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確需要檢討現有法令,以便能夠發揮警戒作用,但若只從法律層面著手,而沒有從各方面進行探討,如霸凌者的心態,並擬定各種措施來改善網絡霸凌現象,相信無法有效杜絕問題。
ADVERTISEMENT
2022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馬來西亞在2020年亞洲青少年網絡霸凌榜中排行第二,顯示網絡霸凌已成為我國需關注的課題。
現實中,不僅青少年會面對網絡霸凌,或向人施以網絡霸凌,就連成年人也難於倖免,因為社交平臺儼然是滋養網絡霸凌的肥土,舉凡上網者都有可能霸凌人或被霸凌。
如果政府在2022年報告出爐後即重視網絡霸凌現象,嚴正探討應對措施,是否發生在印度網紅——拉結絲瓦莉身上的悲劇得以避免?
拉結絲瓦莉在社交媒體TikTok上擁有20萬名粉絲,早前疑因揭發某美容產品公司的產品含有水銀,結果慘遭對方攻擊,將其照片作為TikTok直播背景,煽動網民辱罵她,甚至威脅要強姦和傷害她。
最終,拉結絲瓦莉不堪心理壓力,7月5日自殺身亡。
縱然涉案者莎麗妮被帶上法庭並承認有罪,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被告僅被罰款100令吉,就連通訊部長法米也對此感到失望,同時表示政府將審查現有法令,以確保懲罰與網絡犯罪相稱。
相信許多人看到100令吉的罰款時,內心不免質疑,這樣的懲罰能讓涉案者吸取教訓嗎?民眾會因此而警惕自己不要進行網絡霸凌嗎?
政府的確需要檢討現有法令,以便能夠發揮警戒作用,但若只從法律層面著手,而沒有從各方面進行探討,如霸凌者的心態,並擬定各種措施來改善網絡霸凌現象,相信無法有效杜絕問題。
毋庸置疑,網絡世界錯綜複雜,但不可忽略的是,網絡不過是個沒有生命的物,是客觀存在的物,但利用網絡的卻是有生命的人,是會思考的人塑造了網絡生態。所以,當務之急是教育人民體面地運用網絡,及應對網絡世界裡林林總總的亂象。
很多時候,人們遨遊在虛擬的網絡世界時,往往忘了自己其實是在和人打交道,以致忽略社交禮儀、場合、面向、行為等。更何況,在鍵盤背後,沒有人會知道對方真正的長相、身份、名字等,以致人們會肆無忌憚地發言或做出違法行為,殊不知已對他人造成心理傷害,嚴重者甚至走上不歸路。
《馬來西亞前鋒報》引述大馬通訊及多媒體委員會(MCMC)的數據顯示,自2022年起至今年7月9日,大馬平均每天發生約10起網絡霸凌案件,這段期間,MCMC共接到9483起網絡霸凌投訴。
界定網絡霸凌不是件容易的事,稍不留意可能就會變成矯枉過正,導致人民的言論自由權利受到侵蝕。所以,政府必須吸取各方專家的意見,並制定完善機制執行法令,以確保調查過程透明且公正。
與此同時,政府應從教育著手,在學校課程里加入網絡素養內容,從小培養學生擁有正確使用網絡的觀念,並通過各媒介宣導網絡使用的知識,加強民眾對網絡霸凌的認知,如此才有望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
拉結絲瓦莉的遭遇敲響了網絡霸凌的警鐘,但我們在感到唏噓與惋惜之餘,也應提醒自己保持網絡禮儀,使用網絡時尊重他人,以免讓自己成為鍵盤劊子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