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文艺春秋

|
发布: 9:00am 02/08/2024

李忆莙

文艺春秋专栏

所见微尘

伊莎贝拉在阿坝

李冰

二王庙

李忆莙

文艺春秋专栏

所见微尘

伊莎贝拉在阿坝

李冰

二王庙

【專欄.所見微塵】李憶莙/讀古人的書

作者:李忆莙

四川朋友送我一本“公認為外國人眼中最沒偏見”的書:《伊莎貝拉在阿壩》。作者當時六十多歲,1831年出生在英國。22歲開始旅行。《伊莎貝拉在阿壩》,選自她的遊記《長江流域旅行記》裡的第28章至第34章。

《長江流域旅行記》是伊莎貝拉在中國旅行的沿途所見。記述當時的衙門、官吏、官差、村寨等。她的筆觸非常細膩,人物描寫生動,並對當時的社會、時局、官署,以及民疾有相當程度的揭示。她的阿壩之行從灌縣(今都江堰)出發,經汶川(綿箎)、威州(汶川)、雜谷腦(理縣),再翻過鷓鴣山,到達位於今馬爾康境內的梭磨土司官寨 。

ADVERTISEMENT

除了坐轎子或騎馬以外沒有其他交通工具的一百多年前,她翻山嶺,走了900英里,歷時3個月。

《長江流域旅行記》於1899年在倫敦出版。寫作時間大概是在1897至1898年間。那時清王朝已是落日黃昏。

《伊莎貝拉在阿壩》的第一章:灌縣與成都。灌縣是今都江堰的舊稱。她看到的灌縣是個不怎麼起眼的城鎮,街道狹窄、骯髒,有著偏遠山區的閉塞氣息。由於閉塞,那裡的人見識少,看到外國人會圍上來觀看,指手劃腳說:“看,又來了一個吃小孩的。”

那時是1896年,灌縣的人口大約是2萬2000左右,可卻沒有多少人氣,而且相當貧窮,小店毫無生氣。在市郊也沒看到多少富人大宅。

於是伊莎貝拉做了上述的結論。但很快調整,坦言只說對一半,另一半在於兩個方面:一是這裡有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因而灌縣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二灌縣是一個貿易中心,這裡的人與來自北方的藏人進行貿易。特別是在冬季,有將近500藏人帶著他們的貨物以及犛牛和馬匹駐紮在城牆外。藏人帶來的是皮革、羊毛、麝香、鹿角和藥材等。而漢人的貸品有茶葉、棉布、絲綢、銅鐵器等。最大宗的貸品交易是茶葉。藏人喝茶等同漢人吃飯一樣,因此茶葉的需求量非常大,他們幾乎把所有的貸品都換成茶葉。漢人則把從藏人那裡換來的皮革、羊毛、麝香、鹿角,尤其是名貴藥材,銷往內地去,能賺取成本的好幾倍。

而都江堰,兩千多年來,一如既往地“旱澇保收,五穀豐登”。

伊莎貝拉寫都江堰,沒花多少筆墨,只介紹都江堰排沙洩洪,引流灌溉的功能。但對都江堰的設計和修建者父子,則有較多篇幅。對“深掏灘,低作堰”的治水理念佩服不已,認為若能廣泛利用到大江大河的水患問題上,世上將會減少許多災難。因而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二王廟(李冰父子),用細緻的筆觸仔細描繪。

首先對二王廟建在高峭崖壁上的選址十分讚賞。寺廟被層層茂密的叢林覆蓋,露出泛著微光的綠色琉璃瓦,認為是最美妙的景緻。“院中有一株柚樹竟達18英尺。莊嚴肅穆的廟宇,雅緻的庭院,精美的亭臺樓閣,以及廟後聳入懸崖的塔頂全部隱藏在茂密的柳杉中。這裡的建築風格實現了優雅魅力與壯麗威嚴的完美結合,是我在遠東見過最美麗的建築群……”

讀到這裡,不禁努力回想,我三到二王廟,可曾看到那株18英尺高的柚樹?似乎一點印象都沒有。

她說二王廟裡有30個道士專管神殿前的燈,確保香火常年不滅。每年皇帝會派遣欽差送來御賜的供品。她在殿外看到黃色的錦旗迎風飛舞,那是皇帝的御賜—— 這確實是灌縣的榮耀,因為李冰。

根據年分推算,伊莎貝拉看到的錦旗應該是光緒皇帝的御賜。因而讓我在閱讀的同時平添不少樂趣。

她幾乎走遍二王廟的每個角落,不單讚歎寺廟的整體之美,還注意到窗花的圖案,頂柱的精雕細刻與美麗的彩繪。

其實,她所寫的現在都不存在了。即使是在當年,二王廟也是重建的。二王廟初建於南北朝,經歷過多少次興廢已不可考。事實上二王廟留給世人的僅是一個名字,一頁興廢更替的歷史。2008年汶川大地震,二王廟總體損毀達九成。誰不以為二王廟就此永遠消失?

然而3年不到,二王廟整體重現——屢興屢廢,始終去古未遠;廟裡永遠掛滿秀麗的書法、榮耀的牌匾,特別是李冰的治水名言:“深掏灘,低作堰 ”。

閱讀的樂趣是不斷地讀到古人的心靈,看到不復存在的景觀。

相關文章:
【專欄.所見微塵】李憶莙/惆悵
【專欄.所見微塵】李憶莙/我們這代的認同——給一位中國研究生回的信
【專欄.所見微塵】李憶莙/浮想聯翩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