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發往太平的前一天,突然看見太平老店──聯通茶室宣佈停止營業的消息。身邊的朋友一窩蜂趕往太平,去那邊打卡吃早餐,惋惜這個走過半世紀的老店,最後因為後繼無人以及大環境的壓力,也吹起了熄燈號。
譓頻是90後太平人,我問她,過去還有什麼老店熄燈了?
ADVERTISEMENT
她說,想不起了。年輕一代對老店沒有太多情感連接,因為他們的生活重點已不在老街,即便兒時曾在老街生活,此時若要她再回想老街昔日的情景,即使很努力去想也記憶不深刻。
我突然感嘆,難道舊城的故事,真的只有老一輩的人才懂?
終將寫進歷史的聯通茶室
坐落在太平第二個十字路口的聯通茶室,創業於1948年,位於太平廣東會館對面。店裡的擺設並沒有因為時代而改變,裡頭的員工都是阿公阿嬤等級,老一輩的人都很喜歡來這裡吃早餐,烤好的麵包,塗上少許牛油,再加入半生熟蛋,是大部分人必點的招牌。
店裡另一個人氣美食則是炸面,堪稱太平獨有的美食,類似廣府伊麵,其他餐點還有蝦面、咖哩面等。坐在店裡,你還會被櫃子上那一罐又一罐鹹桔給吸引,都是店家自己醃製的,用來製作桔子冰水。但這些其實都已經是歷史了,如果不寫,太平老街還剩下什麼?
譓頻說,小時候坐在聯通茶室裡感覺很新奇,全太平只有這裡有棕色高高的靠背椅,4個人對桌,像極了“九龍冰室”。只是這裡看不見古惑仔鄭伊健,因為茶室靠近土地局、法院,反而經常會看見許多身穿著白衣襯衫的人士,有的是政府官員、律師等。
以前的年代沒有掃描下單,現代的聯通也不用掃描下單。老闆坐在櫃檯算錢,偶爾去後廚泡咖啡,店員還是會手握白紙條,一桌桌去下單。或許聯通茶室坐落的位置在市中心,在以前的年代屬於黃金地段,地位高端,價錢也偏高,記憶中,只有在特別的日子,或考取好成績,母親才會到這裡給她帶上好吃的。
童年的回憶、中學走過的路,都消失了!
5歲前,譓頻與家人住在太平老街Kota Road的老店鋪上,樓下是家眼鏡店,每次回家都會跟老闆打招呼,再沿著樓梯到二樓。
“二樓的階梯又窄又斜,每次上樓得依偎著媽媽,一步一步艱辛地往上走,若是一個人,天暗了絕不敢下樓。房子大廳的木板夾滿灰塵,每走一步路都會聽見怪聲音,打開窗戶,直對後巷的老店屋,窗戶旁是一隻只的白鴿子。”
她說,也不知道是不是鴿子的關係,還是因為房子就在車來車往的大街上,她5歲前的回憶都是在診所裡度過。診所就在後巷,路途中會經過中藥店,買顆糖子那是童年最甜蜜的回憶。
中藥店對面是座巴剎,裡面溼噠噠的,媽媽都不讓她進去,只知道許多老人坐在巴剎附近玩遊戲,長大後才知道大人的遊戲是“賭雨”。這座舊巴剎營業至晚上,小販賣經濟飯、炒粿條、蒸麵包、豬腸粉和一包包的椰漿飯。
“我最期待的是外公帶我到巴剎對面的肯德基(KFC),他每次幫我撕了炸雞腿的肉後,自己卻到對面的巴剎買椰漿飯。不清楚舊巴剎是哪一年搬遷,只知道後來大學時期回到老街,外公已經離世,老家樓下的眼鏡店也已經出售,童年的回憶、中學走過的路,好像都消失了。”
念茲在茲太平的寧靜,回鄉發展談何容易
配合太平150週年,太平國州議員兼教育部副部長黃家和與霹靂州華裔攝影協會特別籌備太平150攝影集,希望透過舊照片來紀錄任何跟太平相關的人文、古蹟,留住太平的集體回憶。內有太平大鐘樓、霹靂博物院、英國軍官食堂、太平電報博物館、太平監獄、太平公共圖書館、郵政局、太平和平旅舍茶室、太平北京飯店及鄭景貴故居等等。
