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重名說,根據目前趨勢來看,頂級球員的狀態在近20歲左右就能達到頂峰,特別是女球員。例如最近在美國網球公開賽奪得大滿貫的科科·高夫,今年不過19歲,因此他認為孩子5歲至6歲開始接觸體育活動,是較好的時機。
“在10至20年前,他們(球員)成熟得比較慢,可能25歲到28歲才開始成熟。但以目前趨勢來看,女生可能最早18歲至20歲已經成熟,男生可能稍微慢2年至3年左右。”
ADVERTISEMENT
提起國民運動,非“羽球”莫屬,在國際賽事大馬羽球員一次次地閃耀,讓國人對羽球熱情高漲,主動送孩子去學習羽球,希望有朝一日孩子也許能成為第二個“李宗偉”,又或者另一個符號性的羽壇名宿,成龍成鳳。加上我國羽球員水平不俗,退役後轉型教練者大有人在,因此大量的羽球學院應運而生。
除了小學,各類型的體育俱樂部和學院亦是孕育幼苗的搖籃,這些看似孩子打發閒暇時間的課外活動興趣班,實際上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儲備,支撐特定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走進哥打白沙羅的室內體育館,眼前只見幾座足球場,誤以為自己走錯地方。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穿過剛踢完足球的人群,走到最尾端,掀開藍色布幕,才發現別有洞天。
原來體育館被足球與羽球一分為二,兩種運動項目的場館僅一牆之隔。
羽球館的牆面上,張貼著我國知名羽球男雙球員陳重名的海報,寫著:陳重名羽球學院,才確認自己沒來錯地方,而在2021年12月卸下國羽女雙教練的他,此時也朝我走來。
相比起韻律操對“好苗子”有明確的判定標準,在他看來羽球更講究“機緣巧合”。
他曾遇見過小時候極具天賦的孩子,但可能過了一段時期,他們就會因各種不同的因素到了瓶頸,也有的孩子在初期表現一般,訓練到中段時期可能突然就爆發了。
“對我們來說,這是要看機緣巧合。”
羽球員的身型要求
他笑說,實際上對羽球員的身材也有要求,比如個子不能太矮,可是總有例外,不一定“嬌小”就意味著斷絕羽球員之路。
“就好像日本的山口茜,個子比較小(官方身高1米56),雖然個子小,卻能憑著自己的毅力創造奇蹟,還有個人體能特別好的話,也是可以成才的。”
然而,山口茜只是屬於個別例子,以他身為教練的角度而言,如果可以的話,自然是希望球員的身體條件和身體素質優越為好。
儘管一根苗子能否成長為大樹講究機緣,可是他能從學員的表現中判斷哪些可能具備潛質且走得更遠。
“比如他們的身高、速度,或性格,你看得出他是很專注,很有耐力的,身材偏高,那些可能會是好苗子。”
若是專攻雙打的球員,則更重視兩位搭檔是否能產生化學作用擦出火花。
他說,天賦固然重要,但在體育領域,勤勞、自律、自我要求高是最為重要的元素。
“對我來說,紀律很重要,自我要求高,‘態度’決定一切。”
“態度”包括對訓練、對羽球的熱愛、對教練的尊重等等,他嘆曾看過許多極具天賦的球員欠缺“態度”而無法更進一步,達不到最高峰。
幾歲學打羽毛球才合適?
