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若有所思

发布: 7:40am 02/08/2024

火箭

马华

周秀洋

若有所思

伊斯兰党

华教义演

华校筹款

周秀洋.别让学校发展成了牺牲品

如果所有半津贴要求转换成全津贴学校,伊党也会同样给予支持吗?还是要再次借机挑起种族课题?

ADVERTISEMENT

由来已久的赞助商课题,走了三十多年后一下子成了有争议的做法,一切皆因青年团团长苏克里“突然”发现,在雪州一所华小举办的义演活动中,一张模拟支票上竟然出现了啤酒商的标志。一时间,相互指责,巫统伊党大有意见,华教团体也纷纷发表看法,吵了大约两个星期后,内阁拍板,维持现有的捐赠指南,继续禁止接受涉及赌博、香烟、毒品和酒精饮料等活动所得的捐款,不过,义演还是可以继续,内阁已经“知道”并且会考量一路以来的做法,只是,不允许展示酒精品牌标志也不允许穆斯林学生参与。一场被有心人士炒作出来的争议课题会否就此打住?捐赠指南通令不变,义演也可以继续,没白纸黑字说明白的就只能各自看着行事吧,是这个意思吗?

,从我还是小学一直到我孩子上了小学,都可以看到师生家长还在努力不懈的持续着。以前小时候拿的是“筹款卡”,最终自然还是交由家长代劳找亲朋好友募捐;如今的筹款活动更多样化了,还有嘉年华,从小食摊位到各式各样的游戏活动,应有尽有,经济能力强的家庭自然能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既能回馈学校也能有个愉快的体验何乐而不为,经济能力普通的家庭,自然也可以量力而为,一切皆属自愿性质。

于是,我们会看到一些学校的硬体设备超越了其他的学校,只是,这样的情况看在伊斯兰党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的眼里,不知怎的却成了华小获得的拨款比较多,以至于国小的硬体设施破旧落后许多。根据端依布拉欣的说法,无论教育资金的来源为何,都应该由教育部统一分配。这个意思是,不论谁找来的钱最后都得归公家再往下发放吗?那么,如果所有半津贴要求转换成全津贴学校,伊党也会同样给予支持吗?还是要再次借机挑起种族课题?端依布拉欣不是刚刚踏入政坛的新兵,他是资深政党领袖也是资深人民代议士,政府给各源流学校的拨款有多少他不可能不知道,除非他刻意假装不知道或者不曾多加留意,只是凭着所看到的各校的情况(又或者是听说)来断定学校拨款的多寡。他没看到董家教三机构在硬体设备提升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时间,也没看到“再穷不能穷教育”的那种理念。这样的言论出自一位资深领袖真叫人失望,除了是炒作还能是什么呢?

话说回来,一张模拟支票或是海报上的啤酒标志真的有那么大的威力,足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吗?若真如此,香烟盒上印了那么多的警示照片,怎么烟民还是有增无减呢?如今这个网络如此发达的年代,学校早已不是孩子唯一能汲取知识的地方,屏蔽得了海报上模拟支票上的啤酒标志,难道他们就不会从社媒上看到相关的资讯了吗?相较于并未真正入侵校园的酒精饮料,已经在一些校园传开的电子烟不是更应该让人担忧吗?甚至已经有学生因为吸了“迷幻蘑菇”电子烟在校园内不省人事,伊党领袖是不是也该找个机会关注一下同样有害健康的电子烟课题呢?或许,他们也可以实际了解各学校需要哪些修缮费用,然后试着找一找赞助商或筹款帮忙解决问题,这绝对远比挑刺更有建设性!

学校,尤其是政府学校,基本上都是来者不拒,不论你是何种族宗教,那,何不让校园也恢复清净,回到不论种族宗教只论教育的基础上,有教无类。不要把学校扯入政治人物寻找攻击武器的争论当中,更不能让学校的发展因为政客刻意挑起的争议成了牺牲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50am 30/03/2025
谢玉冰.为什么杨美盈戴头巾会引起争议?

女性进入清真寺需戴头巾,这本是常识。然而,一些人的过度反应,实际上与行动党多年来塑造的政治形象,以及该党在华人社会中长期灌输的对立情绪密不可分。

最近,行动党国会议员杨美盈在斋戒月期间前往清真寺开斋,并戴上头巾,同时教导她的孩子用手进食。这一幕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网民强烈反应。一个简单的举动,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事实上,女性进入清真寺需戴头巾,这本是常识。然而,一些人的过度反应,实际上与行动党多年来塑造的政治形象,以及该党在华人社会中长期灌输的对立情绪密不可分。

过去,行动党在华社中的形象一直是“对抗巫统的先锋”,并经常批评马华“向巫统屈服”,甚至指责马华领袖“出卖华人权益”。这种论调塑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政治情绪,使得支持者对任何涉及马来文化的妥协行为都十分敏感。

回顾历史,行动党在2006年曾公开拒绝在砂拉越州议会开幕仪式上穿上传统礼服,包括佩戴宋谷。当时行动党的立场是拒绝任何象征马来主导政治的服饰。然而,到了2008年,雪兰莪州议长邓章钦在宣誓就职时,却选择戴上宋谷,并解释说,作为联合政府的一份子,尊重苏丹的礼仪是必要的。这一举动,标志着行动党从对抗性立场向现实政治妥协的转变。

在国阵倒台前的那些年,行动党对马华的攻击几乎是铺天盖地,称马华是“巫统的跟班”,不遗余力地煽动华社的不满情绪。

这种策略不仅局限于华社。在2018年1月,行动党领袖拉玛沙米强烈谴责柔佛马赛一座已有80年历史的斯里萨克提斯里新纳卡鲁帕尔庙遭到拆除。他批评警方在行动中动用大批警力,并指责国大党无所作为。过后柔佛苏丹依布拉欣亲自介入,承诺州政府将提供替代地段重建,并与王储各自捐献10万令吉和7万令吉协助庙宇重建。

2013年,行动党也曾高调批评吉隆坡金三角穆尼斯瓦拉庙部分建筑被拆除。该庙宇部分建筑被吉隆坡市政局拆除,以腾出八尺宽的人行道,为附近商业发展项目让路。尽管发展商提供了雪邦的土地作为替代方案,但庙宇管理层因历史原因拒绝迁移。行动党趁机大作文章,指责国阵漠视少数族群的信仰,进一步激化族群矛盾。

然而,如今面对吉隆坡斯里巴拉卡里雅曼兴都庙拆迁,曾经言辞激烈的行动党领袖却选择保持沉默。过去那些敢怒敢言的声音,如今去了哪里?

相比之下,这次庙宇搬迁并未引发太大争议。首相安华的处理方式相对平稳,没有激化社会情绪。我个人支持这次搬迁决策,并欣慰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但令人玩味的是,过去总是在类似事件中高调发声的行动党,如今为何悄无声息?

杨美盈戴头巾引发的争议,并不仅仅关乎她个人,而是行动党长期塑造的政治情绪正在反噬自己。多年来,行动党利用愤怒、恐惧和对立的情绪来争取选票,令支持者对“妥协”乃至“马来文化”产生过度警惕,甚至本能地反感。

随着行动党成为执政党,它必须调整自身形象,从过去的对抗者转型为国家治理者。而这对于那些仍停留在“反巫统”情绪中的支持者而言,显然是一个难以适应的转变。

现在行动党试图展现更包容的“马来西亚人”形象,却遭到自己选民的质疑。这不仅是行动党的困境,也是整个华社需要反思的课题:我们究竟希望看到一个对抗性的政党,还是一个真正能够推动多元共存、理性治理的政府?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