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发布: 6:54pm 30/07/2024

体育

奥运

国家队

运动员

国手

摇篮

韵律操

幼苗

南益华小

马月真

周莩强

【前進奧運●國手搖籃/01】吉隆坡南益華小|韻律操搖籃,如何孕育明日之星?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林明辉 视频:本刊 林佳莹

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又要到來,這場全球矚目的體育盛會將在7月26日拉開帷幕,那些已經獲得奧運門票的健兒想必正積極備戰,翹首以盼在賽場上大顯身手,期待能憑藉奮鬥多年的汗水,讓輝煌條紋在賽場裡飄揚,國歌的音符在場館裡迴盪。

這一朵朵在國際舞臺盛放的花朵,是從哪裡開始生根發芽?又是從哪裡走向國家隊?

ADVERTISEMENT

【前进奥运●国手摇篮/01】吉隆坡南益华小|韵律操摇篮,如何孕育明日之星?

每每提及在賽場上綻放光芒的國家隊,我們也許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國家訓練機制,但是天才從來不是橫空出世,站在國際賽場之前,也曾經是小小,被細心呵護才得以長成,繼而被國家隊吸收,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臺。

在我國充當育苗搖籃角色,且數量最為龐大,觸目可及的就是我們的小學。

放學後的吉隆坡南益國民型華文小學熙熙攘攘,排隊有序離校的學生有之,但更多的是留校等待參與課外活動的孩子。

打籃球、扯鈴、羽球,還有韻律操,讓學校洋溢著滿滿的活力和生氣。

該校家協主席周莩強透露,如今家長非常重視課外活動,也將其列為擇校的標準,據他所知,大約20%至30%家長是衝著韻律操而來的,對於該校的韻律操水平信心之高,可想而知。

走進禮堂就看見穿著韻律操服的小女孩,正齊心協力地把訓練需用到的地毯搬到舞臺前的空地,再細細地鋪開。

準備妥當後,在教練指導下開始熱身、學習動作,而總教練馬月真則站在場邊,一遍遍糾正3名校隊選手張心怡、蔡梓萱、蔡佳恩的動作,場地另一側的小女孩頻頻朝她們投以豔羨的目光,也許希望這將會是未來的自己。

旋轉、跳躍、拋接,五彩繽紛的綵帶彷彿注入了生命,配合著小女孩修長的身姿,優美地舞動著。

“她們接下來還有比賽。”馬月真說。

曾於2022年伯明翰共運會摘下雙金,並且擊敗潘德莉拉等一眾強敵,當選全國最佳女子運動員的韻律操選手吳祖兒,也曾是這其中的一分子。

【前进奥运●国手摇篮/01】吉隆坡南益华小|韵律操摇篮,如何孕育明日之星?
放學後的吉隆坡南益國民型華文小學熙熙攘攘,排隊有序離校的學生有之,但更多的是留校等待參與課外活動的孩子。
【前进奥运●国手摇篮/01】吉隆坡南益华小|韵律操摇篮,如何孕育明日之星?
周莩強透露,大約20%至30%家長是衝著韻律操而來的。

挑選好苗子的標準

上世紀80年代,馬月真是我國第一批韻律操運動員,10歲那年從小漁村來到吉隆坡上學,被老師選中參與訓練,從此跟韻律操結下不解之緣。

她從18歲開始擔任助教,2001年受陳愛莉校長邀請開發南益韻律操,從才藝班挖掘可造之才,進一步培訓、參賽,也是國際賽事的裁判。

她分享道,從形態學(morphology)來看,韻律操好苗子身材比例均勻,基本標準是上半身短、下半身長、頭型不能太大、腿型直不直、踮起腳尖的高度等等,但這也並非絕對。

“因為小朋友的身體還會繼續長的。”

過了身體這一關以後,會展開一連串的測試,包括身體的柔軟度,劈腿是否能成一條直線。

“比如說有些小朋友不能夠把劈腿做得很好,不能劈成直線。但腿的肌肉可以支撐到她成為一條直線,而不是往下倒。所以我們說腿型是重要的一環。”

在這一環節就能看出來是否能繼續更進一步發展。

由於韻律操會使用許多器械,配合拋、接完成表演,因此教練會通過幾個層次的測試,來考驗她們的反應能力。

像是拋球給她們,或者叫她們把球拋到空中,拍個手掌或轉一圈再接球諸如此類的動作。

【前进奥运●国手摇篮/01】吉隆坡南益华小|韵律操摇篮,如何孕育明日之星?

