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云

|
发布: 7:10pm 30/07/2024

【如意安詳】漁父歌/何國忠

作者:何国忠

“日月昭昭乎侵已馳,與子期乎蘆之漪。日已夕兮,予心憂悲。月已馳兮,何不渡為?事寖急兮,當奈何。蘆中人,豈非窮士乎?”

ADVERTISEMENT

 這是〈漁父歌〉,取自《吳越春秋》。伍子胥和太子建逃離楚國,投奔鄭國。太子建心大,不顧伍子胥規勸,參與鄭國政變,失敗後被殺。伍子胥受牽連,逃到江邊,遇漁夫逆水而上,漁夫一眼認出伍子胥。江邊有人窺視,漁夫以歌聲掩飾,一次唱一句,停停唱唱,到了對岸才將歌唱完。第一句暗示伍子胥在蘆葦旁等他,上船後,伍子胥無言,漁夫無語。最後漁夫成功幫助伍子胥渡過大江。

 歌詞說日月在相互輝映的光芒中反向離去,我與公子在江畔蘆葦叢中相見。夕陽西下,我心中滿是憂愁和悲痛。月已移至上空,何不盡快渡江?局勢危急,我們卻毫無作為。隱藏在蘆葦中人,不都是陷入困境的士人嗎?

 一葉扁舟一壺酒,泛行水上,“漁夫”在中國文化中有特殊含義,非單指捕魚為生者。得魚忘筌,“漁夫”隱含智者形象。姜子牙無餌直鉤釣魚於渭水;屈原自沉汨羅江前和漁夫對話;項羽兵敗烏江,漁夫出現營救;嚴子陵不事王侯,當漁夫在富春垂釣。詩詞中讓人念念不忘的“漁夫”形象一樣舉不勝舉。張志和的〈漁歌子〉和柳宗元的〈江雪〉此刻盤旋在我腦海中,一閒適一冷峻,大自然或山水的襯托下“漁夫”都是世外高人。

 《吳越春秋》中的漁夫不只聰明,俠義作風更讓人吃驚。漁夫送伍子胥渡江後,知他肚飢,持麥飯、鮑魚羹、盎漿給他吃。期間有一小情節:漁夫離開取食物時伍子胥生疑,躲在蘆葦叢中觀察一番,漁夫找不到人,唱出〈漁父歌〉最後一句“蘆中人,豈非窮士?”後,伍子胥才現身。他問漁夫姓名,漁夫不說。他想報恩,以寶劍贈送,漁夫不收。告別後,不過走了幾步,回頭一看,發現船已翻,漁夫自沉江水,他以死明志,要伍子胥不必擔心行蹤暴露。

 《史記》中雖也記伍子胥和漁夫相遇之事,但內容簡略,沒有人唱歌,也沒有蘆中躲藏、漁夫贈飯及漁夫沉船自殺的情節。

不拘小節的烈丈夫

 伍子胥是歷史上真實人物,有膽識,有謀略,能領兵作戰。他是春秋後期楚國人,出身名門,祖父伍舉幫助楚莊王成就霸業,父親伍奢是朝廷重臣,為太子建太傅。楚平王聽信讒言,欲殺太子建,又拘留伍奢,以他為人質,召其二子進宮。老大伍尚明知兇險,為了孝道選擇和父親同在。他一到宮中,與父親同時被殺。伍子胥預料此結局,司馬遷說伍子胥是不拘小節的“烈丈夫”,父子同死改變不了父親命運,“冤仇不除,恥辱日大”,伍子胥選擇逃亡,輾轉來到吳國。

 《吳越春秋》以吳越爭霸為故事骨幹,伍子胥是書中重要人物,出場率僅次於越王勾踐。他幫助吳王闔閭篡位,又率領吳國軍隊攻打楚國,報了父兄之仇。伍子胥盡心輔佐闔閭,後來又協助其子夫差擊敗越國,可惜夫差後來放任越王勾踐強大,不聽他勸告。二人鬧僵,夫差聽信讒言,以“不忠”罪名治伍子胥死罪。

 伍子胥的悲劇性和英雄式人生,被附會各種傳說。詩人吟詠,變文說唱,戲曲表演,流傳不斷。家喻戶曉的情節包括流亡列國、漁夫渡江、白首過關、吹簫乞食、掘墓鞭屍等,講故事的人各取所需。1943年春馮至寫中篇小說《伍子胥傳》,只專注逃亡情節。馮至年輕時對伍子胥一生憂患同情不已,多次想從中取材寫成一部帶有浪漫色彩的散文詩。等到他動筆時,已是抗戰時期,他自己在幾個城市流離轉徙,心情增添更多滄桑。他在《伍子胥傳》後記裡說:“伍子胥在我的意象中漸漸脫去了浪漫的衣裳,而成為一個在現實中真實地被磨練著的人”。馮至用伍子胥顛沛流離的痛苦澆自己心中壘塊,並在各個章節裡“摻了許多瑣事,反映出一些現代人的、尤其是近年來中國人的痛苦”。

 “他是水上生的,水上長的,將來還要在水上死去。”馮至這麼形容漁夫。他是伍子胥流亡以來所遇到的第一位恩人,“這引渡的恩惠有多麼博大。”馮至引〈漁父歌〉第一句和第二句:“怕只有最親密的朋友才唱得出這樣深切感人的歌詞。”

 “伍子胥望著那隻船越走越遠。”馮至筆下的漁夫並沒有自殺。詩人寫小說不失詩意,“我現在空空地讓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將來我卻還要尋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墳墓。”馮至借伍子胥的口說。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