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家庭

|
发布: 10:37am 15/07/2024

西藏

家庭

背包旅行

亲子旅行

家庭回忆

孩子独立

西藏

家庭

背包旅行

亲子旅行

家庭回忆

孩子独立

帶孩子出遊去!上一堂好玩的成長課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黄玲玲、受访者提供

“小孩子不會記得的啦!”當家長提及要帶孩子出門旅遊時,相信或多或少聽過類似的言論,冼忠俊和藍心伶夫妻也不例外。

家有幼兒的父母,出門的陣仗每每大得堪比搬家,旅程尚未開始就已滿身疲憊,更遑論旅途中的勞累奔波,應對幼兒不那麼合時宜的情緒,光是想像就令人身心俱疲,這一切種種亦曾是他們經歷過的“痛苦”記憶,無數次自問為什麼自討苦吃?然而,眼見孩子在一次次旅行中成長,學會自立互助,親子間的記憶積累越來越豐沛,於是,過去的“自討苦吃”成了他們最正確的決定。

ADVERTISEMENT

親子一起揹包旅遊,既是冼忠俊、藍心伶給自己創造回憶,也為孩子留下回憶。

報道:本刊 葉洢穎
攝影:本報 黃玲玲、受訪者提供

與冼忠俊、藍心伶見面時,他們方帶著8歲的長子冼政勲,6歲的幼子冼柏岑趕在開學前從回馬。

此次的西藏之旅,其實本應是2020年的出行計劃,疫情驟然而至只能將計劃延後至2024年才啟程。

“幸好延遲了,當時他們太小了,也會很擔心會不會出現高反。”冼忠俊說。

雖然此前他們已經去過2次西藏,對於孩童能否適應當地等等一系列問題已有判斷,確定孩童的身體承受度比成人來得好,但還是禁不住擔憂,即使剛結束的第3次西藏行也證實他原本的判斷是正確的。

那為什麼非去西藏不可呢?原來這背後有不得不說的故事。

與藏族小孩相遇 心態有了轉變

冼忠俊、藍心伶是資深揹包客,沒有計劃的旅行是他們的日常,熱愛自由無拘無束的他們原是丁克一族,“生育”從未出現在他們的人生藍圖裡,對於“小孩”一直抱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甚至到“非常討厭”的程度。

直到冼忠俊遇到一個小女孩,徹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

2011年時,他們因故沒去成西藏,卻在半途暫住在一戶藏族,戶主有一個可愛的女兒,短短的4天時間,讓他們從極為抗拒小孩到親熱擁抱不捨。

“小女孩不怎麼沖涼,身上的味道很重,也不懂普通話,但是到最後我們可以跟她抱在一起,離別的時候我們不捨得,我開始覺得我們可以嘗試接受孩子。”

“我們決定要小孩子的時候,(是覺得)我們兩個人一起去揹包旅行已經玩夠了,”藍心伶笑著補充道,“起碼我們是可以接受他們(孩子)的存在。”

到了2015年,也就是在他們結婚7週年這一年,終於來到西藏並且祈願求子。那年的旅程實際上算不上順利,因為冼忠俊在西藏摔傷導致手部骨折,之後在尼泊爾遭遇大地震,堪稱屋漏偏逢連夜雨,雪上加霜不過如此。

但是,運氣也許是守恆的,夫妻倆在尼泊爾地震劫後餘生,返馬3個月後,好消息便不期而來,藍心伶懷上了長子冼政勲。

或許是巧合,又或是西藏真與他們結緣極深,當他們帶著長子到西藏還願回國,不久又懷上了次子冼柏岑,於是又促成了他們第3次的西藏之旅。

緣分,就如此妙不可言。

2015年,在結婚7週年這一年,他們終於來到了西藏,並且祈願求子。 冼忠俊(左)在西藏摔傷導致手部骨折,之後在尼泊爾遭遇大地震,但是運氣也許是守恆的,夫妻倆劫後返馬3個月後,好消息便不期而來。
這次西藏之旅,亦是另一次還原之旅。

親子揹包旅行 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的旅程

儘管藍心伶笑稱想要孩子是因為“玩夠了”,但在生下長子後,既不忍心留下孩子在家,也想要繼續揮動自由的翅膀,因此決定帶上滿週歲的冼政勲一起揹包遊看世界,次子冼柏岑更是在5個月大時就已經跟父母、兄長一起乘搭飛機周遊列國。

“唯一辛苦的就是機票等開銷變成雙倍了。不過還好啦,看你要什麼咯。我們基本上對生活要求很低,就是希望常常去旅行,拍拍照什麼的。”

夫妻倆經常會在社交媒體上發起組團旅遊的活動,與來自各方誌同道合的同好們一起出遊,每年平均出國2次,走過日本、泰國、印尼峇釐島、埃及、中國的元陽梯田、北越的沙壩、絲綢之路等等。

