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本报特约

|
发布: 8:00am 28/07/2024 7532点阅

内陆税收局

孔令龙

中总

电子发票

中小微企业

MyInvois

税务识别编号

孔令龙.8月1日电子发票开跑,你准备好了吗?

长远来说,在政府和企业双方都做好准备的大前提下,的推行不管是对国家或企业,都是利多于弊,除了增加国家税收,减少刻意的逃税漏税及影子经济之外,也能加强税务管理。企业也能减少人为的疏漏,更准确地准备本身的财务报表以及报税。

ADVERTISEMENT

有订阅报纸的公众人士,或有固定供应商及客户的商家们,相信近来都陆续收到电邮,要求提供本身的 (TIN) 及其他资料,以准备电子发票的到来。这一个步骤对企业来说是必须的。当然,8月1日开始推行电子发票的,主要还是年营业额超过1亿令吉的企业。对年度营业额1亿令吉以下的企业,他们还有时间让自己做好准备。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 上周举办了名人讲堂4.0,由我主持,邀请了首席执行员阿布达立,为大家厘清关于电子发票的一些疑问,也为大家讲解了电子发票的最新进展。当然,关于当天的内容,大部分的媒体都聚焦在年营业额在15万令吉以下的微小型企业,能够全面豁免电子发票,包括原本要求每月提交一次的合并电子发票 (consolidated e-Invoice),如今也可豁免。同时,阿布达立也强调,政府的立场是鼓励大家使用电子发票,因此当局会根据情况灵活处理,并承诺在合理理由的情况下,不会随意处罚违规行为。

除了上述两大重点,内陆税收局首席执行员及其团队,也为在场者解释了一些电子发票推行时的疑问。无论如何,由于时间的限制,还有很多课题我们无法与阿布达立进一步交流,特别是关于中总总会长卢成全在致词时提及,希望将豁免电子发票年营业额15万令吉的门槛,提高至50万令吉,同时推迟全面实施日期至2027年1月1日的要求。

这里我必须强调的是,我们都了解并认同政府推行电子发票的目的,因此我们建议的是阶段性的豁免。占了我国企业总数的97.4%,其中高达78.7%是微型企业。以目前的进度来看,如果我们强迫这些微型企业在明年7月1日就要全面推行电子发票,可以肯定的是,很多企业都会因为人手及设备的不足而引起混乱,同时相关的合规成本也会为他们带来负担。

年度营业额15万令吉的门槛,实属太低了,相信这只能豁免小部分的摊贩。与其将大部分还未准备好的微小型企业涵盖在内,结果引起市场混乱,甚至让企业转嫁成本至消费人身上而带来通货膨胀,不如将门槛提高至50万令吉,让有能力的企业先推行,待市场接受良好,系统运作完善,各界都适应了电子发票的运作后,再分阶段逐步推广至年营业额30万令吉、15万令吉或甚至全面涵盖所有微小型企业。这样的话,内陆税收局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教导商家,同时解决推行初期面对的技术问题,让商家和消费者都有时间慢慢接受电子发票,减少对企业运营带来的困扰。

至于内陆税收局的电子发票网站,目前已开放让各界试用。我在这里也鼓励大家,不论来自哪一个领域、或企业大小,都要踊跃试用,看看要开一份电子发票,需要如何填写相关资料,同时如有面对任何技术问题,或是不了解相关栏目需要填写什么资料,都要积极向内陆税收局询问及反映,以进一步改善有关网站,这样等电子发票开始推行后,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各项技术问题所衍生的不必要的麻烦及拖延。

在早前内陆税收局和各商会的对话会上,内陆税收局表示会开发手机程式,尽可能简化及自动化消费者与商家在交易时由于电子发票要求而提供各项资讯所带来的不便及拖延,我们对此表示欢迎。这里我分享一下我本身在中国消费时的经验:在中国购物时,如果需要电子发票,任何一个销售员都能通过手机APP,为消费者结账并开具电子发票,消费者甚至无需到收银柜台付款及要求;而如果需要开具公司名义的电子发票,也只需要向店家展示公司的二维码,店家一扫描,有关公司的资料就能自动生成在其电子发票的相关栏目,商家无需再一一填写,双方也无需担心填写错误的问题。

