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亞洲小虎之列不重要,反而要注意來自中國與印度的低價競爭。所以促進產業升級轉型、提高人民所得、致力於馬幣升值,才是政府的當前急務。
ADVERTISEMENT
亞洲四小虎是1990年代國際間對馬、泰、菲、印4國的統稱,彼時4國的經濟正在起飛,大有承續韓、臺、港、新亞洲四小龍的氣勢。無奈,在四小虎的經濟與產業基礎尚未打穩之際,卻迎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泰、印、菲因此欠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大筆債務,經濟發展受到制約;而大馬不向IMF舉債,當時的首相敦馬堅持實施多項保護國家金融體系的貨幣管制措施,促成馬幣與美元匯率穩定在1:3.8。
隨後幾年,馬、泰、印、菲,加上後來崛起的越南,雖然經濟發展有顯著復甦,但與亞洲四小龍突飛猛進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關鍵因素是亞洲四小虎存在嚴峻的社會資源分配、政治管制、宗教課題、低效率,以及極需解決的基礎建設等問題。漸漸的,沒有太多人討論亞洲虎了。
四小龍引領世界,四小虎銷聲匿跡
我們且用人均GDP作為小龍與小虎等幾個國家,產出與人均所得的經濟實力衡量指標。
2024年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已經高居世界第4、臺灣第14、香港第15、韓國第30,一股腦超越“日本第一”的第36名,全部躋身高收入經濟體與已開發國家(與地區)的行列,很多尖端科技產業更引領全球,四小龍實至名歸。
相形之下,四小虎就顯得不堪。人均GDP大馬(65名)與泰國(83名)同屬於中等收入國家,菲、印、越則在中低收入國之列勉力上爬。四小虎的年經濟成長及產業在國際間的影響力未如預期,甚至被中國碾壓,亞洲四小虎的封號也逐漸淡出歷史舞臺。
近幾年,大馬一直在討論何時及如何躋身高收入經濟體?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公佈的數據,全球總體人均GDP平均值為13440美元;而2021年世界銀行對高收入經濟國的定義,係為人均GDP13205美元,但大馬仍在1.25萬美元上下徘徊,雖然距離高收入經濟體不到6%的差距,但隨著全球經濟成長,各國收入(GDP)是向上移動的,所以想要擠進高收入經濟體還需要努力。
尤其是當中國崛起,人均GDP突破1.26萬美元,一舉超越亞洲四小虎,這時再談誰是亞洲之虎的意義不大,更重要的是如何躲過中國與印度低價商品的夾殺,找到自己的生存利基。
人民高收入更務實
但我們對亞洲之虎封號依舊興趣濃厚。第二財長阿米爾表示,大馬在令人鼓舞的經濟數據支持下,可恢復“亞洲之虎”地位;經濟部長拉菲茲也支持這一說法。
拉菲茲表示,大馬經濟只要維持4%至5%的成長,令吉升值至1美元兌4.2令吉,大馬有望在2027年成為發達和高收入國家。其實令吉匯兌美元能夠回升至1:4.2,人均GDP順理成章的來到1.4萬美元;此時大馬即可實現部長所謂的“發達經濟體和高收入國家”,不必等到2027年。
部長說,大馬有潛力憑藉在新興經濟領域的實力重新獲得亞洲之虎的地位。 問題是同屬亞洲之虎的還有誰?我們希望是中國,而不是與泰、印、菲並列。
國家的前景取決於大馬在未來經濟領域的表現,特別是在可持續能源領域,而不僅僅依靠國內生產總值為衡量標準。
拉菲茲表示,我國在數據中心發展方面的進展,以及電子和芯片行業的擴張潛力,將是振興國家經濟的關鍵因素。 部長說,大馬目前支持數據中心的倡議,在戰略上與人工智能(AI)和芯片技術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
產業升級轉型是大馬經濟大幅跨越的唯一出路,如果還依靠傳統行業,今天面對的是中國,明天就會面對印度的擊殺。週一,大馬中華總商會總會長盧成全就表示,外國低價商品搶灘,中小企業恐怕會不堪競爭而倒閉。這是一針見血,面對殘酷競爭的不只是國內市場,更包括出口商品如何在價格與品質上與中、印企業競爭?
努力提高人均所得比當老虎更重要。根據去年的經濟普查報告,大馬員工月平均薪資3332令吉,年收入約4萬令吉,約為8500美元;按IMF公佈的數據應該是1.25萬美元,約5.9萬令吉,月收入4900令吉,但結果連所得最高的吉隆坡也才4193令吉。問題出在哪裡?嚴重的貧富差距。這是政府應該努力改善的,老百姓誰想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