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發佈: 11:30am 24/07/2024

新教育

MIT

物理

檳城鍾靈獨中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物理奧賽國家隊

新教育

MIT

物理

檳城鍾靈獨中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物理奧賽國家隊

【鍾靈畢業生綻放光芒 01】檳城鍾靈獨中畢業生王智政/見識物理的巨大力量,獲美國MIT錄取 盼開拓視野

報道:本報 陳雲清 攝影:受訪者提供

鍾靈畢業生綻放光芒,兩名分別來自檳城鍾靈獨中和北海鍾靈國民型中學的畢業生──王智政和黃哲炎,不約而同獲得世界聞名學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將在今年9月開啟美國學習之旅。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報 陳雲清
攝影:受訪者提供

檳城鍾靈獨中2022年國際班畢業生王智政(19歲),計劃在麻省理工學院主修及電腦科學系,他更遠大的目標是希望把所掌握的專長與知識,奉獻予大馬。

他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說,大馬有許多高素質的天文物理學家,但國內卻少有相關的項目計劃讓這些專才發揮所長、發光發熱。他舉例,在2017年參與拍攝黑洞照片的研究團隊中有大馬人,然而他們並非來自大馬的高等學府,而是參與此項目的臺灣研究團隊成員。

也因此,他在心裡默默植下這份期許,未來在MIT上課的日子裡,不會一味地埋頭苦讀,而是探索或研究各種發展機遇,希望未來,大馬也能在一眾學者或專才的群策群力下,開展各種高科技或天文物理的項目計劃。

王智政求學時期,無論在學術或校外活動都表現優異。他在2022年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IGCSE)的考試中考獲9A的優異成績。他第一次是用IGCSE的成績申請MIT,不過未獲錄取,但他沒有放棄,翌年再以A Level的4A佳績申請,加上在其他方面的優秀表現,終獲錄取。

王智政在物理奧賽國家隊訓練期間,全神貫注投入訓練及備賽。

雖然將在MIT度過的4年深造生涯規劃還在摸索中,但他已有明確想法,即深造的第一年儘量把畢業必修的科目都率先報讀及完成,然後才有更多時間自由選修其他額外的科目。

他也計劃在MIT求學期間,申請擔任教授的研究助理,一方面可學習到新知識,一方面也能賺外快以減輕求學時期的各種經費開銷。

還有另外一項他認為不能錯過的,就是交換生計劃或實習計劃,冀盼自己有機會到不同國家拓展視野。

即將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的王智政(左一),開始規劃豐富且全新的學習旅程,並準備把所掌握的專長與知識,奉獻予大馬。
報考MIT受學長啟發

王智政是繼劉焱煒(該校2020年畢業生)之後,第二個考入MIT的鍾靈獨中校友。

他說,劉焱煒獲得MIT錄取,給了他很大的啟發,看起來似乎很遙遠的事(獲MIT錄取),但學長辦到了,只要他嘗試,想必也有機會,而果真他也如願了。

“其實,求學過程,身邊每個人都帶給我一定的影響,包括了學長、媽媽和老師等,特別是學長,無論是當年參加電子創意學會、比賽或是活動等,都有學長帶領著。

“中一那年,我第一次接觸物理,看到學長為大馬教育文憑考試或統考而準備或討論時,我都聽得一頭霧水,但學長不吝於賜教,甚至主動借我課本翻閱。”

接近中學畢業時,他才開始參加物理及天文賽,那時候,雖然學長已畢業或在大學深造,但都予以他很多的協助與指導。

代表學會出賽認識新奇科技

熱愛物理與天文的王智政,在國際賽事中收穫豐碩,包括在2019年馬來西亞天文奧賽選拔中榮獲一等獎、2022年國際物理奧賽中獲得銅獎、國際天文奧賽中獲得榮譽獎;並於2023年再參加國際物理奧賽與天文奧賽時,個別榮獲銀獎和金獎,是大馬歷年來第2個有此項成績的人。

實則在中學求學時,他很少接觸物理或天文的賽事,因為在大馬,這類的國內賽事並不多,反觀在美國、英國或新加坡,有很多這種從最簡單常識到奧林匹克級別的科學賽。

所幸,他參加學校的電子創意學會,通過學會學習到創客精神,也接觸了很多新穎科技,如三維打印、激光切割等,也有機會代表學會出徵賽事,認識到新奇科技,發現原來外面的世界這麼大。

他曾參與一個項目,就是設計可作通信用途的頭盔,裡面設置無線網絡,並把信號傳送至電腦信息等設備。在為項目測試時,他發現無線通信無法通過水傳輸,意即如果有一道牆是水,那無線網絡將無法穿透。他嘗試上網搜尋瞭解為何有此現象,奈何當時年僅14歲的他,對於網絡上的資料解釋感覺太深奧了,始終沒看懂。

