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即时国际

|
发布: 3:11pm 01/08/2024

电影院

巴黎奥运会

年轻人

客厅

电影院

巴黎奥运会

年轻人

客厅

没有客厅的年轻人 扎堆去电影院看奥运

没有客厅的年轻人 扎堆去电影院看奥运
电影院观看奥运的观众。(图 /新浪新闻受访者提供)

(北京1日综合电)漂在大城市的没有,去看奥运成了他们走进人群的契机。

根据新浪新闻每日人物,这也是林柒几个月来首次走进电影院,和陌生人一起见证“莎头”夺冠瞬间,一起欢呼,一起唱国歌,让她久违地感受到“燃”。

ADVERTISEMENT

年轻人渴望线下的连接,却不希望付出过多精力去构建和维持。赛事结束后,所有人快速撤离了电影院,像平常的任何一场电影散场一样。

去影院看“莎头”夺冠

朝鲜队最后一记杀球未中,中国乒乓球混双夺金。大银幕上,孙颖莎和王楚钦笑容的细节被放到最大。

没有客厅的年轻人 扎堆去电影院看奥运
观众在电影院见证中国乒乓球混双夺金。(图 /新浪新闻)

报道说,电影院里,大家的激动情绪也到达顶峰,有人高举双手鼓掌欢呼,有人兴奋挥舞着应援牌,高喊“赢啦!”还有人双手掩面如释重负,脸上却有止不住的笑容。

这是国乒混双首次获得奥运金牌,意义重大。这也是林柒第一次“现场”看奥运,虽然只是在电影院里。

决赛金牌点到来前的几分钟,电影院里全场屏气凝神,不少人已经拿出手机,按下录像键。颁奖时,电影院里所有人都自觉起立,大声唱起国歌。

“太爽,太燃了!希望全国影院推广!”林柒的位置在第一排最靠右,正努力仰起脖子,往椅背靠,这样能让她看清更多细节。说实话,这个姿势很累脖子,但是全程紧盯屏幕,投入比赛中,林柒完全没有感到不适。

林柒今年25岁,来自湖南,在北京工作,素来热爱观看竞技体育。得知有影院把奥运直播搬上了大荧幕,与平常影片同样公开售票,林柒毫不犹豫,立刻搜索起可买票的影院。

那是乒乓混双决赛的前两天,已有两家朝阳区开放观赛的影院座位满员。刷到西单首都电影院时,只剩最前排的几个“边角料”座位还在,她赶紧抢了两张。

比赛当天,北京下了一整天的雨,又正值晚高峰,交通格外拥堵。林柒草草应付了晚饭,特意提前1小时赶往影院。晚上7点20分,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林柒发现大雨并没有浇灭观众的热情,影院共10排、每一排15张椅子,陆陆续续都坐满了人。

在场的多是年轻人,有人拿着参赛运动员孙颖莎和王楚钦的组合名“莎头”的应援牌子,有人买了爆米花,“但其实看比赛的时候根本顾不上吃”;有人紧张得从座位上离开,站在过道看。

观看的许多个瞬间,林柒有一种置身于现场的感觉。荧幕中直播现场的观众会为赢下的每一分摇旗喝彩,“能听到直播里传来的加油声”。

同样地,身处影院,长拍僵持时,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就屏住呼吸;遗憾丢分,“能听到很明显的叹气声”。

集体看比赛,一些细节会放大。镜头每每切到场边的肖指导时,院内总是哄笑一片,“我一开始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后来看到肖导摇头晃脑鼓励队员的样子,也觉得很逗”。

身处同一个空间,一些情绪也会互相传染。在电影院看了开幕式的成都女孩应绮,觉得身边人时不时飘来的讨论,就像看视频时闪过的弹幕,“哎,这两个国家的队服看着差不多”“镜头前的雨怎么也不擦擦”。有好几个瞬间,应绮看得动容,眼泪在眼眶打转,正准备从包里掏纸,就会被周围的某句发言逗乐,眼泪又硬生生憋回去了。

“共同在场”赋予了观赛不一样的氛围,这也是许多人选择走进影院观看的原因。

年轻人渴望线下连接

“找一面大的屏幕,与好几个人一起看比赛”是许多年轻人朴素的心愿。然而,这个愿望对很多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轻人而言,很难实现。

北漂的重庆姑娘江心语,与对象一起住在北四环一室一厅的出租屋。虽然有客厅,但从搬进去的第一天开始,坏掉的电视机就是家里的大型摆件。

更多年轻人住在合租房里。合租房里没有“客厅”。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北京的很多合租房客厅被改造成房间出租,缺乏公共空间。即使有客厅,室友们也已经形成默契,各自关在自己的卧室里,只有平摊水电费时才在群里交流。

江心语理解这种“隔离”,其实是打工人回到出租屋后的一种自我保护和疗愈。但她偶尔也渴望热闹,渴望人群的共振。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