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发布: 11:30am 24/07/2024

新教育

MIT

物理

槟城钟灵独中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物理奥赛国家队

新教育

MIT

物理

槟城钟灵独中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物理奥赛国家队

【鍾靈畢業生綻放光芒 01】檳城鍾靈獨中畢業生王智政/見識物理的巨大力量,獲美國MIT錄取 盼開拓視野

报道:本报 陈云清 摄影:受访者提供

鍾靈畢業生綻放光芒,兩名分別來自檳城鍾靈獨中和北海鍾靈國民型中學的畢業生──王智政和黃哲炎,不約而同獲得世界聞名學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將在今年9月開啟美國學習之旅。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報 陳雲清
攝影:受訪者提供

檳城鍾靈獨中2022年國際班畢業生王智政(19歲),計劃在麻省理工學院主修及電腦科學系,他更遠大的目標是希望把所掌握的專長與知識,奉獻予大馬。

他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說,大馬有許多高素質的天文物理學家,但國內卻少有相關的項目計劃讓這些專才發揮所長、發光發熱。他舉例,在2017年參與拍攝黑洞照片的研究團隊中有大馬人,然而他們並非來自大馬的高等學府,而是參與此項目的臺灣研究團隊成員。

也因此,他在心裡默默植下這份期許,未來在MIT上課的日子裡,不會一味地埋頭苦讀,而是探索或研究各種發展機遇,希望未來,大馬也能在一眾學者或專才的群策群力下,開展各種高科技或天文物理的項目計劃。

王智政求學時期,無論在學術或校外活動都表現優異。他在2022年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IGCSE)的考試中考獲9A的優異成績。他第一次是用IGCSE的成績申請MIT,不過未獲錄取,但他沒有放棄,翌年再以A Level的4A佳績申請,加上在其他方面的優秀表現,終獲錄取。

王智政在物理奧賽國家隊訓練期間,全神貫注投入訓練及備賽。

雖然將在MIT度過的4年深造生涯規劃還在摸索中,但他已有明確想法,即深造的第一年儘量把畢業必修的科目都率先報讀及完成,然後才有更多時間自由選修其他額外的科目。

他也計劃在MIT求學期間,申請擔任教授的研究助理,一方面可學習到新知識,一方面也能賺外快以減輕求學時期的各種經費開銷。

還有另外一項他認為不能錯過的,就是交換生計劃或實習計劃,冀盼自己有機會到不同國家拓展視野。

即將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的王智政(左一),開始規劃豐富且全新的學習旅程,並準備把所掌握的專長與知識,奉獻予大馬。
報考MIT受學長啟發

王智政是繼劉焱煒(該校2020年畢業生)之後,第二個考入MIT的鍾靈獨中校友。

他說,劉焱煒獲得MIT錄取,給了他很大的啟發,看起來似乎很遙遠的事(獲MIT錄取),但學長辦到了,只要他嘗試,想必也有機會,而果真他也如願了。

“其實,求學過程,身邊每個人都帶給我一定的影響,包括了學長、媽媽和老師等,特別是學長,無論是當年參加電子創意學會、比賽或是活動等,都有學長帶領著。

“中一那年,我第一次接觸物理,看到學長為大馬教育文憑考試或統考而準備或討論時,我都聽得一頭霧水,但學長不吝於賜教,甚至主動借我課本翻閱。”

接近中學畢業時,他才開始參加物理及天文賽,那時候,雖然學長已畢業或在大學深造,但都予以他很多的協助與指導。

代表學會出賽認識新奇科技

熱愛物理與天文的王智政,在國際賽事中收穫豐碩,包括在2019年馬來西亞天文奧賽選拔中榮獲一等獎、2022年國際物理奧賽中獲得銅獎、國際天文奧賽中獲得榮譽獎;並於2023年再參加國際物理奧賽與天文奧賽時,個別榮獲銀獎和金獎,是大馬歷年來第2個有此項成績的人。

實則在中學求學時,他很少接觸物理或天文的賽事,因為在大馬,這類的國內賽事並不多,反觀在美國、英國或新加坡,有很多這種從最簡單常識到奧林匹克級別的科學賽。

所幸,他參加學校的電子創意學會,通過學會學習到創客精神,也接觸了很多新穎科技,如三維打印、激光切割等,也有機會代表學會出徵賽事,認識到新奇科技,發現原來外面的世界這麼大。

他曾參與一個項目,就是設計可作通信用途的頭盔,裡面設置無線網絡,並把信號傳送至電腦信息等設備。在為項目測試時,他發現無線通信無法通過水傳輸,意即如果有一道牆是水,那無線網絡將無法穿透。他嘗試上網搜尋瞭解為何有此現象,奈何當時年僅14歲的他,對於網絡上的資料解釋感覺太深奧了,始終沒看懂。

