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是古代的道教和佛教圣地外,同时也是儒家理学的主要发源及传播中心。如此一来,嵩山以其绝佳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山岳崇拜、儒、释、道的荟萃之地……

在佛教和道教形成体系,正式成为统治中国的两大宗教之前,中国各地就出现了不同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及图腾崇拜,当中就包括了山川崇拜。
ADVERTISEMENT
后来,成为中原统治者的周王朝为了巩固统治,周公制礼作乐,制定了一套严谨的礼仪典章制度,用来教化世人,也成为儒家思想发展的基础。在秦汉以后,掌控国家礼制的儒家将周礼中的山岳崇拜发展成一套五岳祭祀制度,正式成为国家祭祀的一部分。
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及中岳嵩山,当时被视为中国早期版图中镇守5个方位的代表名山,体现当时古人的天下宇宙观念。而国家收回五岳,由官方祭祀的做法,则明确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大一统政治观念。
那这5座山峰究竟有何特色呢?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历史当中,五岳又曾经扮演了什么角色呢?今天,我们就先从中岳嵩山开始说起。
从山岳崇拜到五岳祭祀制度
首先,我们先弄清楚为何河南登封的嵩山会被称为“中岳”。根据史书记载,古人认为夏商周三代政权都以河洛地区为中心,周公旦更是在登封找到了之前提过的“天地之中”,所以挺拔险峻的嵩山,自然成为天下之中岳。作为两千年五岳祭祀的关键位置之一,嵩山上保留了不少相关的历史遗迹,当中最重要的是汉三阙和中岳庙。
汉三阙,是指建于汉代的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分别是嵩山上3处祠庙的神道阙。什么是阙?阙,是东亚文明中特有的一种建筑物,建于宫殿、高规格的祠庙或陵墓之前。一般是一组楼台,分列左右,中间没有横梁相连,出现空缺,所以命名为“阙”。而神道则是指通往鬼神之道,是进入祠庙或陵墓的必经之路,所以神道阙立于神道两旁。在汉代,不少祠庙和陵墓前都设有石块堆砌雕塑而成的石阙。由于中国古代建筑以土木为主要结构,保存不易,所以千年以上保留至今的古代地面建筑屈指可数。而汉代石阙是以石头建造,在没有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即使风化侵蚀依然屹立不倒,完成保留到现在,是后世研究两千年前建筑样式的重要文物。
太室阙,原本是太室祠前的神道阙,建于东汉元初五年,即公元118年。东西两阙全为石结构,高度接近4公尺,而且个别都是由一大一小连体的子母阙构成。石阙上刻有各种动物瑞兽、车马出行画像及铭文,是研究汉代文化风俗的重要材料。太室祠在北魏时期被改为中岳庙,所以后来太室阙也成为中岳庙象征性的大门。


少室阙,则是少室山庙的神道阙,同样也是建于东汉时期。少室山庙始建于秦朝,可惜在明朝初期坍塌,仅剩下少室阙。少室阙上的铭文严重剥损,但所幸依然保留大量石刻画像和装饰图案,是研究汉代艺术的珍贵资料。
启母阙,位于嵩山的万岁峰下,是启母庙前的神道阙。在启母阙北边有一块开裂的巨石,叫做“启母石”。相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妻子涂山氏化为一块巨石,但为了给大禹留下后代,巨石北面突然裂开生下了儿子启,所以这块巨石后来被命名为启母石。西汉时期,汉武帝来到嵩山游玩,为这块巨石修了一座庙,那就是启母庙。可惜这座庙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在庙前留下了东汉时期建造的启母阙。

