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优活

|
发布: 7:00am 26/07/2024

独居老人

老有所依

念佛

谢亚历

老年岁月

独居老人

老有所依

念佛

谢亚历

老年岁月

【老有所依】謝亞歷:唸佛,我不覺得寂寞

文:原载马来西亚《普门杂志》沈明信、庄晓谦/报道、摄影:庄晓谦

面對生命的流逝,老年是否意味著孤單、寂寞?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ADVERTISEMENT

對於未來的不可預期,是獨居老人內心最大的恐懼。兒孫的經濟支持,加以堅定的宗教信仰,可以成為他們堅實、溫暖的依靠,讓他們安然度過晚年。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苦難,而是無愛的未來。

老年的歲月應該如何度過?當家庭以及社會結構出現巨大的轉變,祖孫三代同堂的情況已不常見,有越來越多的老人,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開始了獨居的生活。

獨居老人不只是要面對身心健康的問題,也許更難以煎熬的,是長日漫漫,一個人寂寞獨處的日子。眼下的身體病痛、經濟拮据都尚可忍耐,如果此後的日子,都是“無愛的未來”,那麼活下去的動力該是什麼呢?

“曾看過一部紀錄片,談到日本有許多老人都是獨自生活,在往生之後一兩個月,才被人家發現。臨終之前沒有人陪伴,死後親人前來告別的葬禮都沒有。說實在的,我有一點害怕,不知道自己會怎麼樣。”黎秀燕(化名,76歲)通過電話的那一頭,娓娓地訴說自己的心情。

黎秀燕是一名退休的幼教老師,住在雪州甲洞。她與丈夫育有一對兒女,兒子早夭,女兒早年隨女婿前往美國跳飛機,如今已在大洋的彼岸落地生根。7年前,與她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罹癌逝世,她開始了獨居生涯至今。

如果可以,能否有另一種選擇?

靠著過去的儲蓄和養老金過活,黎秀燕省吃儉用,生活並不匱乏。“女兒會寄一些錢給我,但都不定時。”

黎秀燕住在廉價屋內,每天一個人上菜市場買菜、煮飯,閒時就靠電視、手機打發日子。隨著年紀增長,行動變得遲緩,黎秀燕的社交圈變得窄了,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她儘量不出門。

“丈夫的老家在柔佛三合港,我的老家則在烏魯音,一來是太遠了,二來是大家都老了,親戚都沒有往來。”

偶爾,會有相熟的一兩位鄰舍過來串門子,也只是略坐一坐就走了。“她們要忙著照顧兒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過,都不容易。”

對於未來的日子,黎秀燕沒有規劃,也沒有太多想法。她坦言自己會有一點害怕,但同時覺得:“人的一生,不就是這樣嗎?我能夠怎麼樣,只有接受而已。”

一群兒女,竟養不起父母

在馬來西亞,獨居老人的個案越來越多,追溯問題的根源,“不孝子孫”往往成為眾矢之的。坊間常流行這樣的一句話:“父母可以養活一大群兒女,一大群兒女卻無法養活一對父母。”

兒女養不起父母,並不一定是不孝,有很多個案是“身不由己”。李素敏(32歲,學院行政主任)談起了自己的個案:“我與先生在吉隆坡工作,姐姐移民到新加坡。一年前母親逝世了,留父親一人在霹靂太平的老家。

“父親的身體不好,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我們嘗試說服他搬到吉隆坡,又或者是住到安養中心,但父親就是不肯,他不願意離開住了幾十年的老家。”

李素敏表示,她和姐姐都不可能放棄在大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回到老家照顧父親。為此,一年之間見到父親的次數,也不過兩三次而已。

“我的心中常覺得不安,但是也沒有辦法可以想。”

另一個近似的個案是王謙民(38歲,電腦軟件工程師),他一家四口和獨居的母親分別住在蒲種兩個不同的花園。雖然在同一地區,但蒲種的交通非常繁忙,若遇上下班的高峰時刻,去一趟探望母親也得耗上30分鐘左右的車程。

“兄弟姐妹之中,就我和媽媽住得最近。哥哥、妹妹常常抱怨,我和媽媽住得最近,應該常常過去探望。事實上,我和太太每天下班之後,要督促兩個孩子做功課,有時候他們做不完,還得我們代寫。每逢週末和週日,孩子若有課外活動,或是要上才藝班,又是一整天過去了。”

30年的獨居歲月

當獨居成為無法避免的選擇時,那老人們應該要如何把自己照顧好?謝亞歷為老年人的獨居生活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

今年高齡90歲的謝亞歷,住在吉打州的小鉛(Yan Kechil),已經獨居近30年了。然而,謝亞歷精神矍爍,衣著整潔,神情開朗。她操著一口潮州話接受採訪,偶爾穿插幾句華語,十分健談。