【前进奥运●国手摇篮/01】吉隆坡南益华小|韵律操摇篮,如何孕育明日之星?
馬月真分享道,從形態學來看,韻律操好苗子身材比例均勻,基本標準是上半身短、下半身長、頭型不能太大、腿型直不直、踮起腳尖的高度等等,但這也並非絕對。
大環境下面臨的挑戰

新一代孩子是在電子產品環繞下長大的,掌握科技產品和各類軟件的速度雖然很快,但也出現了令人擔憂的跡象。

在為孩子測試身體機能和反應時,馬月真發現孩子在拋、接等反應能力比較弱,從前的孩子無師自通或迅速上手的跳繩,如今也需要一段時間教導才能學會,部分孩子的脊椎亦有S字形的狀況。

“大家都會玩手機,所以他們身體的互動會比較弱一些。基本上我們會在這個方面去看這是先天性?還是說可能在後天的訓練之下,她還是有機會可以再進一步?”

另外,儘管疫情期間她們在家上網課,但負面影響在恢復正常訓練時卻顯現出來。

“真正的比賽場地是13米x13米,她們習慣在家裡練習,回來後就真的只會在原地動而已。”

所以她認為,如果孩子沒有運動或沒有喜愛的競技活動,對他們身體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影響。

【前进奥运●国手摇篮/01】吉隆坡南益华小|韵律操摇篮,如何孕育明日之星?
小女孩齊心協力把訓練需用到的地毯搬到舞臺前的空地,再細細地鋪開。
【前进奥运●国手摇篮/01】吉隆坡南益华小|韵律操摇篮,如何孕育明日之星?
訓練開始前,馬月真叮囑小女孩注意一些事項。

4歲——韻律操訓練的黃金年齡

“年齡”是韻律操最為重要的因素,啟蒙的黃金年齡是4歲至5歲之間,在短短一年訓練裡,若顯露出天賦,6歲就開始進入正確的比賽相關訓練。

“6歲就會有發光的機會。”

假設錯過黃金年齡,從7歲至8歲才接觸韻律操,那隻得縮短前期的啟蒙階段,將1年的適應期縮短至3個月到6個月。

“因為時間對她們來說太重要,而且韻律操比賽的難度會隨著年齡而增加。比起一般的小朋友,如果孩子提前開始訓練,對這些動作的反應會比較快,得分也比較高。”

雖說受訓的年齡越早越好,但如果處理情緒不當,讓孩子持續訓練,缺乏童年的歡樂,可能會造成倦怠(Burn Out)。

“在這段黃金時間一定要好好處理,我們才能將這顆幼苗慢慢帶大。”

在這行已經28年的她笑說,現在的小朋友與過去的孩子不同,從前的孩子可以接受教練嚴厲的語氣,直接執行教練的指令,如今的孩子則需要與她們建立情感連接,要讓她們知道尊重和遵循教練的指示。

“以前的小朋友不會問為什麼,現在需要讓她們明白為什麼要做這個動作,一旦她們明白了,願意配合,進展就會快很多。”

有時候看見學員情緒不佳,還會去了解她們的情緒,可謂身兼數職,亦師亦友亦母。

她介紹,以興趣為主的學員一週上課一次,每次1小時30分;進入到賽前訓練階段時,訓練頻率為一週3天,每天2小時左右。之後進階到正式比賽形式的團體訓練,頻率增至一週5天至6天,訓練時長為3小時至6小時不等,視當日有無上課而定。

看似艱苦又漫長的訓練,但孩子的韌性卻比我們想像的要強上許多。

“小朋友都能習慣,沒有訓練反而覺得渾身不自在。之前帶她們出國比賽,回來後讓她們休息,就有孩子託媽媽問能不能回來訓練?”

【前进奥运●国手摇篮/01】吉隆坡南益华小|韵律操摇篮,如何孕育明日之星?

