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我喜欢喝酒,但只限于啤酒与米酒。对我来说,一两个老友,清幽的环境,无需掩饰,随意小酌,那是卸下一家之主与为人师表的短暂时刻。很幸运的,肯陪我喝酒的都从不灌酒。我想,或许是因为大家都不喜欢宿醉。
但我还在念小学的孩子不喜欢我喝酒。在孩子的小小世界里,喝酒啊,是与抽烟及赌博并列的三大恶事。我也知道,那是学校里的老师教导有方,在孩子的心里筑起一套标准,好使他们品行端正。
标准不是铁令,会有改变的可能。除非一个人的意志力坚强,否则一个标准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那就像是我们小时候所判断为错的情况,长大后却莫名的觉得,那情况其实也不至于错。
是非好坏善恶优劣,该以什么标准来判断?是不容置疑的法则与确实发生过的现实,还是硬性的法律与软性的道德,又或者是世代传承的文化与长久相处而得的默契?其实,这三个层次,对同一个事件,有不同的对错判断。
法则与现实有确实的标准,在对事件的判断上非常直接。举例,人需要氧气,一旦缺氧,结果只有一个。然后,唐代诗仙叫李白,谁说是李黑,很明显的就是错。法律与道德虽有区分是非的标准,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质。
对于对错的判断,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答案。而文化与默契,那就更抽象了。一个群体所提倡的,可能是另一个群体所制止的。一个事件,反而是区分“我与你”的分割线。
小酌怡情,大饮伤身。酒能提供身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酒也是古人社交的媒介。酒作为各地族群间的文化载体,以至于融入神话传说里。举例,古希腊神话中狄俄尼索斯、中国神话中的酒神杜康、埃及神话中的奥西里斯、古罗马神话中的巴克斯,以及北欧神话中的扬波。
我们不能说,能喝酒的族群是野蛮,不能喝酒的族群是古板。在一个酒已深扎文化的族群里,要制止酒的传播,那是冒犯。
在一个忌酒的族群里,传播该受制止的酒,那也是冒犯。酒的正当性,在文化与宗教信仰前,有两个标准。
不只是酒,其实很多在法则与现实以外的事情,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你看,今天的酒商赞助华教筹款义演,是理所当然。但若回到30年前,会有很多人质疑为何啤酒公司能以另一种方式踏入学府。
同一件事,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反应。另一个情况,我今天和仍在籍的学生喝酒,那是上梁不正。若陪我喝酒的是以前带过的毕业生,那是叙旧。同一件事,换了个人,有不同的反应。
再一个情况,今天若我在上班途中小酌一杯,虽不至于醉,但有很大问题。但若我是在下班途中偷个小闲,只要不醉,就不成问题。同一件事,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反应。
关于法律、道德、文化与默契,只是群体间所认同,关于是非好坏善恶优劣的判断,不代表那就是世界的真理。酒的正当性,是适可而止,也适时应务。酒商赞助华教筹款义演,底线是不能影响孩子对酒的态度。
换句话说,酒商不能介入,而是让孩子顺应族群的文化内涵,以及家庭的教育方式。喝酒是好是坏,不是酒商说了算,而是孩子长大了,有了较成熟的价值观与自律性,再自己看情况来做决定。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管不住的嘴,总是借题翻旧账,甩锅的心态,以及咄咄逼人的态度,政客为谁也为何而战,其实也蛮明显的。这没什么建设,倒令人反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