对此,内陆税收局也表示,他们正在开发的电子发票手机APP以及电子销售终端系统 (e-POS),预计在今年底可以完成,并且会免费开放让公众和商家下载使用 。我相信内陆税收局所说的APP也会是类似中国的方式。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待有关APP出炉,测试运作顺利后,才逐步扩大电子发票的涵盖范围呢?届时我相信不会再有企业以“不会”或“没有熟悉电脑运作系统”作为不开具电子发票的理由,毕竟这和我们现在的电子钱包的使用方式大同小异,各界也不会再觉得电子发票的操作困难而抗拒。加上有关系统可以免费下载,只要有一台手机就能使用,届时,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自然而然地就会水到渠成。

除了政府方面的努力,企业本身,不管是中小型还是微小型企业,或是否能够被豁免,本身也必须主动了解及学习电子发票的运作模式,因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很多人由于不了解,而对电子发票极度抗拒,觉得会对企业的营运带来很多的麻烦及不便。无可否认的是实施初期,肯定会有一点影响,毕竟企业的会计人员需要时间上手,而电子发票要求的资料也比之前多,但这些都是过渡时期面对的一点问题,整体来说对企业的整体营运并没有影响,只是开具的发票需要和内陆税收局的系统链接而已。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电子发票的讲座,企业可以选择信誉良好又受到人力资源发展机构承认的课程,善用本身缴纳的人力资源发展基金,让相关负责人去上课,了解电子发票的运作,以及企业必须作出的调整,也能避免因为无知而被不良的软件供应商欺骗,从而耗费巨资购买不需要的软件。

长远来说,在政府和企业双方都做好准备的大前提下,电子发票的推行不管是对国家或企业,都是利多于弊,除了增加国家税收,减少刻意的逃税漏税及影子经济之外,也能加强税务管理。企业也能减少人为的疏漏,更准确地准备本身的财务报表以及报税。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4:00pm 01/02/2025 358点阅
中总:经济条件各不同 “各州最低薪”更可行

(吉隆坡1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认为,制定基于各州及以当地经济条件为考量的最低薪金制度的时机已成熟。

中总今日发文告指出,区域性最低薪金制度比全国统一最低薪金政策更具可行性,因为它能更好地反映各地区的生活费、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状况。

在企业营运成本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中总希望政府能够妥善管理拟议的多层次外劳人头税,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并重新考虑为外籍劳工强制缴纳雇员公积金的政策。

吴逸平:经营成本大增

中总呼吁政府继续支持企业推动技术、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应用,同时实施技能提升和再培训计划,以培养具备未来竞争力的人才。

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表示,随着政府自今年2月1日起落实每月1700令吉最低薪金制度,雇主和雇员在企业雇佣成本上升的情况下,雇主和雇员需更加关注效率、生产力和产出。

他说,中总理解适当提高最低薪金的必要性,尤其是在当前生活费和通货膨胀的环境下,这一举措预计将惠及437万名雇员。然而,一些企业,尤其是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在当前充满挑战的环境下,需承担更高的经营成本。

他指出,这可能会产生成本转嫁效应,导致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盼企业吸纳部分成本

“我们希望企业能够自行吸纳部分上涨的成本,以确保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不会大幅上涨。”

他说,因此,提高最低薪金必须与提升生产力增长相匹配,通过技能提升和再培训来维持低每单位产出成本。然而,部分企业也表达了担忧,认为这项“一体适用”的全国最低薪金制度或许并不适用于所有州属,因为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经济差距。

他说,发展较落后的州属的微中小型企业可能无法承受更高的最低薪金,因为当地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弱。

“有鉴于此,中总认为,制定基于各州及以当地经济条件为考量的最低薪金制度的时机已成熟。”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