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丽妮怎能不笑,是这个在马来亚成立之前就已存在的法令“救”了她,如此低廉的罚款根本起不了震慑的作用,更是大大“鼓舞”了其他还潜伏在网络世界中寻找下一个目标人物的无数键盘侠。
ADVERTISEMENT
印裔女网红依莎不堪被网络霸凌而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是悲剧,而对她出言污辱的女被告莎丽妮却仅仅被罚款100令吉,许多人如通讯部长法米的心情,不仅是失望,更是极度失望。最叫人泄气,更觉得不寒而栗的是,莎丽妮闻判后离开法庭时,脸上流露出那藏不住的喜悦之情。
根据1955年轻微犯罪法令,莎丽妮是可以选择缴付100令吉或是以坐牢7天取代罚款。在万物价格高涨的当今社会,拿着100令吉到菜市场稍加采购,能买到的食材也很有限。换作任何人,也会和莎丽妮一样干脆选择罚款了事。讽刺的是,这是一条人命啊,人命轻贱到只值100令吉。换作在2023年国会未三读通过2023年精神健康(修正)法案,将自杀除罪化之前,依莎还若自杀未遂,还可能被控企图自杀的罪名,可被判坐牢最高一年,罚款或是两者兼施。
所以,莎丽妮怎能不笑,是这个在马来亚成立之前就已存在的法令“救”了她,如此低廉的罚款根本起不了震慑的作用,更是大大“鼓舞”了其他还潜伏在网络世界中寻找下一个目标人物的无数键盘侠。
100令吉一条命,你当然可以说这是错误诠释,不过是说了不该说的话,有那么严重?也或许有人也会这么认为,是依莎的心灵太脆弱,网络本是虚无飘渺,在虚拟的空间里,无须太认真,键盘侠随便几句毒舌酸语,双手离开键盘时也早已忘了自己上一秒敲击下哪些自己平日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脱口而出的话。是被酸、被抨击者心脏承受力太弱,太过介怀受伤被拌倒的还是自己呀!但大家被忘了,网络世界也存在羊群效应,爱闹爱跟着起哄的从不是少数。我在一则有关网络霸凌的帖文中读到一则留言“霸凌是你以为只是踩你一脚,可当人人都踩你一脚时那已形同是千军万马……”。正是法网的疏漏反给这些心理存在缺陷者提供了另一种的保护网,让这个本是赋予言论自由的空间,成为恣意攻击、侮辱、诽谤他人的炼狱。
这些人格异常者之所以在网络上愈加有恃无恐,正是在于法律管束不了他们,一个化名、把一张从网络取下的照片当成是个人的头像,就可以让他们躲在虚假帐号中,安全当个网络暴民。网络毒舌衍生成霸凌的恶质文化,不能只是口头上的批判而没有从法律的层面上加强管制。既然自由不被珍惜且已被滥用,那就必须以多管齐下的方式让网民得遵从游戏规则。
通讯部长法米既然对100令吉的判决感到失望,那么是时候召集相关单元,包括联合哥宾星领导的数字部集思广义,出发点不是在管制网络自由,而是确保自由也必须有有个度,不是让网络的自由沦为法外之地。修正相关法令并对滥用言论自由进行霸凌者得到相应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而对网络使用者的身份也是时候须严格把关。落实实名制登记措施不至于让诈骗、霸凌等事情完全绝迹,但最低限度可以把关和揪出相关人士的身份,而不会像目前般遇到事情发生时,很多时候是茫无头绪,除了谴责,什么都做不了。
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至今年7月9日,大马平均每天发生约10起的网络霸凌。被霸凌者轻者抑郁,重则轻生,无论是何种情况当事人都不该承受这种痛苦,那些在网络上进行戏谑、怂恿及发出恶毒言语之人,难道就不需要担责?
依莎之死对父母已是锥心之痛,更难受的是被告那看似得意之笑如插在家属心中无形的利刃。依莎母亲对100令吉判决的形容是“做错事的人逍遥法外,做对事的人却被埋葬!”我们都不希望再有下一个依莎,政府是时候好好做事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