直至近年為奧賽準備而複習歷年考題時,他再次碰到以上無線網絡現象的題目,一切如回到原點,不同的是,這次他終於搞懂以前不明白的原理。用比較淺白的說法來解釋,便是水可以吸收電磁波,而無線通信也是電磁波,在水中已被吸收,因此難以實現通過水傳輸無線通信。

中學時期參加學校的電子創意學會,讓王智政獲益良多,他也將本身所學奉獻及回饋,包括指導學生們簡單的編程原理。
學物理就如讀故事書

王智政對於物理有著濃厚興趣,他說,學物理就如在讀一本故事書,從故事的開始到結局,都會派上用場。

他說,物理有很多不同的題目,開始會學到“力學”(牛頓的三大定律),之後也會學到“量子力學”以及相對論,都是連在一起的議題討論。

談得興起,他分享之前準備奧賽時,參考歷年題目而對極光現象有了更多瞭解。

“向來,我們從照片上看到的極光現象是綠色和藍色而已,我在拆解這道往年奧賽的題目時,發現原來也有紅色的極光!”

“我不相信,還進一步搜索確認,結果,原來還真的是有紅色極光。”

他耐心解釋說,這是需要特別的條件,即空氣密度夠低,所看到的極光將會是紅色極光,這其中又涉及了光學、量子力學等。

前輩是追求物理路上的動力

在追求物理方面的動力,前輩在物理科的表現,時時刻刻鼓勵王智政,期待自己未來在這領域有所發明或發現,並貢獻在社會發展上。

他在去年參加於日本舉行的物理奧賽時,有幸見到兩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日本學者,他們分別是2014年的得主天野浩(Hiroshi Amano)以及2015年的得主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

他說,天野浩與團隊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管,使得高亮度的省電白色光源成為可能”而獲獎。“紅色與綠色發光二極管早被髮明,但是,就是一直做不到藍色發光二極管,以致當時的發光二極管(LED)被認為無法取代那時期的液晶顯示器(LCD)。”(備註:紅、綠、藍光學3原色同時相加為白色)
就因為有了他們的發現,才有我們今日用LED作為顯像器件的電視機、手機、電子屏幕等。

另一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就是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他與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Arthur B.McDonald)因發現了“中微子振盪,證明了中微子具有質量”而獲獎。

在日本舉行的“2023年國際物理奧賽”中,王智政(右一)有幸從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天野浩(右二起)及梶田隆章手中接過獎牌,欣喜不已。

任何學識都能推動社會進步,對於物理科甚有心得的王智政,也見識到物理的巨大力量,帶給社會許多的新發明。他說,如果把現今的物理知識拿給古代的人看,他們會以為那是魔術。

“試想像,如果跟幾百年前的人說,有個四方形的東西就放在口袋裡,然後通過一些電波就能跟別人對話,他們一定認為是在開玩笑。”但是,就因為物理,所以它不再是玩笑,而是成了事實,人們的溝通從此不受距離所限制。

王智政(左三)去年代表馬來西亞到波蘭參加2023年度國際天文奧賽,奪得金牌,頒獎禮後與隊友揚起大馬國旗合影。
有些知識課本不會找到

王智政目前是馬來西亞國際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校友協會(簡稱AMISO)的成員,此組織的宗旨是讓更多人懂得有不同的奧賽項目,如科學、數學、生物、物理、化學、語言學、哲學、電腦學等。

王智政說,此組織希望學生藉著參加相關項目的奧賽,得以挖掘及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畢竟,許多額外知識無法在課本中尋獲。“例如天文學,在課本里能讀到的資訊有限,一些中學生甚至只對星座有興趣,但天文學知識浩瀚無窮,要學就真正地去深入研究,而參加奧賽是其中的管道。”

王智政14歲時第一次參加奧賽,就是天文學奧賽,那時候還晉級至最後一個階段的選拔,參加生活營,並把親手製作的望遠鏡帶回家。

那望遠鏡只是用非常簡單便宜的材料製作,便可瞭望到行星、月亮,讓他體會到天文世界裡的神奇奧妙及偉大。

同樣是鍾靈畢業生的黃哲炎又是如何考獲美國MIT呢?點擊下面鏈接瞭解吧~
【鍾靈畢業生綻放光芒 02】北海鍾靈畢業生黃哲炎/從參與奧數賽到考獲美國MIT ,每一步皆由熱愛築成
更多【:
化學師在學術與業界的科研創新
大馬溜冰小王子方則誠 滑出一片天
想修讀中文相關科系該往何處去?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10:10am 23/04/2025
【升学管道/02】以直接招生途径进入公立大学,学费是否划算?

SPM成绩放榜后,如果学生的目标是公立大学,但又不想读中六STPM和大学预科班(Matrikulasi/Matriculation)的话,那可有办法?

