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交媒体被滥用到危害社会的地步时,立法管制这些平台绝对不会太迟。因为我们不要再看到有人因承受不了被霸凌而走上绝路,也不想再看到有人坠入诈骗陷阱而失去金钱和生命。
ADVERTISEMENT
惊心动魄的48小时,随着一句“找到了,平安!”,全国人民终于舒了一口气。失踪的女童廖家慧被找回了,大家心中悬着的重担总算落地。无论如何,最终她毫发无损平安归来,这一点便足以让所有人感到欣慰。
上周,全国的目光不再集中在吵吵闹闹的政治争论上,而是紧紧盯住了一桩攸关生命的女童失踪案件。7月20日,6岁的廖家慧在新山的一项嘉年华活动上失踪,家人急切地在网上寻求帮助,大家焦虑万分,只能寄希望于网络上的热心网民。
为人父母者,相信都能深切地体会到孩子在眼前突然消失的恐慌与惊慌,更何况是那种遍寻不着的无助与崩溃感。于是,大家在网上发起了寻人行动。
消息迅速在网络上扩散,网民们纷纷参与寻人行动,竭尽全力地转发女童的照片、分享失踪地点、提出善意的建议和蛛丝马迹。每一个小小的线索,都可能是解开谜团的关键。这些善心的网民,心怀希望与关怀,愿意不遗余力地协助寻找,甚至有人自掏腰包悬赏寻找女童的行踪。
从他们的行动中,让人看到了人性中的光辉,感受到了马来西亚人的热心与同理心。对于陌生人的困境,他们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充满关怀的行动者。
然而,网络的力量既能成就善事,也能带来困扰。随着寻人行动的深入,各种谣言和虚假的故事开始蔓延,网络上的一些“线索”其实是无中生有,这不仅增加了警方查案的难度,也让整个寻人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有人呼吁网民不要编造故事,以免干扰警方工作或混淆焦点;然而,也有人主张利用网络的力量,使得罪犯无所遁形。
最令人不齿的是,在大家焦急地担心女童安危时,却有不法分子趁机进行诈骗。这些人漠视他人的担忧与焦虑,只为满足自身的私利,令人感到心寒。这种行径揭示了人性的丑陋一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在这次事件中再一次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也适用于我们所处的网络世界。
随着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一场科技与人性的博弈也随之展开。从实体的纸本文字到无边无际的虚拟世界,人们被网络的魅力所吸引,兴奋和狂热交织,彷佛置身于充满无限可能的迷宫中。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有人保持清醒,有人真假难辨,甚至难以从虚幻的世界中抽身而出。
如今,网络世界的发展已超越我们的想象。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愈加模糊,甚至连虚拟人物也可以在网络中栩栩如生,让人更难分辨真假。原本应该促进人与人之间联系、打破资讯边界的平台,如今却成了犯罪与诈骗的温床。那些曾经让人探索新知和充满乐趣的网络空间,如今充斥着危险的陷阱和谎言,无数键盘侠在幕后操控着网民的情感,使人们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
有些人沉迷于脸书,有人把Facebook形容为“废簿”,形容它是充满颓废和不健康资讯的泥沼。这些平台不仅充斥着欺诈、谎言和陷阱,还任由键盘侠进行网络霸凌、让不法份子设下色情陷阱和骗局、让别有居心者在社媒发表煽动仇恨的言论以及各种假消息,而社交媒体公司往往未能正视和遏止这些问题。
为了创造一个更健康的网络环境,减少对儿童和用户的荼毒,政府决定自8月1日起,要求所有超过800万用户的社交媒体平台向政府申请应用服务提供商类别许可证。
根据政府数据,目前符合要求的社交媒体就是我们常用的Facebook、Instagram、抖音(TikTok)、YouTube、X、Telegram、微信和WhatsApp。
通讯部长法米不讳言,网络犯罪的发展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许多有害内容如线上赌博、诈骗、种族、宗教与王室(3R)敏感议题、网络霸凌以及假帐号等层出不穷,一再的荼毒和侵蚀着人们的思想。
当社交媒体被滥用到危害社会的地步时,立法管制这些平台绝对不会太迟。因为我们不要再看到有人因承受不了被霸凌而走上绝路,也不想再看到有人坠入诈骗陷阱而失去金钱和生命。
除了规定这些社媒申请许可证,也喜见政府准备在今年10月提呈 刑事法典修正案,以打击网络霸凌。
希望一系列的立法和执法行动,能够在某个程度上减少网络生态的乱象,防止更多人继续成为社媒乱象之下的受害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