【前进奥运●国手摇篮/01】吉隆坡南益华小|韵律操摇篮,如何孕育明日之星?
在教練的指導下,學生開始熱身、學習動作。
中學──前進國家隊,或中途離場的關鍵時刻

只是,這些熱愛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動搖,可能因為興趣逐漸淡去,想嘗試其他領域的運動,又或者想要專注學業應付考試,就會選擇中途離場。

“上中學是她們的過渡期,蠻多小朋友從小學開始訓練,大概有6年就到了一個倦怠期,想嘗試別的東西了。

“但是,我並不鼓勵孩子在這個階段就放掉,因為從小學上中學其實是一個關卡。”

還有一些是依然熱愛,可是無法適應正處於成長的身體,導致挫敗感與日俱增。

“到去中學的時候,其實她的動作、訓練方式還有身體的變化也不一樣了。比如接近十二三歲時,會來月經、胸部發育,盆骨會變大,腰開始會比較硬,可以通過肌肉、按摩治療舒緩,這些是過渡期。”

她感嘆,有些條件不錯的學員正經歷這段過渡期,覺得自己的表現不如以往,甚至不如後輩,於是漸生放棄的念頭。

“所以很多在14或15歲時會選擇中斷,但真正到國家隊的話也是在中學年齡,也就是說中學才是她們真正綻放的時候。”

“如果這些小朋友能夠堅持下去的話,才能夠真正為國家提供更多的支柱。”

(原稿上傳於08/01/2024)

相關報道:
【前進奧運●國手搖籃/02】陳重名羽球學院|為國家尋找第二個李宗偉,栽培新血壯大羽壇
【前進奧運●國手搖籃/03】梁𧁋儀跳水學院|跳水無人接班,招新血培訓破解人才荒

延伸閱讀:
【大馬女籃/01】翁薪雲/因籃球而戰──傾注熱誠培養籃球基層
【大馬女籃/02】特蕾西/敢敢灌籃!──新戰術新打法,強化女將攻防力
【大馬女籃/03】葉佛儀/肩負重擔無所畏懼,期許球隊能走向世界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4:09pm 29/03/2025
阔别23年重返国家跳水队 法拉贝古姆培训幼苗
阔别23年重返国家跳水队  法拉贝古姆培训幼苗
法拉贝古姆回归大马国家跳水队,携手李俊松培育快速通道计划下的幼苗选手。(星报图)

(吉隆坡29日综合电)阔别23年回归大马跳水国家队,大马跳水先驱法拉贝古姆全力为国培育幼苗选手。

作为2024至2028年发展蓝图的一部分,国家体理会与大马泳总联手启动了快速通道计划,以加速跳水新秀的培育。

虽早于去年便已遴选出潜在的跳水幼苗,却因征求全职管理人员和教练延迟,选手们在这个月才正式展开培训。

携手李俊松培训快速通道幼苗

而大马的东运跳水首金功臣法拉贝古姆,将携手中国籍教练李俊松,负责把这批幼苗培养成才。

自2002年卸下选手身份后,久违重返国家跳水队的法拉贝古姆,在受访时坦言,“我没想过自己会以教练身份回到这里。”

她透露,“我是被布莱恩(前任大马国家跳水队技术总监)说服,而回归并尝试任教。在考取执教资格花了一些时间后,我在今年起可以开工了。”

阔别23年重返国家跳水队  法拉贝古姆培训幼苗
大马首批获奥运资格的跳水选手中,现已有3人回归国家跳水队。(大马奥理会IG图)
首批奥运选手已3人回归

即使布莱恩已转任韩国跳水队教练,法拉现于国家跳水队仍不乏熟人,她与新任技术总监杨建立和教练梁𧁋仪,都是昔日大马跳水的“开荒牛”。

在1999年汶莱东运会,法拉是于女子个人3公尺跳板,摘获跳水队的历史性首金。法拉也曾搭档梁𧁋仪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拿下大马的首枚女子跳水奖牌(女子双人3公尺跳板铜牌)。

法拉、梁𧁋仪、杨建立,以及阿兹希姆,也是首批获得奥运资格的大马跳水选手,但当年法拉于备战期间受伤,最终只能以观察员身份参与2000年悉尼奥运。

培育8幼苗从零开始

因此,法拉期望道,“我希望自己能塑造和抚养孩子们,其中至少一人能足够优秀,有资格参战奥运。这是我以前错过的机会,并会很自豪自己发挥出作用。”

询及训练时间表,法拉说,“我们(与李俊松)目前有8名10至12岁之间的学员。他们在邻近学校念书,每周训练6天、每次5至6个小时。”

法拉解释道,“训练时间的确很长,但我们别无选择,因为这些孩子此前没有跳水的基本知识。我们需从零开始,而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她补充,“任何人都需要6个月至1年时间,才能学会一组完整的跳水姿势。”

法拉也指出,“在中国,他们会让孩子们在更小的年龄就开始学习跳水,所以永远不会太早。但也许这里(大马)的父母还没有准备好。”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