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4:51pm 30/07/2024

吉打

冰谷

双溪大年

亚罗士打

新民独中

北大年

吉打

冰谷

双溪大年

亚罗士打

新民独中

北大年

冰谷 / 地方掌故与历史文化

作者:冰谷(马华作家)

说:“地方掌故’这类地域实录,继往承传,历久不衰,是老中青共同喜爱的一种文学纪实形式,过去与现在的读者都有这类渴求。”

林连登致富之后,特地在新街场市中心捐助兴建了一座钟楼。

师生共同努力,为双溪大年城挖掘本土历史与文化,亦可称之为地方掌故,作为研究和挖掘这个城市过去的演变流程。

ADVERTISEMENT

首先,我得赞美这群兼具毅力和智慧的校长和教师,在谆谆教学重压之下,尚有余力向区域性的地理文化伸出触须,探索一个深邃的未知,记录那些被遗忘的点点滴滴。

◢师生为家乡整理历史

这一群抱着理想(也是梦想)的师生,明知这是荆棘满途的苦差,惟全体师生义无反顾、毫无怨言地欣然接纳了使命。从他们传来的计划摘录中,我赫然发现原来他们早已预测了访谈的对象,并且分为4缉处理,即“大年印迹”、“光辉岁月”、“民间信仰”和“老店不老”。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因为下笔之前要通过历史考察、社会思索、人文关怀等等多重实地勘查,证明无误,方可记录在案。

以大年城而言,这或许是一项创举,恕我孤陋寡闻,有关这方面有顺序的地理书写至目前为止,依然非常欠缺。大概这类书写不像文学类型,心中有了主题概念之后即可发挥为文,沿着线索尽笔飞驰,甚至天马行空,可以靠想像力完成篇章。

过去有关这方面的书写,网上搜索所得,有陈春声于2021年所著《地方故事与国家历史——韩江中下游地域的社会变迁》,此书乃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距今不过两年光景。所以,书中收录的考察资料都颇为新鲜的实体研究。

不过,有关地方掌故这类文体,应该更早已经存在。犹记得50年代我念初小的时候,校考完毕,我们吵哄老师讲故事,老师随即拿出办公室的《星洲日报》,讲了一个〈黄莺捕雀〉的警世故事。后来我翻阅该报,小框格中有【成语故事】、【地方掌故】两项专栏。因为加框,显得特别醒目。可见“地方掌故”这类地域实录,继往承传,历久不衰,是老中青共同喜爱的一种文学纪实形式,过去与现在的读者都有这类渴求。

◢双溪大年一词,源自泰南

拉回叙述本土,双溪大年乃吉州除却首府之外,属于第二大与人口也第二众多的城市。根据已故历史学家陈鸿洲(疑云)的说法,“即1976年2月1日,在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第124临时条款下,成立瓜拉慕达县议会。在这项条款下,瓜拉慕达县议会正式赋管理瓜拉慕达辖下的双溪大年……”

这里,得先说双溪大年名称的由来。根据陈鸿洲先生所著《风雨路》的说法,“双溪大年一词是源自泰南北大年地名。古时候,北大年人是从北大年河向西沿着马莫河到双溪大年来做生意。人们就称这条河为Sungai Petani(即双溪北大年),华人把‘北’弃掉,成为双溪大年。”

一般上,华人喜欢偶数,双溪大年之称,合乎华人的口语,双溪大年之名一路流传下来,也非偶然。

至于双溪大年的开埠与发展,有两个先辈功不可没,永刻历史,他们就是大实业家林连登先生和第一任英国顾问官麦斯威尔(Maxwell)。林连登祖籍潮州,1893年离乡漂流到马来亚,最先落脚吉南鲁乃饲养家畜业。之后到双溪拉兰开垦泰丰园,种植木薯,成为该区首屈一指的木薯园主。林连登致富之后,在新街场市中心捐助兴建了一座钟楼,目前这座钟楼依旧巍然矗立于市中心,成为大年城的闪耀地标。

林连登后来移居槟城,但是每个月都会远来双溪拉兰巡视业务,并且在双溪大年的国记酒家用点心,对国记酒家的大包赞不绝口。饱餐之余,不忘打包带走,与家属分享美味。

根据陈鸿洲的说法,“1916年,林连登在双溪拉兰胶园内开辟了一个市镇,有水电供应,让员工居住。市镇更设有中华小学让胶园内和附近地区的孩童有书可读,这个市镇就是目前双溪拉兰市镇。”(见《吉打风雨路》463页)。

从以上这些记录省视,林连登除了发展业务,同时也提倡教育,培养年青一代成为社会栋梁。其后更在槟榔屿创立韩江中学,也就是韩江大学学院的前身。

另一位麦斯威尔则是大年城发展的执掌规划。他最大的功劳鼓励国内外的资本家前来吉打投资橡胶业,把原本的木薯园改种橡胶树,使外国资金源源不断流入瓜拉慕达和居林,这对双溪大年后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到了1911至1914年,在麦斯威尔鼓励之下,已经有近6万英亩的土地种植橡胶树了。陈鸿洲更进一步强调,“橡胶业带旺了双溪大年,各行各业应运而生。……因为陆路交通不方便,最理想的地点是在目前的新街埸,因为公路兴建起来的时候,可以通往南北的槟威、居林、亚罗士打和加央。”(见书464页)。迟至1915年大山脚与亚罗士打之间才有火车服务,双溪大年成为中途站,掌握南北大道之咽喉,地位日益重要。

1921年(有说1923年)上海汇丰银行在大街设立,而首座戏院国泰戏院于1922年开门迎客,娱乐观众。事业家林连登在大街兴建一座大钟楼献给英殖民政府,迄今仍然成为双溪大年历史性的地标。接着还有中山戏院、中华戏院成立,但先后都被录影带击垮,关门大吉了。

以上即为双溪大年城的发展简史,也可称之为一篇摘录。希望能让人们收进记忆里。

相关文章:

海角 / 永不言弃的生命斗士:冰谷
试探延缓阿兹海默症 / 冰谷(双溪大年)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