成山岳崇拜、儒、释、道荟萃之地
除了汉三阙以外,嵩山上还有一处历史建筑群与古代五岳祭祀有关,同时也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这个地方就是中岳庙。
中岳庙,最初是秦朝建立的太室祠,是用来祭祀太室山山神的场所,前面提到的太室阙就是这里的神道阙。那为什么后来成为道教圣地呢?这里就必须提到道教中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寇谦之。
寇谦之,北魏时期的著名道士,年轻时因为对天师道感兴趣,所以就进入嵩山修道。相传,太上老君曾降临嵩山,把天师之位传给他,并要求他改革天师道,弘扬道法。下山后的寇谦之,得到当时北魏太武帝的赏识,被尊为国师,创立北天师道,对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南北朝时期,太室祠曾多次迁移,一直到了北魏,正式改名为中岳庙,成为一座道观。唐朝武则天掌权时期,打破传统,先后将嵩山神封为“天中王”及“神岳天中黄帝”,是五岳历史上第一次获得官方爵号。公元696年,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别出心裁选择在嵩山封禅,嵩山和中岳庙的地位大大提高。原名嵩阳县的登封,也因此而得名。
清乾隆年间,皇帝参照紫禁城全面重建中岳庙。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中岳庙,是清朝大规模重建后的样子。现存建筑39座,占地总面积达11万平方公尺,是整个河南省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除此以外,嵩山同时也是佛教圣地。闻名天下的少林寺就是建于嵩山的少室山下。少林寺为何而建?为何少林寺僧人多数习武?这些我之前都曾在专栏中写过,欢迎大家自行重温,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在嵩山南麓,有一座非常特殊的佛教历史遗迹,那就是著名的嵩岳寺塔。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元年(520年),距今已经超过1500年历史,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密檐塔。更特殊的是,这座密檐塔平面为十二边形,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十二角密檐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中非常杰出的作品。

嵩山是古代的道教和佛教圣地外,同时也是儒家理学的主要发源及传播中心。程颢、程颐两兄弟就曾在嵩山的嵩阳书院讲学,也是历代学者讲授儒家经典的地方。
如此一来,嵩山以其绝佳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山岳崇拜、儒、释、道的荟萃之地,中岳嵩山名副其实。
相关文章: 林家豪/考古工地上的巾帼英雄 李系德/五月雪勾起55年前惊恐伤痛 彭健伟/去度假村的原因 张丽珠/梿度报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亚罗士打30日讯)美食承载万千思念,阿嫲的味道至始不变。
从事电商的林家豪(37岁)从小到大都是吃不胖的体质。小时候,他不爱吃饭导致身形比同龄孩子瘦小,疼爱孙子的阿嫲研制出了很多美味的佳肴菜色,单纯就为了让家豪吃得好、长得高。
(拍摄:黄惠玲)
阿嫲的独家私房菜,让他吃出了温暖和爱,更渐渐地也爱上了烹饪。


曾跟多名厨学各种烹饪手艺
林家豪从小就喜欢窝在厨房,围绕在阿嬷身边,看得多了也从中偷师,将阿嬷的烹饪技巧学了下来。

他喜欢研究食谱,也从阿嬷身上学习了一些独家秘方。奈何,在“男儿不下厨”的传统观念下,面对父亲的强烈反对他学厨,他为了不让父亲失望,只得报读了父亲所希望他报读的科系。
后来,因为阿嬷的一句话,他完成了原本的科系后,再偷偷报读了烹饪与烘焙课程。
他回忆说:“虽然阿嫲不在了,但是她曾经告诉我的一段话让我一直铭记在心。她告诉过我不要因为别人质疑你的眼光,让你也跟着质疑了自己的能力,只要不放弃学习,就会有能力解决眼前的难题。”
从此之后,这句话成了他的座右铭。他以优异成绩毕业烹饪与烘焙学院后,就在五星级酒店的烘焙厨房、西餐厨房、中餐厨房和马来餐厨房任职过。
这几年他跟随多个名厨学习各种烹饪手艺,但最难忘的始终还是那个独一无二,属于阿嬷的味道。
第一道:香草料炸鸡块(配酸辣酱)
食材:鸡肉400克、香茅1枝、九层塔叶10大片、小葱头4粒。

