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眼丛林》来自台湾,灵感源自民间故事《鼠鹿过河》,除了鼠鹿和鳄鱼,《复眼丛林》展览中也能看见兔子、青蛙、狐狸、水牛等不同动物的纸偶。张徐展坦言,看似只属于东南亚民间故事的《鼠鹿过河》,放在台湾和日本等亚洲地方,都有类似的故事。
在吉隆坡市中心Ilham美术馆三楼,展出台湾艺术家张徐展的《复眼丛林》艺术展,为期3个月。
ADVERTISEMENT
半边似鼠、半边似狐狸的纸偶立在入口处。踏进灯光暗沉的展厅,左右两侧都是神态相似、有的手握红色凉扇,让人仿佛进入一场偌大的仪式场合。
《复眼丛林》来自台湾,灵感源自民间故事《鼠鹿过河》,在我国观众眼里丝毫不陌生。展区内播放的《热带复眼》,获得台湾第59届金马奖最佳动画短片。在17分钟的动画中,纸偶互动的节奏像是舞龙舞狮,祭典配乐则有浓厚的马来民族风,偶尔传来华人祭典仪式的铃铛与鼓声。
这份熟悉感,或许还得从张徐展,同时也是百年纸扎业后代的背景说起。
在成为当代艺术家之前,张徐展是台湾百年纸扎店“新兴糊纸店”第四代传人。生长环境离不开这门传统工艺,学生时期的每个暑假,他和姐姐张宛莹都在家帮忙制作中元普度订单。
“不同时代有不一样的需求,我们家族精致工艺的纸扎品,慢慢不再被重视。”随着传统仪式渐渐简化、环保意识抬头,他的父亲张徐沛预见纸扎行业式微,并不勉强孩子继承。于是,张徐展选择往媒体技术及影像方面学习。
看似走向与纸扎截然不同的道路,但舍不得家族流传的技艺凋零,他慢慢地在最擅长的动画中结合纸扎工艺,意外地为这门技艺注入新活力。
【展区1】凉扇偶:狐狸与鼠鹿
脱掉神的外衣,审视内在
从展间的墙壁到纸偶的制作,报纸成了《复眼丛林》(Zhang Xu Zhan: Jungle Jungle)最重要的元素。
在传统纸扎工艺里,每个纸扎品先用竹子编骨架,要让它看起来“立体”,就必须有报纸堆叠。这个过程叫做“打胚”,对张徐展而言,报纸像是纸扎品的“肉身”。
为了让纸偶摆脱典型纸扎模样、脱离神性的表皮,他让纸偶停留在打胚阶段,“它们脱了皮后更接近生活,我希望纸偶可以更像某种平凡的人,诉说自己的故事。”
这样的概念衍生到墙与墙间,铺满被捏塑成皱折的报纸作为纸肤空间,就像是邀请观众走入动物神灵的身体,观赏《复眼丛林》展览。他认为语言可以视为分化种族的工具,从中看出各族间的交流方式。
为了让展览更贴近观众,他特别选择使用马来西亚的报纸。若仔细观察,便能看见墙纸间藏着3大语文相互交织。
【展区2】纸肤空间
以鼠鹿过河为母题,把纸扎艺术带入国际
除了鼠鹿和鳄鱼,《复眼丛林》展览中也能看见兔子、青蛙、狐狸、水牛等不同动物的纸偶。张徐展坦言,看似只属于东南亚民间故事的《鼠鹿过河》,放在台湾和日本等亚洲地方,都有类似的故事。
“在马来文化里会用Sang Kancil跟鳄鱼去诠释‘过河’;日本会用兔子跟鳄鱼去做故事的连结;台湾有十二生肖里的老鼠跟水牛。”他发现民间故事像“母题”,是装载不同国家文化的容器。
即便在欧美,一些观众在观影后同样感到亲切,“他们版本是姜饼人踩着狐狸,所以带到欧洲可以勾起一些相似的经验,甚至纸扎品里的阵头、艺阵表演,也会链接到巫师或当地的仪式。”透过《鼠鹿过河》的故事,进一步扩展到全世界寻找相似,正是张徐展在展览中想要探索文化的普世连结。
【展区3】热带复眼
以动物出发,叙说生死
回顾过往个展作品,从《自卑的蝙蝠》纸扎店里的蝙蝠、《Si So Mi》市场的老鼠到《复眼丛林》,不难发现他以动物形象出发。问其缘由,张徐展说是“误打误撞”。
“当时我家附近有个菜市场,菜市场有很多车,很多老鼠抢东西吃,不小心就被车子碾过去扁掉了。所以我在《Si So Mi》用的是扁掉的老鼠去帮它超度的感觉;而《复眼丛林》里的动物象征每个国家,作为他们角色身分的对应。”
虽然每一部作品都有动物,惟他表示意涵都不一样,“有些动物的形象和身分,以模拟两可的状态存在。”
【展区4】湖景广场:水牛与老鼠
艺术再创,重新诠释纸扎工艺
问起会否担心在传统技艺上创新会遭非议?他坦言不曾多虑,许多技艺精湛的老师傅也愿意接纳。反倒是自己与父亲在美学意见上起了冲突,“比如我做老鼠,他(父亲)跟我说老鼠不能只做3只脚趾头,要做5只,因为老鼠有5只脚趾头。”
张徐展称,若从工艺角度来看,工匠必须还原物品的真实度,“但我创作的不是工艺而是当代艺术,纸偶甚至可以是不写实的卡通角色。”但对他而言,如是介于传统与当代艺术间的对话,最有意思。他续分享,《热带复眼》获得金马奖肯定时,辗转获知当地的纸扎师傅,也透过通讯软体分享他获奖的消息。
