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日綜合電)中國公安部開發的“國家網絡身份認證”應用程式(App)近日開放試用,供網民登記申領“網號”,用於要實名認證的服務平臺。
中國媒體《科創板日報》指出,目前微信、淘寶、小紅書等67個APP已開始試點實施。
ADVERTISEMENT
中央社報道,《科創板日報》週四指出,目前申請和使用“網號”、“網證”APP“國家網絡身分認證”試點版已在多個應用程式商店上線。應用程式商店顯示該APP由中國公安部推出。
《科創板日報》指出,首先需要具有身分證等法定身分證件,透過手機NFC辨識核驗身分訊息,接著透過人臉辨識是否為本人,並且連結手機號碼,設置網絡身分口令(8位數字密碼),最後授權網絡身分憑證在用戶的手機使用。
不少用戶在社媒平臺上回饋已經註冊申領到網絡身分認證憑證。
報道指出,目前,國家網絡身分認證公共服務正處於試點階段,已上線試點APP共有67個,包括部分政務App和網絡APP,如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中國鐵路12306、淘寶、微信、小紅書、QQ等。
由公安部與國家網信辦共同起草的“國家網絡身分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於7月26日公佈,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30天,截止時間為8月25日。
不過日前中國知名自由派法律學者勞東燕發文表述意見,指出此法的真實用意是要強化網絡言行管控,文章已遭到刪除。
美國之音週五報道,許多中國網民對此政策不買單,認為“網號”、“網證”會使得隱私不保、話語權遭到嚴管,紛紛發出負評。不過截至1日,許多反彈聲浪都已遭刪除。
香港《明報》記者週四在“國家網絡身份認證”App輸入回鄉證資料做人臉識別,再添加手機號碼(現僅支持內地手機),設置密碼,隨後獲得由數字和英文字母組成的10個字符“網號”。
授權“網號”在手機使用後,該App會顯示一張虛擬網絡身分認證憑證,以及個人身分二維碼。在該App上亦可為他人申領“網號”。
“國家網絡身份認證“App顯示,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中國鐵路12306、淘寶、微信、小紅書等平臺已啟動試點,有71種服務場景可以使用“網號”進行認證,不再需要輸入姓名和身分證明文件資料。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對中媒指出,俗稱eID的網號、網證制度,“就是每個人在現實生活有身分證,在互聯網上也應該有身分證”。
朱巍說,在統一的網證制度下,單個平臺無法獲取用戶個人資料,能大幅減少資料洩露的風險,通過人肉搜索獲取個人身分資料的難度也將大幅提高,有助於減少網絡暴力的出現;在解決網絡水軍問題上也有幫助,有助於增加網絡的可信程度。
同時,他認為,對於電信詐騙者可以全網封禁其網證,杜絕其更換平臺、手機號復活的機會,有利於打擊電信詐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