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聯合國國際反對仇恨言論(Hate Speech)日,Content Forum,一個促進內容自我監管的行業論壇於6月29日舉辦了一場題為“語言傷害:平衡言論自由與人權”的網絡研討會,彙集了4名關注人權和平權的女性,共同討論仇恨言論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及應對方法。
她們分別是網媒SAYS的視頻負責人南蒂妮(Nandini Balakrishnan)、智庫The Centre的前研究員兼#TrackerBenci倡議負責人譚家文、國際人權組織ARTICLE 19大馬項目高級人員娜麗妮(Nalini Elumalai),以及社運分子艾因(Ain Husniza)。
艾因和南蒂妮是語言暴力的受害者,她們勇於為社會議題發聲,卻換來各種質疑,但這些質疑並非針對議題本身展開的討論,而是充滿情緒化的人身攻擊。
ADVERTISEMENT
艾因(社運分子):
女性在發聲時面臨的挑戰遠比男性多得多
大約3年前,艾因通過社媒Tik Tok揭發一名男教師在課堂上開強姦玩笑後,面臨來自學校、同學、社區和網絡的巨大輿論壓力,甚至被迫舉家搬遷。當時,她所得到的“反饋”並非來自事件本身,而是針對她的外貌、種族、個人穿著等個人特徵,甚至將她的舉報行為政治化,導致原本可以展開討論的議題演變成仇恨言論。
艾因的這段經歷讓她意識到,女性在發聲時面臨的挑戰遠比男性多得多。例如,她因個人穿著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傳統觀念”,而遭到不友好的質問,導致原本應受到關注的議題被淡化。同時,各種批評和被強加的標籤令她深陷焦慮和抑鬱。
“我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就像是你越是努力反抗,越是會面對更多的阻力……有時確實很讓人沮喪,但清理汙穢的過程本就充滿挑戰。”
“但我也必須承認,當人處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當人們不斷地重複這些仇恨言論時,會逐漸影響你的潛意識。你會開始自我懷疑而變得沉默、自責,甚至會認為自己真該如他們所言那樣去改變打扮和表達方式。後來我才明白,當有些人已經否定了你,無論你怎麼做,他們還是會否定你。”
從負面情緒中抽離 為有類似經歷的人提供幫助
這番經歷讓艾因看清了社會的現實,但在家人的陪伴和堅定支持下,她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她決定將注意力集中在幫助那些受到仇恨言論影響的人身上,而不是沉溺於負面情緒之中。艾因通過自己的平臺為有類似經歷的人提供支持,並積極參與相關論壇,分享她的看法並提出觀點。
她說,倡導工作總是會有風險,但正因如此,它才顯得更有價值。
“年輕人勇於發聲這件事非常重要,這就是為何我們有那麼多保護18歲以下兒童的法律,因為發聲確實存在某些風險。但對我而言,父母的支持很重要,在我去警局之前,我的父親問我:你準備好應對各種後果了嗎?我回答說:是的,我準備好了,我願意為我的倡導工作和對社區的影響承擔這些後果。”
儘管前方的挑戰看不到盡頭,艾因仍然希望儘自己的力量,為更多人營造一個安全且自由的發聲空間,保護吹哨人,哪怕只是一點點空間。
“當我們為自己邁出一步時,也在為其他女孩邁出了一步。”艾因說,最讓她感到滿足的一件事是,當一些年齡大約在6歲到15歲之間的小女孩走到她面前,問道:“你是艾因嗎?”她回答說:“是的,我就是。”這樣的時刻對她來說意義非凡,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激勵了其他女性。
南蒂妮(網媒SAYS的視頻負責人):
在站出來前先照顧好自己,充實法律知識
活躍於網絡並關注人權課題的南蒂妮經常遭受網民的惡意攻擊,這些仇恨言論往往集中在她的外貌、膚色和種族等方面。
“我收到的很多仇恨言論都是關於我的外貌,告訴我看起來很糟糕,不應該存在。很多評論會說,如果你穿得好一點,如果你不染髮,如果你不穿異國風情的衣服,或許你可以談論這個話題。但因為你看起來不符合某種標準,所以你最好閉嘴。”
她坦言,幾乎每天早上醒來後第一件事就是面對那些令人沮喪的信息。無論信念多堅定、自我建設多強大,都難免會有崩潰的時刻。這樣的經歷,她走過了10年,而現在還在經歷著。
“每天都有人給我冠上各種花名……這些事確實嚴重影響了我的個人生活。我發現自己在回覆信息時很掙扎,因為每次都會遇到一些奇怪或令人害怕的內容。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善於溝通,甚至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類似的經歷,比如司機會在看到我後搖上車窗,然後開走。”
然而,南蒂妮還是會遇到暖心和理性的人,他們的文字鼓勵成為她的動力,在她時而感到恐懼和無助時,依然堅信自己的追求是有意義的。