從無拘無束的揹包二人組,如今變成四人組。(左起)冼忠俊、冼柏岑、冼政勲和藍心伶。
培養孩子自立能力

在出行前,他們也會和孩子一起做好準備,比如到元陽梯田之前,他們每日早晨5時起床爬樓梯預習,而由於長期與父母揹包旅行,他們早已習慣強度大的旅行模式,扛得住烈日暴曬或零下寒冬,和他們一家人同行的旅伴們紛紛讚歎不已。

孩子亦會自行收拾行李、託運、辦理登機、過海關,甚至幫忙父母親處理事務;騎馬、騎駱駝已經視為等閒事;學會怎麼與同行的陌生人相處;因為長期的戶外活動,孩子看似瘦削的身體實際上很健康;情緒也比同齡人穩定等等。

冼柏岑、冼政勲年紀小小,卻在一次次的旅行中自行收拾行李、託運、辦理登機、過海關,甚至幫忙父母親處理事務。

但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到達這般懂事又自立的美好之前,夫妻倆還得經歷幾年痛苦,以及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旅遊方式。

“不浪漫了哈哈哈!”冼忠俊指著藍心伶道,“以前她跟我一樣是拿相機拍照的,我們兩個可以從街頭分開走,然後街尾再次相遇。”

“我們各自的相機裡會有不同的畫面和不同的故事,如今沒有了。”

藍心伶的雙手放下了相機,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們的小手。當她或小朋友感到疲憊時,她就會帶著他們隨意找個餐廳休息,他便領著團友們繼續行程、採風攝影。

曾喜歡攝影的藍心伶,如今雙手放下了相機,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們的小手。
從“說走就走”到“做好規劃”

從前是說走就走,從不提前預定住宿、不策劃行程,喜歡收穫驚喜的揹包客,如今則需要做好規劃,稍微提高食宿標準。

雖然孩子們不挑食、不抱怨住宿條件,全程配合父母的行程,哪怕在絲綢之路天天吃沙子亦不埋怨,但是父母也會考慮到孩子的喜好。

比如到了西藏仍會選擇有一頓飯在快餐店用餐;相比起過去的窮遊,行程裡會加上食宿更為舒適的郵輪;選擇較舒適的行動方式等等。

“我們會照樣計劃行程,只是出行方式不同,像一些景點可以選擇徒步和騎馬,我和孩子們就會選比較輕鬆的騎馬或環保車。”藍心伶解釋道。

而更傾向於用步伐丈量世界,笑稱自己“老派”(old school)的冼忠俊,和其他同樣喜歡攝影的團友則會選擇徒步。

“也不可以每天都這麼辛苦,小孩子會不耐煩的。”冼忠俊說。

冼忠俊說,當他看到冼柏岑、冼政勲兄弟倆在旅途中手牽手互相扶持的背影,深深被觸動,於是及時拍下這一幕留念。

最痛苦的莫過於剛開始帶幼兒出遠門時,每天要花上1小時給他洗澡,要煲粥給他吃;晚上寶寶不適夜啼;行李中多了尿片、奶瓶、奶粉、嬰幼兒食物等負重增加,種種麻煩令他們不禁自我懷疑。

“有時會自問為什麼我們要這麼辛苦?在家不就好了嗎?其實是我們自己在做功課。”

“剛開始時我都不能拍照,孩子要我陪他,直到MCO以後我才重拾相機,現在可以找回旅途上的自己。”

此外,鬧情緒是無可避免的,比如身處於海拔五千多公尺的地方,老大鬧情緒時,冼忠俊最擔憂的是連帶自己的情緒也隨著崩潰,進而導致高山反應,所以他得控制自己。

“當時,他在我們所有人要進去坐環保車去景點時,他的情緒就來了,全團人走了,就剩下我跟他,我真的很想把他丟掉了。”
“但是不能,所以要哄他,也不能讓他情緒崩潰,我也怕他出事。兩個人一老一小在這麼高的地方是很不容易的。”

與孩子一起揹包行是他們另一種修行的開始,由此學習怎麼做“好父母”;怎麼跟孩子交涉以化解負面情緒……全都是新的功課。

成長的不僅是孩子,還有父母。

為自己也為孩子創造回憶

冼忠俊坦承和孩子一起旅行,其實是他們作為父母的,想給自己創造回憶。

“這個是我的願望,畢竟我的年紀有點大了,而他們還小。他們未必喜歡這些地方,但是在我能力範圍以內,我希望能帶他們一起去,其實這些記憶更多是給爸爸媽媽的。”

他也知道這點點滴滴在年幼的孩子心裡可能很快船過水無痕,但是依舊想給他們留下一些日後可供回憶的念想。

“當我們走了以後,他們看到照片會回憶起來。”

冼忠俊坦承和孩子一起旅行,其實是他們作為父母的,想給自己創造回憶。

有人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我想,冼政勲和冼柏岑無異於是幸運的人。

更多相關文章:
出發吧!家族旅行

更多【家庭】文章:
孩子發展遲緩怎麼辦?早期干預與感統訓練是關鍵
窮養還是富養? 培養逆商最重要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