炸鸡粉:中筋面粉60克、马铃薯淀粉40克、泡打粉4克、盐2克、水大约90至100毫升、食用油一汤匙。
炸鸡块做法:
1.用破壁机将香茅、九层塔和小葱头一起搅成细碎状,然后倒入切好且已沥干水的鸡肉丁块里抓抹均匀,腌制入味半个小时。

2.把调拌好的炸鸡面糊斟量倒入腌制后的鸡肉丁块里,抓拌均匀,油温160度下锅油炸至金黄即可捞起。

酸辣酱材料:蒜头半颗、小辣椒5条、九层塔叶10片、番茄1个、小桔仔8粒、盐少许、白糖1茶匙。

酸辣酱做法:
番茄蒸至熟烂备用。蒜头放入石臼内椿至出味,依顺序加入辣椒、九层塔叶、蒸熟的番茄,一步一步椿出香味后方可加入盐和糖,最后挤出小桔仔汁加入椿好的材料里稍微搅拌一下,香辣酱即完成。

关键注意事项:
1,水加入粉后必须用筷子左三圈右三圈来回轻轻搅匀至成糊,不可顺时间搅拌避免面糊产生太多面筋,导致油炸后的酥脆度降低。
2,搅匀后的面糊必须要加入两勺食用油,同样左三圈右三圈搅匀后静置10分钟方可使用,这是油炸后炸物能酥脆的关键。
第二道:爽口番茄酱汁鱼
食材:鱼、红萝卜、黄瓜
炸鱼粉:面粉4汤匙、马铃薯淀粉2汤匙、粘米粉1汤匙、玉米粉1汤匙。
番茄酱汁:番茄2个、姜一小段、蒜头五瓣、番茄酱一汤匙、热水250毫升、鸡精粉少许、盐少许、白醋少许、玉米粉少许勾芡用。
炸鱼做法:
1,所有粉混合均匀后,把改好花刀的鱼肉裹上粉,拍掉多余的粉后,油温烧至160度,手抓鱼尾将鱼头前大半段下锅油炸3分钟,3分钟后将整条鱼放入油锅油炸至金黄即可捞起。

2,红萝卜与黄瓜丝切细丝,铺于炸好的鱼肉上。
3,用搅拌机将番茄搅泥备用。起锅烧油加入姜片和蒜头,爆香后加入搅拌成泥的番茄酱炒至熟烂后倒入250毫升热水,最后加入鸡精、盐、白醋调味,玉米粉兑水勾芡即可起锅淋在鱼肉上。
关键注意事项:
1,鱼肉必须用吸油纸或干布按压吸干水份,避免第3步抓住鱼尾油炸时被油溅伤手。

2,鱼肉必须改刀,两面都切花刀,此举能让鱼肉外酥里嫩且更好的均匀沾吸番茄酱汁。

3,炸鱼时必须抓住鱼尾巴,把鱼头前大半段先下锅油炸3分钟后方可整条鱼下锅,此举是为了避免比较薄肉的鱼尾部分变得干硬。
第三道:传统竹笼蒸鸡蛋糕
食材:鸡蛋4个(约180克)、面粉150克、细砂糖110克、葡萄干少许
做法:
1,用电动手搅机把鸡蛋打至半发后慢慢加入细砂糖,直至细砂糖完全融化且鸡蛋完全膨发状态。

2,分3次加入过筛后的面粉,拌匀后倒入已铺好油纸(烘焙纸)的竹篮里,面糊表面撒上葡萄干后立刻入蒸笼蒸25分钟。时间到后,关火放置5分钟方可出锅。


3,出锅后,可以用八角沾食用色素液,压印在鸡蛋糕上做图形装饰。

关键注意事项:
1,面粉一定要过筛避免有结块。
2,加入面粉后快速拌匀即可,避免过度搅拌导致打发的鸡蛋消泡,此举可导致鸡蛋糕制作失败。
3,蒸笼要预先把水煮沸。
4,可以在蒸笼水里加入几片斑兰叶、茶叶或竹叶增香。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