譓頻說,太平一直在發展,可是發展的速度不像其他城市快,因此仍保留了許多原始的人文風景。小時候總想要到城市生活,但當在城市發展時,卻開始想念太平的生活,總讓她覺得安心、寧靜,亦想過再過幾年就回鄉發展,簡單生活。
惟她不否認,年輕人要回到太平安居總覺得有點困難。太平的就業機會不多,年輕人發展的空間不大,最終能留在太平的年輕人大致上分為幾種:守家業、公務員、自己創業。
張集強眼中的太平──養生養老理想之地
“回太平退休,一直是我理想的生活。”張集強說。
因為有了返鄉退休的計劃,數年前他在靠近太平湖的一座住宅花園內,買了一棟80年代的老房子,花了一些心思整修及設計,兩層的獨立式房宅,樓上是房間、客廳以及可以看到雨樹的露臺;樓下目前交由其妹妹經營冰品咖啡店。
因為不常回來住宿,重新裝潢的老宅,目前先化身為民宿,也由妹妹代為打理。偶爾回鄉,哪個房間空著,他與家人就睡那一間,優哉遊哉。
“我最喜歡坐在這裡,看著那一棵雨樹。”
我順著他的手指,望向露臺遠處,藍天白雲低下,有著一棵高大綠葉茂密的雨樹。我不確定那裡是不是太平湖的方向,也忘了問,但仔細想想,雨樹於太平人而言,又何止是落在太平湖旁的襯托?它已經是太平人生活的一部分,經歷了一代又一代太平百姓的生活氣息。
規劃完善,宜居慢活之城
記得當初跟張集強提及,想要從建築角度去窺探太平的前世今生,他曾執意也要把太平湖寫進文章裡,說自然與人文環境的關係是密切的,而且息息相關。
“你有發現嗎?太平的道路都非常寬敞,這是當初英殖民時代就已經做好的規劃。”
他說,以前太平都是亞答屋,沒有特別規劃,兩屋之間相隔很近,後來一場火患把太平市中心燒為平地,之後英殖民政府把“Grid”建築系統帶來太平,重新規劃發展這座市鎮。
太平就是馬來西亞第一個擁有完整城市規劃的城市,從高處鳥瞰太平,道路規劃井井有條,街道與街屋寬敞整齊。
這兒具備了城市的基礎設施,但生活節奏卻不快,誠如太平的名字一般,是個脫俗且與世無爭的城市。現在很多人都說,太平是個很適合養生養老的地方,對他而言,他更想將太平打造成宜居的城市。
看見優勢,太平發展不需要太快
在張集強的眼裡,每個城市都需要有它的特色,難道每一座城市都要變成吉隆坡才叫有發展嗎?
“無止境的持續發展就會陷入混亂,城市人口不斷膨脹、資源短缺、環境汙染、交通擁擠、安全隱患等問題都會浮現,在忙碌、緊張的生活壓力下,賺再多錢,也不一定快樂。”
他說,太平擁有很好的條件,但意識到這座城市美好的人越來越少,反而一直被視為地方沒落,或老人村。年輕人擔心迴流後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擔心無所為,但其實在太平生活,收入或許不高,惟生活水平也相對不高,不會有過高的經濟壓力。
當然,他亦希望太平可以在平衡的狀態下,緩慢成長,讓年輕人有更多的發展空間,這一點就得需要依賴多方面的配合,讓太平可以像國外的其他小市鎮一樣,擁有被全世界看見的魅力。
相關報道: 【太平150週年/01】老建築說故事,訴說太平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太平150週年/02】太平第一個火車站在哪裡?尋找湮沒的火車遺蹟! 延伸閱讀: 【大城小鎮/01】驚豔馬口!昔日的商船驛站,今日的打卡小鎮 【大城小鎮/02】馬口百年印度廟,建築風水大有學問 【大城小鎮/03】馬口人念茲在茲的老味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