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郵政運營總監再尼亞曼介紹道,如今全國有627家郵局,部分位於商場裡,戶外的郵局則逐漸合併,仍有一些郵局位處偏遠的郊區地帶,為當地的人民服務,比如武吉羅丹郵局。
在瓜拉雪蘭莪和依約(Ijok)之間的主要道路上,許多轎車、羅裡在耐心等待交通燈轉綠後,便一踩油門飛奔前去,稍不留神就會與路旁小小的武吉羅丹郵局(Pejabat Pos Bukit Rotan)失之交臂。甚至可能在遠處就被其相鄰的恢弘印度教寺廟吸引目光,進而忽視它亦未嘗不可能。
ADVERTISEMENT
和位於市中心仍運營的百年郵局如加影郵局(1914年)不同,這家小小的郵局在這裡矗立近百年,至今仍默默為鄉區的人們提供服務。
武吉羅丹郵局是我國僅存的馬來高腳木屋郵局,未曾大肆整修的建築,大規模地保留了原來的面貌。
將車子停泊在印度寺廟的空地,從側門繞到正門拾級而上,剛脫鞋入內,郵局工作人員便提醒分局經理凱魯阿茲曼(Khairul Azman)我們的到來。
郵局裡有兩個櫃檯,3張椅子;雖沒有安裝冷氣,僅一把大吊扇轉動,但並不覺得熱。
據凱魯介紹,這座郵局建於1926年,其前身是警局。“大約在1950年代中期,可能是(馬來亞)獨立後才變成郵局,開始提供郵政服務。”
“有很多遊客到旁邊的寺廟參觀後,會順道過來看看;也有一些集郵愛好者會過來詢問有沒有早期的郵票。”
他笑說,不少集郵者不遠千里到來尋找郵票,其中不乏來自新加坡、柔佛、檳城等地。“有一名檳城的華人老師常來,曾試過帶著學生來這裡參觀,寄信、蓋郵戳。”
小郵局客流量低──我們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凱魯此前曾在巴生、沙亞南、八丁燕帶等地郵局工作,爾後由於居住在依約,因此在2021年2月被調派到此處駐守,至今已經4年有餘。
比起其他地處鬧市的郵局,位於鄉間主幹道的武吉羅丹郵局,最大的優點顯然是讓他免受堵車之苦。“在這裡上班,我不用面對堵車等道路問題。”他笑道。
由於服務對象是社區街坊鄰里,一來二去,很快打成一片,彼此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親切和諧的工作氛圍亦令他感到愉悅。
“很開心!無論是馬來人、華人還是印度人都很親切,來到這裡會互相問候,問對方過得怎樣。”
每當月初、月底或公共假日後,每日上門辦理業務的人們可能多達40至50人,平日的客流量約40人以下。儘管郵局規模小,但提供的服務跟其他郵局並無二致,從寄送郵件、包裹,到繳付各類賬單、更新駕照、購買保險等等應有盡有。
就在我們訪談期間,偶有顧客上門。他笑說,因為空間小,同時上門的顧客很少,很多時候號碼機也派不上用場,一眼就能分辨出先來後到。
一人職場,包山包海也幸福
相信許多人對於上班的抗拒,其中部分來源於無窮無盡的職場人際關係問題,既要應付上司同事往來的難題,亦要處理工作大小事宜,每日備感身心疲憊。
有人就有江湖,但這種複雜的人情世故,在這裡是不存在的,因為今年6月底添加人手以前,曾有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他一個人就是一個職場。
2021年之前,他從未試過一人獨守郵局,一個人工作模式,這也算是他人生嶄新的體驗。
“剛開始會覺得有些彆扭(janggal)、困難,沒人跟我說話,會覺得無聊,只能閱讀。不過久而久之就習慣了。”
我想,這也是他認為來者就是朋友,跟上門的顧客維繫良好關係非常重要的原因吧?畢竟沒有人應該是一座孤島。
在他一個人工作期間,他必須一手包辦所有工作,包括每日的清潔、打掃,即使是郵局路邊的垃圾亦會撿拾乾淨。
