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日综合电)中国公安部开发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应用程式(App)近日开放试用,供网民登记申领“网号”,用于要实名认证的服务平台。
中国媒体《科创板日报》指出,目前微信、淘宝、小红书等67个APP已开始试点实施。
ADVERTISEMENT
中央社报道,《科创板日报》周四指出,目前申请和使用“网号”、“网证”APP“国家网络身分认证”试点版已在多个应用程式商店上线。应用程式商店显示该APP由中国公安部推出。
《科创板日报》指出,首先需要具有身分证等法定身分证件,透过手机NFC辨识核验身分讯息,接著透过人脸辨识是否为本人,并且连结手机号码,设置网络身分口令(8位数字密码),最后授权网络身分凭证在用户的手机使用。
不少用户在社媒平台上回馈已经注册申领到网络身分认证凭证。
报道指出,目前,国家网络身分认证公共服务正处于试点阶段,已上线试点APP共有67个,包括部分政务App和网络APP,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铁路12306、淘宝、微信、小红书、QQ等。
由公安部与国家网信办共同起草的“国家网络身分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7月26日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30天,截止时间为8月25日。
不过日前中国知名自由派法律学者劳东燕发文表述意见,指出此法的真实用意是要强化网络言行管控,文章已遭到删除。
美国之音周五报道,许多中国网民对此政策不买单,认为“网号”、“网证”会使得隐私不保、话语权遭到严管,纷纷发出负评。不过截至1日,许多反弹声浪都已遭删除。
香港《明报》记者周四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输入回乡证资料做人脸识别,再添加手机号码(现仅支持内地手机),设置密码,随后获得由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10个字符“网号”。
授权“网号”在手机使用后,该App会显示一张虚拟网络身分认证凭证,以及个人身分二维码。在该App上亦可为他人申领“网号”。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显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铁路12306、淘宝、微信、小红书等平台已启动试点,有71种服务场景可以使用“网号”进行认证,不再需要输入姓名和身分证明文件资料。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对中媒指出,俗称eID的网号、网证制度,“就是每个人在现实生活有身分证,在互联网上也应该有身分证”。
朱巍说,在统一的网证制度下,单个平台无法获取用户个人资料,能大幅减少资料泄露的风险,通过人肉搜索获取个人身分资料的难度也将大幅提高,有助于减少网络暴力的出现;在解决网络水军问题上也有帮助,有助于增加网络的可信程度。
同时,他认为,对于电信诈骗者可以全网封禁其网证,杜绝其更换平台、手机号复活的机会,有利于打击电信诈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