有!以下3个案例就是通过不同途径成功进入他们向往的公立大学和科系,虽然他们可能因此需要缴付更高学费,但只要能就读属意的大学和科系,对他们而言还是挺划算。

报道:本刊 梁慧颖
照片:受访者提供

个案一:私立大学基础课程(Foundation)→国立大学药剂系

中五毕业的时候,林琬琳(24岁)已想好将来要往医疗领域发展,所以她先报读本地一所私立大学的基础课程,学费两万多令吉,如果一切顺利,一年后就能接着读学士课程。

当她一边读一边规划下一步时,才知道国立大学(UKM)原来有直接招生(Direct Intake)这条途径,重点是学费很便宜,药剂系4年学费才9万令吉,比她原来大学的18万令吉便宜一半。加上国大规模很大,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所以她决定申请国大。

那时是2020年,她先通过国大网站提交个人资料包括成绩单,不久后就收到面试通知。由于当时正面临COVID-19疫情,因此面试只是透过电话进行,而且问题都很简单。她差不多六七月提交申请,大约一两个月后就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过程相当顺利。

林琬琳先在私立大学完成一年的基础课程,再通过国大的直接招生途径进入国大药剂系。
外界对读公立大学的印象

事实上,她也曾通过高教部大学中心单位(UPU)申请公立大学,但是没有被录取,幸好天无绝人之路。

入学后,她班上有七十多位学生,其中8位包括她是从直接招生途径被录取。所有人的待遇都一样,不会因为入学途径不同而有所差别。她说:“如果不讲,没有人知道谁是UPU,谁是Direct Intake,连老师也不知道。”

她入学的那一两年,许多人还不知道公立大学有直接招生这个途径,她在私立大学的同学还跟她打听怎样申请。到了她大三那年,通过这个途径入学的同系学弟妹从个位数增加至十多二十个,甚至据说最新一批的学弟妹中,通过直接招生入学的华裔生已多过UPU华裔生。

从私立大学的基础课程到公立大学的学士课程,她觉得衔接上没有问题,因为大一学的东西她基本上在基础课程都有所涉猎,不怕跟不上公立大学的课程。

去年她已大学毕业,曾到药厂实习。她说,每当有人问起从哪里毕业,当她回答政府大学,他们都会说“那你一定很聪明”,可见很多人都有刻板印象,认为要挤进公立大学实在太难了。

林琬琳觉得公立大学的校园生活比私立大学丰富多彩。图为2024年,她到韩国参加国际药学生联合会(IPSF)年会。
给SPM学生的建议与提醒

如果SPM学生想以后选择直接招生这条途径,她有几点想要提醒学生注意:

˙比较各公立大学的课程及学费
公立大学的学费不尽相同,甚至差距可能会很大。例如2025/26学年的直接招生途径,国大药剂系的4年学费总共9万2000令吉(含2000令吉注册费),马大学费则高达22万令吉,相当于私立大学的学费。学生做决定前应该先了解公立大学的课程、设施和毕业出路,再考虑值不值得花那么多钱去读公立大学。

˙留意助学贷款的额度
通过直接招生途径进入公立大学的学生,虽然一样可以申请国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贷款,可是他们的贷款额度是按照UPU学费计算,通常得不到全额学费贷款。她当年最多只能向PTPTN借贷2万令吉左右,其余7万令吉得自己想办法,因此她提醒学生要确保有能力负担巨额学费,避免读到一半无以为继。

不过她有一位同学很幸运,这位同学以A Level成绩被UPU分发到国大,所以这位同学只需跟其他UPU学生一样缴付9000令吉学费,叫人羡慕不已。但这种例子非常罕见,因此想要以STPM和大学预科以外成绩申请公立大学的学生,最好还是做好财务规划。

˙尽早申请避免名额已满不再招生
她曾有朋友凭大学预科成绩去申请UPU,可是没有被属意的科系录取。当他们尝试通过直接招生制申请属意的大学和科系时,却被告知学额已满不再招收新生。有鉴于有些科系非常抢手,因此学生要申请就必须趁早,不然即使捧着白花花的钞票也未必进得了公立大学。

另外,由于入学条件一般都包括MUET(马来西亚大学英文水平鉴定考试),因此还没考MUET的学生最好尽快去报考。

个案2:私立学院A Level→马来亚大学电脑科学系

中五毕业后,陈同学还未决定将来要在本地升学还是出国留学,于是他先到吉隆坡一所私立学院读A Level课程,因为A Level相对于其他大学先修课程(Pre-U)出路更广,无论国内或国外大学都普遍接受A Level学历。

他的A Level成绩非常优秀——3A1A*,可是申请UPU还是被打回票。他对这结果其实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向来就很少听闻有人成功以A Level成绩闯过UPU这一关,他只是去碰碰运气。当UPU此路不通,他就转向马来亚大学(UM)的直接招生途径(Saluran Terbuka Universiti Malaya,SATU)。

申请SATU不复杂,他只需在马大网站提交一些资料,包括提供家庭的财力证明,证明他有能力负担学费。这些申请手续只需几天就能搞定,无需面试。但他等了快半年,直到10月开学前的一个星期,才终于收到马大的录取通知书。

付钱就是大爷?

