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0日讯)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经济、金融与银行学院林福炎教授说,以经济学统计的大数据来检视马来西亚华社的幸福(快乐)指标,有下滑的迹象,涉及的原因很广,其中一项是对孝顺观念的淡化导致幸福感流失。
他指出,他是根据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进行的结果,从中探索和分析国内华族社群的幸福感指标,取得的小总结。
ADVERTISEMENT
疫情后幸福数据未公布
林福炎今天是在华社研究中心举行的学术沙龙讲座会上主讲时说,上述主要调查的时段是从2006年至2018年,要真正反映最新的情况,则要等疫情后最新公布的数据,才能看得更清楚。
这次的讲题显是“马来西亚华人: 迈向幸福社会?”,由马大中文系副研究员李健友主持。
林福炎以风趣的方式,为出席者分析和说明上述华人迈向幸福社会的具体情况。
大马华裔现象最特殊
他指出,这次主要公布他以经济学的理论剖析华人社会层面,另外也在进行第二章研究,即华人社会和马来社会迈向幸福体验的差异,这个成果还没有公布,不过,最初取得的数据是马来社会相对比华人社会迈向更幸福的层面。
他说,实际上,大马华裔经历多年的历史变迁,在文化上产生很大差异,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华裔社会比世界各地的华社来得特别,因为这里有受民族主义和本地化影响,有受到多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也有穿梭在民主义和本地化的一群,而且占大部分。
他说,很少人看到上述有趣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在这方面的研究大数据不多,不够普及化,希望将来有更多的学者投入,发掘更多类似大马华裔才有的特殊现象。
孝顺是重要的快乐元素
林福炎说,每个国家和社区对幸福(快乐)的感受不同,需要介入许多因素,例如在东海岸,主要倾向传统和保持,如果是倾向自由、世俗者在这里的快乐指数肯定会相对下跌,而大马华裔的幸福指标,除了孝顺道德观淡化产生影响外,宗教和对自由要求的因素也间接影响。
他指出,孝顺是一个人重要的快乐元素,一般上,不孝顺者的生活都会显得不快乐,他们往往需要靠很高的收入才能提高快乐指数,而且不容易做到,因此,希望更多人关注、倡议孝顺,根据统计,华裔最不快乐的年龄层是介于36岁至40岁,主要因素是这批人需要面对本身创业、组织家庭及照顾父母竟,压力来得高。
他说,过了这个阶段,快乐指数会相对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反映出快乐是会出现变化的,当处在不快乐时不要轻言放弃,或选择轻生,幸福会在前面等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