陳重名曾在一次訪談中建議家長可讓孩子年幼時接觸運動,詢及此事,他進一步解釋,根據目前趨勢來看,頂級球員的狀態在近20歲左右就能達到頂峰,特別是女球員。
例如最近在美國網球公開賽奪得大滿貫的科科·高夫,今年不過19歲,因此他認為孩子5歲至6歲開始接觸體育活動,是較好的時機。
“在10至20年前,他們(球員)成熟得比較慢,可能25歲到28歲才開始成熟。但以目前趨勢來看,女生可能最早18歲至20歲已經成熟,男生可能稍微慢2年至3年左右。”
放眼望去,在他的羽球學院裡,學員年齡層跨度不小,5歲的兒童至十多歲的青少年皆在其中。
幾個幼兒園階段的兒童在教練指導下,輪流拿著球拍將羽球打向球網;其餘年紀稍大的學員則隔網對打,教練在旁指導糾正。
實際上,5歲的兒童並非該學院截至目前年齡最小的學員,他笑說在10年前曾經接收過一名年僅4歲的孩子來上課。
“其實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經驗。10年前他爸爸來問我,4歲多的孩子能不能參加?我婉拒了並說明6歲以上才可以參加。”
語畢,那位爸爸就帶著孩子離開。兩個星期後,父子倆去而復返,爸爸再次請求陳重名讓孩子嘗試嘗試。
經過陳重名的慎重考慮,決定給他們一個機會。“我跟他說,可以讓孩子嘗試,視乎他是否能夠聽從指令訓練,如果可以就能繼續訓練。”
“我也沒想到結果讓我眼前一亮,若4歲多的孩子能聽懂並遵從指令訓練,不失為好事,因為畢竟運動對小孩是很重要的。”
原本一個月起碼入院一次,體弱多病的孩子,自從參與羽球訓練運動後,生病次數逐漸減少,而今更是國家少年隊的一員。
“這經歷也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動。”
多接觸不同球類活動,減少未來受傷幾率
他提到,如今孩子接觸電子產品較多的緣故,所以會比較早熟,而且更喜歡節奏快的東西。
因此在制定訓練計劃時,在以達到目標為基礎的同時,訓練內容需要更多樣化,不能讓他們感到枯燥無聊。
“就是增加一些快樂的元素,比如玩遊戲之類的,我們也會讓他們踢足球,不要讓他們來到就只是打羽球。”
“可能有些人會質疑說孩子是來打羽球還是踢足球?但對我們來講,踢足球有助於加速熱身,增加一些不同的靈活性,是很好的運動。”
他以自己為例,小時候曾接觸足球、籃球、乒乓等多種體育項目,也有研究指出接觸球類運動種類越多,將來受傷的幾率就越小。
“所以我時常鼓勵家長讓孩子接觸多一點球類運動,不一定要打羽球。”
資源足賽事多,累積實戰經驗快
在陳重名的少年時代,由於資源有限賽事很少,只能通過縣區的學聯羽球賽、州級賽、全國賽層層殺出重圍,最後奪得每個州有限的名額,到羽總參與選拔。
1993年,13歲的陳重名通過選拔賽後進入羽球學院,一面上中學一面接受國家隊系統性訓練。這是國家隊多年來的做法,提前將具備潛能的球員納入麾下,加以栽培成國家第一梯隊的羽球員。
但在2023年11月28日,大馬羽總宣佈,從2024年起,大馬羽球學院只招收16歲或以上的球員,這是否與他提倡培訓要趁早的建議相左呢?
“羽總的看法是,16歲的孩子比較成熟,這時再選拔會更準確一點。”
對此,他則認為:沒有對錯,而且“俱樂部”模式是目前的趨勢,俱樂部之間可以比賽代練,有競爭就有進步。
“現在有俱樂部,比賽也挺多的,比起以前,球員累積經驗的速度比較快一些。”他解釋,“以前真的沒有什麼比賽。”
在他的年代,一年可能只有3到4個比賽,但隨著時間推移,大大小小的羽球賽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每個月可能就有3到4個賽事,年底就更多,成為羽球員累積經驗最好的平臺。
退役的國家羽球員轉型教練開辦學院,各類規模的羽球賽繁多,人民對羽球的熱情高昂,再加上國家長期的持續栽培,因此羽球領域的運動員並沒有很明顯的斷層問題,但其他運動項目也許就沒有這般好運氣,比如跳水。
(原稿上傳於08/01/2024)
相關報道: 【前進奧運●國手搖籃/01】吉隆坡南益華小|韻律操搖籃,如何孕育明日之星? 【前進奧運●國手搖籃/03】梁𧁋儀跳水學院|跳水無人接班,招新血培訓破解人才荒 延伸閱讀: 【足球賽的背後/01】在馬來西亞,當職業球員有“錢”景嗎? 【足球賽的背後/02】走進南方之虎,窺探最高規格的足球場 【足球賽的背後/03】從猛虎變病貓,怎樣拯救足球隊重返巔峰?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