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华社

|
发布: 6:10pm 31/07/2024

组织

抹黑

节令鼓

组织

抹黑

节令鼓

陳再藩:用商標遮蓋節氣書法 “有組識抹黑節令鼓”

**已簽發**全國:用商標遮蓋節氣書法,陳再藩:有組識抹黑節令鼓“令人望而生畏”
陳再藩:二十四節令鼓隊本可參加任何正當的活動, 但它身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遣產的核心元素及名稱,卻必須獲得最基本的尊重。

(吉隆坡31日訊)二十四節令鼓原創人之一及國家文化人物陳再藩指出,一個光能量水組織即要“利用”大馬特有的節令鼓資源(數量與鼓手)來創造商標光環,卻不尊重大馬國家非遺“節令鼓”的文化元素與稱號,更節令鼓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他反問:抱持如此心態的組織,如何宣揚文化的百花齊發與為大馬創造”光的正能量”?

針對一個稱為“白世音光力量”的外來組織準備於9月28日招攬4000鼓手在吉隆坡創造“中華鼓”世界記錄的活動,陳再藩要以二十四節令鼓原創人之一及國家文化人物的身分,發佈以下聲明:

ADVERTISEMENT

一、二十四節令鼓經歷36年的發展與推廣,已成為傳播全球五大洲十數個國家的世界性東方鼓樂表演型式,更是馬中建交五十年裡極為深刻的雙向文化互動與交流。今日,中國的節令鼓隊已達上百支。

在大馬,二十四節令鼓是各類型學府裡獨樹一幟、蓬勃發展的活動團隊,是對學生身心發展丶藝文浸潤、紀律培育皆具積極作用的鼓樂活動。如今,大馬文化遺產局亦計劃在2026年將這項大馬人引以為榮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列為人類非遺。

因此,今年9月28日首次從節令鼓原鄉柔佛新山移師吉隆坡KLCC大劇場舉辦的“第六屆節令鼓國際鼓節暨全國精英賽總決賽”,一方面可為申遺啟動全國性的準備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慶祝馬中建交五十週年的文化獻禮。

二、際此時刻,此號稱總部設於新加坡的外來組織“白世音光力量”,卻利用大馬豐厚的二十四節令鼓生態資源,在全國各地招攬二十四節令鼓隊參加一個達4000人的”中華鼓”集會,以創造健力士世界記錄。此前,該組織也在怡保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創造大馬記錄的活動。

二十四節令鼓隊本可參加任何正當的活動, 但它身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遣產的核心元素及名稱,卻必須獲得最基本的尊重。中華鼓主辦方在今年怡保的活動中,以白世音的“光能量水”標誌遮蓋鼓身的節氣名稱,也不提參與團隊為二十四節令鼓。

更甚者,白世音反而以引述”手法”說:”二十四節令鼓讓人望而生畏,不如中華鼓簡單,每個都開心快樂, 原來打鼓這麼好玩!”

顯然,初來乍到,準備在4000鼓集會上”教鼓”的白世音,跟本不瞭解發展了36年的二十四節令鼓,是如何在大馬的小學裡即簡單又迅速地成長,也不瞭解像雪隆潮州會館及巴生福建會館的全女班鼓隊,是如何讓年逾70歲的女鼓手們也年年享受擂鼓的歡樂與活力。

三、近日,二十四節令鼓協會除了對9月28日的對臺活動發表聲明,希望對方尊重節令鼓文化,不以“光能量”遮掩“節氣”,以維持國家非遺文化的原貌與正名。除此之外,資源單薄的節令鼓協會何能”動用影響力”對彼等的一天活動”趕盡殺絕”?

陳再藩:與日世音曾有過一面之緣

另一方面,陳再藩在昨日也在個人的臉書帳號,說明自己與白世音確曾有過一面之緣的經過。

他說,今年1月13日,他確實在一位吉隆坡朋友的要求之下,在新山陳旭年街某茶室禮貌上與來自新加坡的一位中國人會面,她就是白世音。這次見面並沒有提及“中華鼓籌委會”。

他表示,當時,除了這位特地從吉隆坡趕下來的朋友,就是額頭點了紅點的白世音,及其幾位全程對她畢恭畢敬的年輕同行者。過程中,白氏也宣揚其”光能量”拯救世界生態及眾生人之宏願。

期間,陳再藩說,白世音對他個人及二十四節令鼓之文化成就極度讚揚 ,她說想在新馬搞一場4000人的大鼓彙集,以取得世界記錄。但這個說法沒有得到他的共鳴。

他說,原因是:他與合創節令鼓的陳徽崇老師從一開始,就未曾以追求鼓陣的數量做為推展節令鼓文化的目標。這些年來,深接地氣,因文化、教育、國家盛典而經過汗水排練的大型鼓樂演出,他與陳徽崇都贊同,也進行過。因為,在這些過程中,每個參與的學生都能將演出的里程碑性意義與技藝的捶練,內化為個人的文化與藝術修養。

“對於推展二十四節令鼓達36年的一代代教練與鼓手而言,所謂的大馬或世界記錄,不論是800、4000或1萬,都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所為為何’的問題。”

他說,一個外來組織,大張旗鼓要在大馬利用各地學府的二十四節令鼓隊及節令鼓搞4000人世界記錄的大型“聚會”, 卻以“中華鼓”名堂取代已成為大馬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達15年的“二十四節令鼓”,連鼓身上的節氣書法也以“能量水標誌”加以遮蓋。

“從頭到尾也未正式致函節令鼓協會,反而只在各地學府及節令鼓隊之間進行遊說召攬。如此辦文化,我怎樣也找不到一絲對大馬國家非遺的尊重?”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