直至近年為奧賽準備而複習歷年考題時,他再次碰到以上無線網絡現象的題目,一切如回到原點,不同的是,這次他終於搞懂以前不明白的原理。用比較淺白的說法來解釋,便是水可以吸收電磁波,而無線通信也是電磁波,在水中已被吸收,因此難以實現通過水傳輸無線通信。

中學時期參加學校的電子創意學會,讓王智政獲益良多,他也將本身所學奉獻及回饋,包括指導學生們簡單的編程原理。
學物理就如讀故事書

王智政對於物理有著濃厚興趣,他說,學物理就如在讀一本故事書,從故事的開始到結局,都會派上用場。

他說,物理有很多不同的題目,開始會學到“力學”(牛頓的三大定律),之後也會學到“量子力學”以及相對論,都是連在一起的議題討論。

談得興起,他分享之前準備奧賽時,參考歷年題目而對極光現象有了更多瞭解。

“向來,我們從照片上看到的極光現象是綠色和藍色而已,我在拆解這道往年奧賽的題目時,發現原來也有紅色的極光!”

“我不相信,還進一步搜索確認,結果,原來還真的是有紅色極光。”

他耐心解釋說,這是需要特別的條件,即空氣密度夠低,所看到的極光將會是紅色極光,這其中又涉及了光學、量子力學等。

前輩是追求物理路上的動力

在追求物理方面的動力,前輩在物理科的表現,時時刻刻鼓勵王智政,期待自己未來在這領域有所發明或發現,並貢獻在社會發展上。

他在去年參加於日本舉行的物理奧賽時,有幸見到兩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日本學者,他們分別是2014年的得主天野浩(Hiroshi Amano)以及2015年的得主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

他說,天野浩與團隊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管,使得高亮度的省電白色光源成為可能”而獲獎。“紅色與綠色發光二極管早被髮明,但是,就是一直做不到藍色發光二極管,以致當時的發光二極管(LED)被認為無法取代那時期的液晶顯示器(LCD)。”(備註:紅、綠、藍光學3原色同時相加為白色)
就因為有了他們的發現,才有我們今日用LED作為顯像器件的電視機、手機、電子屏幕等。

另一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就是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他與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Arthur B.McDonald)因發現了“中微子振盪,證明了中微子具有質量”而獲獎。

在日本舉行的“2023年國際物理奧賽”中,王智政(右一)有幸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天野浩(右二起)及梶田隆章手中接過獎牌,欣喜不已。

任何學識都能推動社會進步,對於物理科甚有心得的王智政,也見識到物理的巨大力量,帶給社會許多的新發明。他說,如果把現今的物理知識拿給古代的人看,他們會以為那是魔術。

“試想像,如果跟幾百年前的人說,有個四方形的東西就放在口袋裡,然後通過一些電波就能跟別人對話,他們一定認為是在開玩笑。”但是,就因為物理,所以它不再是玩笑,而是成了事實,人們的溝通從此不受距離所限制。

王智政(左三)去年代表馬來西亞到波蘭參加2023年度國際天文奧賽,奪得金牌,頒獎禮後與隊友揚起大馬國旗合影。
有些知識課本不會找到

王智政目前是馬來西亞國際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校友協會(簡稱AMISO)的成員,此組織的宗旨是讓更多人懂得有不同的奧賽項目,如科學、數學、生物、物理、化學、語言學、哲學、電腦學等。

王智政說,此組織希望學生藉著參加相關項目的奧賽,得以挖掘及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畢竟,許多額外知識無法在課本中尋獲。“例如天文學,在課本里能讀到的資訊有限,一些中學生甚至只對星座有興趣,但天文學知識浩瀚無窮,要學就真正地去深入研究,而參加奧賽是其中的管道。”

王智政14歲時第一次參加奧賽,就是天文學奧賽,那時候還晉級至最後一個階段的選拔,參加生活營,並把親手製作的望遠鏡帶回家。

那望遠鏡只是用非常簡單便宜的材料製作,便可瞭望到行星、月亮,讓他體會到天文世界裡的神奇奧妙及偉大。

同樣是鍾靈畢業生的黃哲炎又是如何考獲美國MIT呢?點擊下面鏈接瞭解吧~
【鍾靈畢業生綻放光芒 02】北海鍾靈畢業生黃哲炎/從參與奧數賽到考獲美國MIT ,每一步皆由熱愛築成
更多【:
化學師在學術與業界的科研創新
大馬溜冰小王子方則誠 滑出一片天
想修讀中文相關科系該往何處去?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