局里有两个柜台,3张椅子;虽没有安装冷气,仅一把大吊扇转动,但并不觉得热。
据凯鲁介绍,这座邮局建于1926年,其前身是警局。“大约在1950年代中期,可能是(马来亚)独立后才变成邮局,开始提供邮政服务。”
“有很多游客到旁边的寺庙参观后,会顺道过来看看;也有一些集邮爱好者会过来询问有没有早期的邮票。”
他笑说,不少集邮者不远千里到来寻找邮票,其中不乏来自新加坡、柔佛、槟城等地。“有一名槟城的华人老师常来,曾试过带着学生来这里参观,寄信、盖邮戳。”
小邮局客流量低──我们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凯鲁此前曾在巴生、沙亚南、八丁燕带等地邮局工作,尔后由于居住在依约,因此在2021年2月被调派到此处驻守,至今已经4年有余。
比起其他地处闹市的邮局,位于乡间主干道的武吉罗丹邮局,最大的优点显然是让他免受堵车之苦。“在这里上班,我不用面对堵车等道路问题。”他笑道。
由于服务对象是社区街坊邻里,一来二去,很快打成一片,彼此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亲切和谐的工作氛围亦令他感到愉悦。
“很开心!无论是马来人、华人还是印度人都很亲切,来到这里会互相问候,问对方过得怎样。”
每当月初、月底或公共假日后,每日上门办理业务的人们可能多达40至50人,平日的客流量约40人以下。尽管邮局规模小,但提供的服务跟其他邮局并无二致,从寄送邮件、包裹,到缴付各类账单、更新驾照、购买保险等等应有尽有。
就在我们访谈期间,偶有顾客上门。他笑说,因为空间小,同时上门的顾客很少,很多时候号码机也派不上用场,一眼就能分辨出先来后到。
一人职场,包山包海也幸福
相信许多人对于上班的抗拒,其中部分来源于无穷无尽的职场人际关系问题,既要应付上司同事往来的难题,亦要处理工作大小事宜,每日备感身心疲惫。
有人就有江湖,但这种复杂的人情世故,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因为今年6月底添加人手以前,曾有过一段很长的时间,他一个人就是一个职场。
2021年之前,他从未试过一人独守邮局,一个人工作模式,这也算是他人生崭新的体验。
“刚开始会觉得有些别扭(janggal)、困难,没人跟我说话,会觉得无聊,只能阅读。不过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我想,这也是他认为来者就是朋友,跟上门的顾客维系良好关系非常重要的原因吧?毕竟没有人应该是一座孤岛。
在他一个人工作期间,他必须一手包办所有工作,包括每日的清洁、打扫,即使是邮局路边的垃圾亦会捡拾干净。
而且,毕竟建筑物老旧,破损亦在所难免,如果碰到穿洞破漏之处就动手修复,或者上报管理层,请他们派人来修补。
“每天赶在顾客上门之前,我们就要打扫干净。因为是老建筑,有时会有小鸟来筑巢,我们也要及时清除掉。”
邮差会在每日10时前到来,收集邮件送往沙亚南。“现在个人邮件不多了,但还是有的,有些集邮者或游客来这里拍照留念,会买邮票盖上这里的戳,寄明信片给自己。”
凯鲁今年43岁,在马来西亚邮政工作已经23年,他笑说自己当时在甘榜看到招聘启事,申请通过后入职,也没料到可以在这家公司工作那么久。
之所以能坚守岗位逾20年,离不开来自前线源源不断的温度。
“在这里工作,我们可以见到很多顾客,教导我们怎么跟人们互动,跟各种族如何相处等等,若是在纯马来人的工作环境,是无法体会到的。能在这里工作,我觉得很幸福。”
不管高山僻地,送信送药使命必达
武吉罗丹邮局的地理位置尚算有些偏僻,再尼介绍我国最远的邮局是位于拉让江的尾端,砂拉越的美拉牙(Belaga)。
从古晋到美拉牙约784公里,需耗时10小时以上方能抵达,而当地邮差之前每日在诗巫乘船到美拉牙8小时收取邮件,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
除了邮局,在某些特定的地点亦设置了邮箱,以为人们的特殊记忆留下回忆,比如位于沙巴神山,海拔3289公尺拉班拉达Pendant小屋外的邮箱,这也是全马最高的邮箱。
“我们会雇用背夫(Porter)每日到山上收取登山客的信件或明信片。”
由于马来西亚邮政的派送、收件范围覆盖面之广,疫情期间与卫生部合作的药品寄送服务,对居住偏远地区的慢性病患者而言,尤其重要。
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只要向政府医院、诊所提出要求就能送药上门,届时再缴付邮费即可。这项服务让全马各地的患者无需冒着病毒感染风险到医院取药,还大大节约医患双方的时间成本,并且持续至今,便利惠民。
“一名住在砂拉越沐胶(Mukah)的阿姨给我们打电话询问药品寄送服务,我们把药派送给她后,她打电话来道谢,因为这药物对她来说很重要。”
尽管如今物流公司林立,这却是该公司难以取代之处。
求变求存──跨界合作,服务多元化
进入网络时代,电邮、社媒取代信件成为人们信息往来的工具,但是,一种业务随着时代更迭式微,另一种新型的需求冉冉升起。
疫情期间我国电子经济迅速崛起,人们的消费模式出现转变,大大提高了网购、外卖的频率。
“科技的进步让很多人用电邮、WhatsApp发送信息,所以很少人写信了。虽然信件数量减少,但电商的兴起,包裹数量却增加了。”
于是,物流公司因应与日俱增的需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强敌环伺之下,作为传统的邮政公司是否感觉到压力?
“没有,因为我们的业务开始多元化,不仅专注邮件和包裹,也和其他领域合作。”
例如上门的顾客有所减少,为了吸引人流,该公司最大化地利用空间,选择与诊所、咖啡厅、商店合作,邀请他们入驻邮政局。
“尤其是电商,可以将他们的货物放在邮政局,或者离他们客户比较近的地方。”
除了协助电商管理仓库,再替他们运送货物,提供一条龙服务,他们也积极开拓国际快递业务,开通中东、欧洲等线路。
“我们也利用邮局的空间开设了Post Shop,就是便利店,人们可以在此购买饮料、食物,目前有18家,还会继续扩张。”
相关报道: 【大马邮政/01】无论时代如何瞬息万变,邮局永远都在! 【大马邮政/03】集邮铁粉:逛邮局集邮票,40载热情不灭 延伸阅读: 【大城小镇/01】新古毛:城市花园的毁灭与重生 【大城小镇/02】百年古庙,古毛人的守护神 【大城小镇/03】用自己的力量,诉说有温度的故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