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人物專訪就像是一場偵探遊戲,對於一位菜鳥實習記者而言,他們的語言、肢體動作、眼神,都是採訪時必要的關鍵……

專訪人物,本來就是一件令人緊張的事。
ADVERTISEMENT
以前上採訪與報導課時就讀了房慧真的〈其人其事 侯孝賢〉,但那只是課堂講義,沒有深刻地讀到作者對各不同領域人物的專訪文章。進入副刊實習後,明白採訪人物必有其功法與獨到之處,下定決心買來好好地讀。對我來說,房慧真的《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或許是學習如何專訪人物最好的入門寶典。在裡面,我讀到房慧真寫演員洪金寶在拍攝現場的沉穩心態、寫導演趙德胤身世背景所帶來的影響,寫數學家丘成桐巨大形象背後的故事,還有經濟學家朱嘉明在六四之後遠離家鄉的愁緒等等,諸如此類的人物形象紛紛立體起來,在我面前重現他們過往的故事與記憶。但我深知人物專訪就像是一場偵探遊戲,對於一位菜鳥實習記者而言,他們的語言、肢體動作、眼神,都是採訪時必要的關鍵。
開始實習後的第一次人物專訪,是在內陸教書的肖恩老師(Shawn Stanley)。原定以馬來文訪問卻臨時變成英文,讓我一時之間須轉換語言思維。儘管採訪過程看似磕磕絆絆,但受訪者依舊樂於分享自己的教書經歷,包括走入大山後如何運用創意的教學方式,一步步帶領學生看見世界,這都讓我深刻體會到他當教師的熱枕與堅持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隨後也訪問了溜冰運動員方則誠,這位還未滿20歲的青年,“靦腆”是他給我的第一印象。在擬訪綱找資料的時候,較意外的收穫應是找到他曾參加過《孩子王》才藝比賽的影片。見面採訪後,我就直接問他是否參加過孩子王。這道問題看似明知故問,卻換來他眼神睜大、嘴角微微上揚,然後驚訝地回答:“對啊!你怎麼知道!?”隨後的採訪也因好的開頭而順利完成。我想,這應該是截至目前為止在人物專訪中得到最好的回饋,房慧真書中所言的“起飛的時刻”。
第三次人物專訪對象是臺灣作家蘇偉貞。藉著記者身分貼近作家,也是自己一路以來最渴望達成的目標,而這次採訪也算是與大作家最親切的“平視”,但真實採訪後依舊令人感到驚心動魄。採訪時段是預定當天在依大的講座之後,近兩個小時的演講,可以看見她臉上些許的疲憊。可後來蘇偉貞覺得原本的採訪地點過冷,於是便走出去外面的走廊椅子旁,一臉淡定地坐在那裡說:“這裡也可以採訪的,沒關係。”一點學者高傲的氣質都沒有,而剛才略顯疲態的神情在此刻竟也看不太出來。
3位不同年齡層的人物,讓我在採訪中經歷了驚險的起伏與降落,像是閱讀不同的書籍,在一步步地探問下尋得裡面的小小寶藏。
至於專訪內容寫不寫得好,那都是後話了。
相關文章: 關麗玲/在職培訓的事兒 梁靖芬/很淺很白的3句話 李淑儀/原是世間其中的粒子,如何衝擊都可以 彭健偉/口譯、剷雪和劉青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月经禁忌不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2023年,尼泊尔一名16岁少女因来月经被迫住进“月经小屋”隔离,最后被毒蛇咬伤身亡。尽管尼泊尔政府早已禁止这种陋习,但“月经不洁”的观念根深蒂固,属于女性的悲剧不断上演……

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月经,受访者迟疑了一下,把月经称为“朋友”。究竟有多难以启齿,让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敢直呼“月经”大名?
不过,我能理解受访者的反应,毕竟过去我也曾对月经感到羞耻。
从进入生理期开始,我就听说过不少关于月经的禁忌。比如,月经叫“大姨妈”;来月经是女生之间的悄悄话,不能随便在男生面前提起;男性不能倒装有卫生棉的垃圾;来月经的女性不能进寺庙、不能出席丧礼……
还记得去超市买卫生棉时,不管收银员是哪个种族,都会有一种默契——自然而然地从柜台下抽出黑色塑料袋,专门用来装卫生棉。回到家后,要把卫生棉拆开分装,每一片都用报纸包好,不让别人,尤其是男性看出那是卫生棉,然后收进书包里。等到要用的时候,又像做贼一样,遮遮掩掩地从书包里抽出来,快速跑向厕所更换。换好后,还得用报纸包好才能丢进垃圾桶。
月经禁忌不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2023年,尼泊尔一名16岁少女因来月经被迫住进“月经小屋”隔离,最后被毒蛇咬伤身亡。尽管尼泊尔政府早已禁止这种陋习,但“月经不洁”的观念根深蒂固,属于女性的悲剧不断上演。
但又何止是月经呢?束缚女性的禁忌,早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内裤不能直接丢洗衣机,避免与衣袜混洗,是出于卫生考量。但许多人却宁愿相信那些不近人情的旧俗,认为女性的内裤必须分开洗,否则会影响家中男性的财运;晾晒时,还得挂在低处,不能过头,否则会触霉头。
有没有发现,这些禁忌的出发点,几乎都是以“男性”的利益为优先,要女性学会羞耻?仿佛一切晦气,都是女性的错。
看过一句话说:“我们的恐惧是被后天训练出来的。”那些皱眉、叮嘱、责备,一次次提醒着我们,月经是污秽的事。久而久之,我们也就真的相信了。但我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女性抬头的时代,能够接受教育、接触不同的资讯,逐渐摆脱“我是女性,我有罪”的枷锁。
然而,遗憾的是,仍有许多女性在这些不饶人的风俗里苦苦挣扎。
事实上,关于月经羞耻的讨论从未缺席,网络上随处可见相关内容,不少人也在为此发声。尽管如此,这么多年来的旧观念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所以能够勇敢地直接说出“月经”,已经是个重要的进步。
相关文章: 陈星彤/雨林教会我的自由 梁慧颖/列访纲 白慧琪/把新闻过成时间度量衡 袁博文/学习变老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