“這些年我學會了理解我的聽眾,這樣針對議題而展開的辯論也會取得成效。真誠地展開你真正關心的話題,否則人們能看出你的虛偽。”
過往痛苦的經歷還是讓南蒂妮上了一課。她建議人們在談論敏感話題時要小心謹慎,避免觸犯法律,因為自由地發表觀點往往可能伴隨著刑事和不公平對待。
“知識便是力量。對社會和法律的深入瞭解讓你能更早意識到挑戰的存在。我這麼說並非阻止你表達意見,而是在此前務必保護好自己,因為我們所處的社會和世界異常殘酷。
她認為社會應更加關注人權教育,從小教導孩子們情緒管理、理性言論,並平等看待不同種族、文化、宗教和背景的群體,以消除不平等、不公正、歧視和仇恨,通過知識改變社會。
“為年輕的倡導者創造積極的環境,讓他們理解風險併為他們建立支持系統。不過,在你站出來之前,先照顧好自己,充實法律知識。”
娜麗妮(國際人權組織ARTICLE 19大馬項目高級人員):宣導工作和教育至關重要
以《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命名的國際人權組織ARTICLE 19,強調了“言論自由”的重要性,主張人人有權享有表達和發表意見的自由,任何人無權禁止。同時,《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作為一項具體的國際法律文件,其第19條也明確闡述了言論自由的權利。
娜麗妮指出,國際法並未統一定義仇恨言論,但強調任何宣揚暴力的言論應當被禁止,因為仇恨言論通常會導致人們感到被排斥並自我貶低。
她說,仇恨言論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表現,例如刻板印象和謠言,並可能在多人參與並蓄意煽動的情況下,發展至嚴重後果,如種族滅絕和大規模暴力,好比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衝突,其中的原因可能與長期仇恨言論有關。
娜麗妮認為法律是解決仇恨言論引發問題的途徑,然而大馬的《煽動法令》和《通信與多媒體法令》第211條文(禁止猥褻、傷風化、虛假、具威脅性等內容)多年來經常被濫用於壓制異議分子,使得真正利用散播仇恨言論來謀取私利的人逍遙法外。
她希望我國政府引入《拉巴特行動計劃》(Rabat Plan of Action),因為這一行動計劃中的6項準則——(一)背景、(二)發言者、(三)意圖、(四)內容或形式、(五)言論的範圍,以及(六)可能的危害性和迫近性,可作為界定煽動仇恨的標準。
她進一步指出,《拉巴特行動計劃》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起,旨在應對仇恨言論並保護宗教和信仰自由。人權理事會第16/18號決議是該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促進宗教和信仰的和諧與尊重,防止基於宗教或信仰的歧視和暴力。
不過,娜麗妮強調宣導工作和教育對改變社會的刻板印象,以及提高人們對人權的關注至關重要。她認為,從幼年時期開始教授人權概念,並尊重言論自由,可以促進不同群體之間的瞭解與諒解,從而營造健康的對話環境。
她說,這樣的努力能讓人們意識到並非所有冒犯性言論都是仇恨言論,同時強調彼此尊重包括文化、種族、宗教、社會經濟地位在內的多樣性,建立高度包容與和諧的社會。
譚家文(智庫The Centre的前研究員兼#TrackerBenci倡議負責人):仇恨言論的定義需明確才能更有效識別和處理
譚家文分享了她在推動社交媒體#trackerbenci項目中的經歷和感受。她從研究和技術角度出發,強調#trackerbenci是依據《拉巴特行動計劃》而制定的項目,旨在6個月內收集與異族、性別和性取向有關的仇恨言論,作為重要的參考數據。
她說,在項目推廣的過程中,團隊面臨了不少挑戰,包括如何準確識別和分類仇恨言論。他們與社交媒體平臺代表進行了多次磋商,其中與推特的合作效果最為顯著,然而在分析成千上萬條推文對於團隊而言,也是一項巨大的心理挑戰。
“這也令我對從事這類內容審核的工作人員表示深深的敬意。”
譚家文認為,目前處理仇恨言論問題主要通過刑事法,這種做法可能會被濫用,導致不公正的結果。因此,她主張建立更清晰和具體的仇恨言論定義,以便更有效地識別和處理這類言論。她建議在國家層面上採納一套系統化的政策,參照《拉巴特行動計劃》的準則來確立清晰的標準,幫助識別什麼是刻板印象及其對社會的影響,並支持相關的研究和教育項目,以提升公眾對刻板印象的認知。
她說,只有深入瞭解仇恨言論可能引發的社會問題,才能有效地預防仇恨言論的產生,或減弱仇恨言論對社會和諧所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更多【新教育】: 藤光/真正的AI元年 民眾不熟社會企業 馬來西亞DiD眾籌之路步步艱辛 內陸小學教師肖恩史丹利/用創意教學方式,讓孩子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