而且,畢竟建築物老舊,破損亦在所難免,如果碰到穿洞破漏之處就動手修復,或者上報管理層,請他們派人來修補。
“每天趕在顧客上門之前,我們就要打掃乾淨。因為是老建築,有時會有小鳥來築巢,我們也要及時清除掉。”
郵差會在每日10時前到來,收集郵件送往沙亞南。“現在個人郵件不多了,但還是有的,有些集郵者或遊客來這裡拍照留念,會買郵票蓋上這裡的戳,寄明信片給自己。”
凱魯今年43歲,在馬來西亞郵政工作已經23年,他笑說自己當時在甘榜看到招聘啟事,申請通過後入職,也沒料到可以在這家公司工作那麼久。
之所以能堅守崗位逾20年,離不開來自前線源源不斷的溫度。
“在這裡工作,我們可以見到很多顧客,教導我們怎麼跟人們互動,跟各種族如何相處等等,若是在純馬來人的工作環境,是無法體會到的。能在這裡工作,我覺得很幸福。”
不管高山僻地,送信送藥使命必達
武吉羅丹郵局的地理位置尚算有些偏僻,再尼介紹我國最遠的郵局是位於拉讓江的尾端,砂拉越的美拉牙(Belaga)。
從古晉到美拉牙約784公里,需耗時10小時以上方能抵達,而當地郵差之前每日在詩巫乘船到美拉牙8小時收取郵件,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
除了郵局,在某些特定的地點亦設置了郵箱,以為人們的特殊記憶留下回憶,比如位於沙巴神山,海拔3289公尺拉班拉達Pendant小屋外的郵箱,這也是全馬最高的郵箱。
“我們會僱用背夫(Porter)每日到山上收取登山客的信件或明信片。”
由於馬來西亞郵政的派送、收件範圍覆蓋面之廣,疫情期間與衛生部合作的藥品寄送服務,對居住偏遠地區的慢性病患者而言,尤其重要。
疫情期間,慢性病患者只要向政府醫院、診所提出要求就能送藥上門,屆時再繳付郵費即可。這項服務讓全馬各地的患者無需冒著病毒感染風險到醫院取藥,還大大節約醫患雙方的時間成本,並且持續至今,便利惠民。
“一名住在砂拉越沐膠(Mukah)的阿姨給我們打電話詢問藥品寄送服務,我們把藥派送給她後,她打電話來道謝,因為這藥物對她來說很重要。”
儘管如今物流公司林立,這卻是該公司難以取代之處。
求變求存──跨界合作,服務多元化
進入網絡時代,電郵、社媒取代信件成為人們信息往來的工具,但是,一種業務隨著時代更迭式微,另一種新型的需求冉冉升起。
疫情期間我國電子經濟迅速崛起,人們的消費模式出現轉變,大大提高了網購、外賣的頻率。
“科技的進步讓很多人用電郵、WhatsApp發送信息,所以很少人寫信了。雖然信件數量減少,但電商的興起,包裹數量卻增加了。”
於是,物流公司因應與日俱增的需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強敵環伺之下,作為傳統的郵政公司是否感覺到壓力?
“沒有,因為我們的業務開始多元化,不僅專注郵件和包裹,也和其他領域合作。”
例如上門的顧客有所減少,為了吸引人流,該公司最大化地利用空間,選擇與診所、咖啡廳、商店合作,邀請他們入駐郵政局。
“尤其是電商,可以將他們的貨物放在郵政局,或者離他們客戶比較近的地方。”
除了協助電商管理倉庫,再替他們運送貨物,提供一條龍服務,他們也積極開拓國際快遞業務,開通中東、歐洲等線路。
“我們也利用郵局的空間開設了Post Shop,就是便利店,人們可以在此購買飲料、食物,目前有18家,還會繼續擴張。”
相關報道: 【大馬郵政/01】無論時代如何瞬息萬變,郵局永遠都在! 【大馬郵政/03】集郵鐵粉:逛郵局集郵票,40載熱情不滅 延伸閱讀: 【大城小鎮/01】新古毛:城市花園的毀滅與重生 【大城小鎮/02】百年古廟,古毛人的守護神 【大城小鎮/03】用自己的力量,訴說有溫度的故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