他在马大就读电脑科学系,学费总共6万5000令吉,PTPTN只给予他大约30%学贷,其余学费他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在班上,他认识的很多同学也都是通过SATU进来,包括有些STPM和大学预科班同学因为从UPU那里得不到他们想要的科系,只好走上SATU这条路。

虽然SATU学生的学费比较高,但绝对没有“付钱就是大爷”这种事。他说,大家要修的学分都一样,讲师也一视同仁,“我们羡慕UPU学生都来不及,一听到谁是从UPU进来的,我们就很羡慕!”

他也认识一些SATU学生是从私立大学转校而来,转校原因不外乎马大学费便宜许多。但马大学费将在2025/26学年调涨,他认为这会令一些人却步,因为马大调涨后的学费堪比私立大学的学费,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既然学费这么贵,还不如去念私立大学好了。

然而不可否认,公立大学的生活开销会比私立大学低,像他住马大宿舍,每个学期只需缴付七百多令吉,平时一顿饭也大约六七令吉就能解决,这会比就读私立大学节省许多。

给SPM学生的建议与提醒

●做好财务规划
马大有所谓的学费清零政策,学生必须在课程注册的3天后缴清学费,因此想要通过SATU就读马大的人,一定要确保每个学期都有足够的钱交学费,避免学业受影响。

●了解科系对Pre-U的成绩要求
不同科系会有不同要求,例如电脑科学系会比较重视申请者的数学和物理科成绩,因此当学生还在就读比如A Level的课程时,就要搞好数学和物理科的成绩。

个案3:博特拉大学基础课程(Asasi)→博特拉大学兽医系

中学还没毕业前,吴紫绫(26岁)就立志要读兽医系,可是她去逛教育展后发现本地极少大学有兽医系,有人于是向她建议:

1. 读私立大专的A Level或大学基础课程,然后出国留学,但学费加起来可能要上百万令吉,或

2. 读STPM、大学预科(Matrikulasi)或博特拉大学的基础课程(Asasi),然后申请博大兽医系。

本地极少大学有兽医系,吴紫绫将目标锁定博特拉大学,先完成博大的基础课程(Asasi)再申请博大的兽医系。

考虑各种因素后,她决定申请博大基础课程,而申请手续不难,所有手续都是在UPU网站办理,大概七八月就知道结果。她说,如果不成功还可以再申请,她本身就是第二次申请时才被录取,而第一梯次和第二梯次的开学日期只相差1星期左右。

比出国留学划算,但是……

这项一年的课程全名为农业科学基础课程(Asasi Sains Pertanian),上课地点就在博大的沙登校本部,当时所有学生必须住在大学宿舍,其实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早点熟悉博大这所大学,因为只要进入博大基础班,基本上就是保送读博大的学士课程。

她于2017年9月开始基础班的学习,那届总共有14个基础班,每班约有40个学生,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蛮像中学,只是不需要穿制服。

完成基础课程后,所有学生都会填写3个科系志愿,其中一些科系比如医学系和兽医系的要求比较严格,会有面试的环节。
她在2018年如愿进入梦寐以求的兽医系,班上同学近六七成都是博大基础班的熟面孔,大家早已适应博大的校园生活,课程衔接也没有问题。

在兽医系的5年,她的学费大约两万多令吉,比出国留学划算多了。不过,目前在新加坡工作的她则遇上难题——由于博大兽医系不被新加坡接受,因此如果她要在新加坡当兽医,就必须先考试和在当地实习。

吴紫绫2023年从博特拉大学兽医系毕业。
给SPM学生的建议与提醒

●想清楚这是不是你想要的大学
除了博特拉大学,还有其他公立大学也有提供基础课程,如国大、北大等大学。就读公立大学基础课程的好处是毕业后可以在原校就读学士课程,但这也意味着如果要转去其他大学会比较困难,这是这种课程比较不利的一面。

如果中学生还不知道将来要读什么科系,也许A Level和大学预科这样的课程会更适合他们,因为这些课程的出路不限于任何大学,学生读完以后可以去任何自己想去的大学,比较不受约束。

假如学生打算将来出国工作,就更应该查清楚想要念的公立大学和科系是否受外国认证。

相关稿件:
【升学管道/01】直接招生Direct Intake,通往公立大学的另一扇门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