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读者观点

|
发布: 7:40am 17/07/2024

安华

希盟

华人选民

双溪峇甲补选

被害者思维

安华

希盟

华人选民

双溪峇甲补选

被害者思维

陳思仁.華社的被害者思維

被害者思維會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決策,使他們更容易感到無助、無力改變現狀,也可能因此責怪外部因素,而不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ADVERTISEMENT

自2018年首次執政以來,華人社群對其領袖充滿了各種期望,希望希盟能夠取消固打製、實行公正、提高政府效率,以及改善經濟狀況。然而,短短几個月後,華社對希盟政府的期待漸漸轉變成憤怒:大選前的承諾為何一件也未實現?這種失望和憤怒在丹絨比艾補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並推動了喜來登行動,接下來的故事我們也都知道了。

4年過去,華人通過檳州雙溪峇甲補選再次表達了對政府的不滿。在茶餐室的討論或網民的聲音中,我們常聽到諸如“政府沒有幫助華人”“政府視華人的支持為理所當然”“政府在壓榨人民”等言論。此外,還有一種聲音稱,首相安華在推動國家伊斯蘭化,比起馬來西亞人民,他更在乎巴勒斯坦。這些聲音有其合理性。生活成本的上升和政府效率的低下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我今天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華社的情緒:被害者思維。被害者思維是一種將自己視為受害者的心態,通常伴隨著消極、自我憐憫的態度。這種思維方式會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決策,使他們更容易感到無助、無力改變現狀,也可能因此責怪外部因素,而不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於我們華社而言,我們總是說自己是二等公民,得不到公平對待,沒有足夠的資源。這些都是國家歷史進程中的遺留問題。無論誰執政,這些不公的政策都不會輕易消失。然而,現今的華社似乎選擇性地忽視了一個現實:我們不願意接納馬來西亞的社會契約,不願與其他族群和睦相處,更不願意去理解和尊重伊斯蘭。

首相安華推行的昌明大馬,旨在促進各族群相互理解和接納,但華社對此並不買賬,甚至厭惡這一理念。歷史原因使華社擔心自身權益日漸消退。然而,當我們一味固守自己的圈子,拒絕與其他族群交流,我們註定走進死衚衕。

政府推行的各種取消津貼政策,也引發了華社的不滿,認為這些政策只會讓人民更加辛苦。但從經濟角度看,我們需要取消這些本不該存在的津貼,否則國家財政將愈加疲乏,馬幣也會持續貶值。如果你是首相,面對最多10年的任期,為了人民滿意,你會選擇取消津貼,還是大肆撒錢讓大家開心?沒有人願意拿政治生涯冒險推行吃力不討好的政策,但為了國家未來的規劃,安華必須這麼做。結果是,華社更加不滿,更加厭惡政府,最終政府黯然下臺。

正如達祖丁教授所言,現今人民最大的問題是不讀書。大家幾乎都從社交媒體獲取資訊,看到什麼就信什麼,毫不理會前因後果,只顧著罵。我很好奇,究竟華社希望政府做些什麼才是好政府?所有公開利好華社的政策,實際上就是公開挑釁馬來人的權益,究竟有哪個政治人物敢這麼做?

讓我們從這一個角度重新審視安華的政策:讓10A生都可以進預科班。許多評論員認為這是沒有深思熟慮的政策,但在我看來,這是在混亂中讓華印社群間接進入預科班的最“智慧”做法。如果安華帶著完整的計劃書宣佈讓更多非土著進入預科班,抗議聲會更加不可預測,他們只會認為安華預謀已久要剝削土著的權益。

或許華社可以重新定位自己, 不要只顧眼前的利益,不要只顧著謾罵,而不去深入思考如何從政策中受惠。目前全球的趨勢也讓安華政府專注在半導體行業的引入、電動車的投資、綠色能源的前景等. 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關注和投資的領域。

我們需要看透社會的本質,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投資自己,推動社會的進步。通過這些方式,我們可以逐步擺脫被害者思維,積極推動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實現更好的未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