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起源於中國古代,是一項兼具防身、自衛、強身健體和表演的綜合性運動。隨著時間的推移,中華武術不斷融合和創新,走向世界,成為了展示中國文化和傳統的重要載體。武術在現代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意義和豐富的內涵。
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武術不僅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歷史積澱,還增強了身為華人的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武術內涵深厚,強調武德,如忠誠、勇敢、仁義等道德品質,這些價值觀在現代社會中仍然具有指導意義。此外,武術注重修身養性,通過長期的練習可以提升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培養堅韌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有助於各個年齡層的人們保持身心健康和平衡。
坤成中學於5月29日至30日舉辦“武年之約”2024年馬來西亞華文獨中武術邀請賽,獲吉隆坡武術總會、馬來西亞霍元甲武術學院的大力支持與協助。
此次賽事的比賽套路有單人項目,對練項目,雙人太極及集體項目,單人項目分為拳術、劍術、槍術、棍術、太極拳、太極劍、傳統拳、傳統短器械及傳統長器械。賽事運用評分模式 5:5的評判體系,其中選手的表現由兩部分組成,即技術表現和藝術表現,每部分滿分為5分,總分為10分,這種評分模式的意義在於全面衡量選手的綜合能力,既注重技術水平,又關注藝術表現,確保評判的公正及全面性。
武術一直是國內華文獨中非常重視的聯課活動之一。通過這次比賽,馬來西亞19所華文獨立中學,多達339名選手齊聚一堂交流切磋,同時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注入新的活力及血液,共同推廣中華武術運動,展示華夏武術的風采。
武術百花齊放
賽事總裁判長佘景玶是曾擔任多屆全國武術賽事裁判的國家級裁判。他欣慰地表示,這次參賽運動員的整體水平都很不錯,當中還有代表馬來西亞參加世青賽的運動員參賽,讓這次來參賽的學生有機會看到國家級運動員的表演,從中吸取寶貴的演練方式與經驗,實屬難得。其他還有不少的州隊代表,讓這次賽會的競爭更為激烈。“比賽水準高是好事,我希望運動員們的心態能再加強。無論是第一次參加或已有多次比賽經驗、大賽會或小賽會、有沒有機會爭取冠軍,都應該重視每一次的比賽機會,把平時刻苦訓練的成果展現出來,爭取自身最好的發揮!”
武術的評分並非黑白分明,佘景玶透露,裁判團打分時會商討,以確定運動員在比賽時所出現的問題、錯誤,務求令賽果公平、公正及公開。“武術其中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多樣性,更何況武術還有很多不同的拳種;同一個套路,它可以有多種的變化和表現方式,只要在拳種的規格與規範的範圍內,就可以接受有不同地區上的表現風格,讓整體呈現百花齊放的形式。”
中華民族的瑰寶
坤成中學武術團教練胡志雄,是應佘景玶之邀,成為此次賽事的總策劃之一,讓坤成中學第一次承辦全國大型比賽。胡教練指出,華文獨中是具有很強烈華文文化色彩的學府,若在日後武術能被列入董總的正統賽事,通過董教總的號召力,那將是一場盛大的盛會,而這更能成為“傳承”的主要動力來源。
“馬來西亞武術界可以向極力於推廣的二十四節令鼓學習,將武術帶到馬來西亞每個華文獨立中學。”他認為,在傳承之時,要把武術的精髓保留,也要在時代的更迭下取得平衡,讓武術更符合現代要求。“如果一味把守舊的構思和概念留在武術文化,就會受大部分年輕一代的排斥,當然前提是防止武術的核心價值變質。武術不單單只是表演和炫技,還有背後的文化精神。”胡教練坦言,現在大部分比賽的運動員只追求高難度的技術動作要求,卻沒有將武術的神韻表現出來。
坤成中學校長蔡莉莉是此次大會主席。她說道,此次比賽不僅是對中學生武術水平的一次檢驗,更是一次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盛會。“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刻的哲理——它不僅是強身健體的方式,更是修身養性、培養品格的重要途徑。”
比賽雖然結束了,但武術的修行卻永無止境。望運動員們在暌違之時將武術精神帶回校園,鼓舞更多同學積極參與武術運動,共同傳承並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武術文化,長懷再會之期。
從獨中到國際
獲得印尼2022年第8屆世界青少年武術錦標賽的C組刀術銀牌,澳門2023年亞洲青少年武術錦標賽B組刀術銅牌的李讓,是此次賽會的選手之一。他代表馬六甲培風中學,以高水準的表現在這次的全國獨中武術邀請賽中,榮獲三項項目的冠軍及初中組最佳男運動員。
李讓說,自己是以平常心的心態參加比賽,比賽時他會聽音樂來讓自己放鬆,減低緊張感。“想要提高隊伍整體水平及整齊度,唯一方法就是不斷練習。在一個團隊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喜好和長短,所以我會配合每個人的性格來溝通,為他們的優點錦上添花,遇到困難時給予真誠的勸解及提出建議,自己也會聽取意見及磨合想法,並作出最終決定。”每一場比賽都是學習的機會,有得獎或沒得獎都不是一件壞事——獲獎就享受喜悅;沒獲獎就在挫折和逆境中快速成長進步,自強不息,便可以在下次的“戰場”反敗為勝。李讓抱持著健康的心態闖蕩武術界,能夠多次獲獎也不足為奇了。
相關報道: 【動力青年】年輕大妗姐沈芳慧 為婚禮賦上甜蜜意義 武術 跆拳道 護理賽紛報捷 培南華中國內國際賽爭光 臺北青少年訪團來訪 展現臺灣民俗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