謝亞歷的丈夫是一名羅裡司機,負責建築工地的運輸,常常要扛沉重的洋灰。丈夫辛勤工作,謝亞歷便在家操持家務,照顧5名兒女長大成人。

唸佛,是謝亞歷老年獨居生涯的最好陪伴。

30年前,謝亞歷的丈夫因為心肌梗塞而去世,5名兒女也都在外發展,謝亞歷便開始了獨居的生活。這麼多年來,她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生活。雖是獨自一人,她還是把家裡打掃得窗明几淨,十分整潔。為了接待記者到訪,她還特地下廚,用薏米、白果、龍眼煮了糖水招待。

然而,人到老年,最怕老來病苦折磨。83歲那一年,謝亞歷因為尿酸的原故,引發了嚴重的痛風。“那個時候腳力不好,一走路就覺得很痛。”

最初,她在孫兒的安排之下,請了一位護理師替她按摩,但情況沒有多大的好轉,因為不能行動,於是便同意住到安養中心,這一住便是一年。“這一年總共花了四萬多令吉,都是我的孫兒們出錢的。”

謝亞歷總共有3名內孫、7名外孫,雖然都不住在同一處,但孫兒們都非常孝順她。在安養中心期間,有專門的護工訓練她走路、踏腳車,她在情況改善之後,便決定回到老家居住。

如今,日常的開銷也都是孫兒們給予經濟上的支持,確保她衣食無憂。

與家人的生活照掛滿了牆壁,也是謝亞歷一生精彩的回憶及收穫。
佛號是最大的庇佑及依靠

談起自己的心境開朗,原來謝亞歷已經學佛40年了。最初,她和丈夫前往吉打十字港佛教會、慈濟等佛教團體當義工。平日裡,謝亞歷常常參加共修,協助打掃會所。凡有義賣活動,她大顯身手,煮爪哇面、鹹煎餅。

獨居之後,每逢佛學會舉辦佛學營,她在家裡洗面筋、煮素菜,一如既往地護持佛學會。

謝亞歷奉持淨土法門,每日都是“阿彌陀佛”不斷。每天早晨,她起身浴沐,早上8時半,便唸佛半個小時作為自己的早課,再為自己準備一日的兩餐。

她早餐吃簡單的麥片、面線,到了中午才吃正餐。“我吃得很簡單,飯、菜都是蒸的。白米飯、羊角豆、茄子,飯熟時菜也跟著熟了。”謝亞歷堅持清淡的飲食,不隨便亂吃。

到了傍晚5時半,她再半小時,作為晚課。“一天沒有唸佛,便會覺得自己的功課沒有做好,對不起佛菩薩。”

虔誠唸佛,確實讓謝亞歷感受到唸佛的不可思議。“如果身體有什麼病痛,我就會在早起唸佛時,在佛前供一杯清水,唸佛之後再飲用,常常感覺會好很多。”

一個人獨居,謝亞歷最怕跌倒,為此每次行動都是小心翼翼、佛號不斷。“平日裡地板髒了,我會很小心,先穩穩地踏到地板上,再一邊唸佛,一邊抹地。”

少煩少惱,開心度日

確保身體健康,是對自己最大的責任,為此,謝亞歷都會定時服藥。每4個月,她在新加坡的孫女便會來看她一次,同時帶她到醫院身體檢查。

如今,她每日按時服高血壓、筋脈和調理胃部的藥。她曾經不清楚服藥的先後順序,後來才弄明白要先服用胃藥。“我常常向佛祈求,不要讓我患上老年痴呆症,這樣就不能自己按時服藥了。”

與一般獨居的老人不同,謝亞歷並不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孤單寂寞,除了唸佛,她剩餘的時間便是吃飯、看電視、坐著休息,早睡早起,生活規律,開心度日。

如今,她只祈求佛菩薩保佑子孫、左鄰右舍平平安安、工作順利。對於未來,她則希望自己臨終時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那一天來臨,希望能有法師來為我助念,有佛友來幫忙煮素食。”

因為有了信仰,謝亞歷過得少煩少惱,詢及每日想得最多的是什麼?她回答說:“想得最多的,就是明天要吃什麼。”語畢哈哈大笑。

星洲日報《活力副刊》獲授權刊登

《e普門》電子雜誌網址:https://pumen.fgp.com.my/

相關文章:
【老有所依】馬來西亞照護專業協會:培訓,讓照護工作專業化
【老有所依】鄭惠蔙醫生:健康的老人最幸福
【生命留書2.0】人生只有一次,猶豫就是敗北!
臺灣知名諮商心理師及作家周慕姿/瞭解自己為何親密恐懼,從中找到舒服的相處方式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