【展区5】狼与虎与其他
“别间店的师傅传到别人以为我是他儿子,你就能知道他在某种程度上,觉得纸扎工艺可以用不同方法被肯定。也或许因为我用的不是传统典故,所以并没有强力改变他们本来想像的东西,而是创造了新的方法。”从这样有趣的小故事中,他感受到这样的创作方式,或许能让纸扎文化被人尊重,“我没想过我的创作可以有扩散力。”
又或许,从小不是站在传统工艺的角度看待纸扎产业,反倒给予张徐展更大的自由,“可能小时候做多了,觉得是在做家事,不觉得纸扎是什么伟大的工艺。所以当发展成我的创作时,更像是我用自己的观点重新诠释它(纸扎)。”
正如前文提及,纸扎行业必然会随着时代变迁,需求量不如以往来得多。而他正在做的,便是让纸扎技艺能够在传统和现代并存,“除了祭典,它同时是工艺品和艺术品。”
相关报道: 【死亡美学/0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纸扎工艺“活”出新意 【死亡美学/02】跳出死亡,纸扎可以很艺术! 延伸阅读: 【祭品匠人/01】窑烤烧猪:香脆的背后,深藏传承的智慧 【祭品匠人/02】龙香:工序复杂的手工艺术 【祭品匠人/03】糖塔:看似简单,功夫藏在细节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这个文创艺术展是你们当初想的那样吗?”
当我问了这个问题后,学生开始一边回想最初的构想,一边说,哪一个展区是当初想的那样,哪一个展区又和之前想的有点出入时,我看到他们嘴角的微笑,还有眼里的光,这才是作为负责老师的我验收成果的时刻。
这是为期两周展览后的检讨会议,学生轮流说出他们发现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地方。整个活动确实有很多缺失,毕竟这是没有前人经验为基础的一次新尝试。去年年末,学生向我提出要办展览,来推广两年一次的校内文学奖时,我很是惊讶,因为没有人要求他们做这件事,而他们“想”到了!于是,我们三位老师决定就让他们玩一玩,比起相信活动的可行性,我们更相信学生,也珍惜这一个由多位十几岁少年共同编织的梦。
展览开幕前的早上,我一人先到主展区检查。目光所及是一个个装在透明蛋糕塑料盒里的黏土模型,它们被鱼线一一地悬挂在展区内。我打开藏在塑料盒旁的暖黄氛围灯的开关,细读吊挂在透明盒下历届得奖作品文段,再看学生用黏土亲手捏出的文章里描绘的场景模型,此时的我仿佛看见一个个学生借由书写创造的世界漂浮在这小小空间中。当下我头皮发麻,感受到一股因创作而发散出来的力量,这股力量极具生命力,化作星光,闪闪发亮地流转在主展区,此时我那悬挂心头多月的大石也找到安放之处了。
展览筹备的过程中,学生常常提出新点子,我不断修正策展方向,拉他们回正轨,让他们再想想是否符合展览目的。他们也愿意听从意见,然而我也渐渐意识到学生想呈现的远远大于我所预料的。我常常问学生:“我们做得出来吗?”每一次学生都用极其自信的眼神和我说:“可以的,老师。”这段师生关系中,我成了那个需要被安抚的人,而我也开始思索自己的角色定位。后来,我成为一个陪伴者,陪着学生去落实想法,也因此我们最终有了主展区以外的活动,包括了改编之前得奖作品的光影戏、诗歌剪影的墙以及吸引人流的拍照区等。
看见学生一步步蜕变
展览的前几天,老师一起陪学生布展,我们也帮不上什么,便合力摆好学生用旧纸皮制作的大型开幕装置。在更早之前,当学生拿着计划书,和我讲解设计概念时,我也问了学生同样一句话:“我们做得出来吗?”而眼前的开幕装置就如学生计划书画的那样,他们当初和我说的巧妙机关也真的可行。当我们老师打开强灯,光线照射在装置上的展览名字“飞光织影”时,我们什么话都没说,但我知道灯亮起的那刻,一股暖流穿透我们内心。
我们是在线上与这批学生相识的,那时还是疫情肆虐必须居家学习的日子。从线上回归校园生活后,我们看见学生一步步蜕变。即便这次文创艺术展尚不完美,但是我希望日后学生回想这次经验时,想到的是曾经勇敢落实梦想的自己以及那坚定无惧的内心。检讨会议上,他们眼里的光就像一颗颗经历高压条件下打磨而成的钻石,那一丝丝光辉,纯然又澄澈,让我无法不撷入我的教学背囊里,伴我再走更遥远的一段路。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