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财经

|

投资周刊

|
发布: 3:45pm 05/08/2024

商场

商场

購物商場太多了嗎? (完結篇) | 老商場解鎖流量密碼

文/谢锦彬

一座座新商場爭先開幕,一家家承載著一代代社區居民記憶的“老商場”則面臨業態老化、吸引力減弱的窘境。

ADVERTISEMENT

線上購物的興起、消費行為改變、社區人口遷移,以及新興競爭對手湧現等,那些你不再去的老商場,要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存活下來呢?

打造獨特賣點 吸引目標群

物商場,抬頭望去時猛然發現,這家多年未去的商場如今已關閉。記得那時,商場內熙熙攘攘,繁華熱鬧,後來因新商場開幕導致吸引力減弱,商場人潮慢慢減少,零售店鋪也陸續撤走,稀稀落落,如今更是徹底關閉,這種變化莫不讓人感慨萬千。

這些無奈的商場中,大部分都是營運許久,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記憶的老商場,曾經繁華的商場,現在只是昔日輝煌的殘影。在這個商場湧現、競爭越發激烈的大環境中,老商場為何會漸漸黯然無光?未來它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VisCreative公司設計董事黃淑萍指出,儘管國內新商場越來越多,但商場數量並非大問題,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大部分商場沒有特別之處,每家商場幾乎都一樣,這家商場有這間品牌店,另一家商場亦有同樣的品牌店,每家商場的目標客戶群都是每個人,都想將每個群體納入囊中。

“現在經營商場的方式,不能再以每個人都是我目標客戶群的方式經營,需要更加著重焦點,特別是在引入零售業主方面,找出自己的獨特銷售點(Unique Selling Point;USP)。”

商場相鄰互配合雙贏

經常到國外購物商場考察的黃淑萍分享道,即便兩家商場相鄰在一起,也並不一定是競爭對手,雙方亦能互相配合,形成一個更具吸引力的購物環境,吸引更多人潮,達到“雙贏”。

例如,一家以親子家庭為目標客戶群的購物商場,隔壁的商場可能會引入水族館等吸引家庭和孩子的設施,如此一來,兩家商場可以共同吸引同一群體的顧客,通過提供不同的娛樂和購物選擇,提升整體吸引力和顧客滿意度。這種合作模式不僅增加了人流量,還能讓顧客享受到更加多樣化的購物和娛樂體驗。

相反的,若兩家商場都只想競爭相同的目標客戶群,爭奪同樣的零售商,就會展開一場租金競爭,最終獲益的就只有零售商,商家會傾向選擇地方好、租金便宜的商場開店,商場則會成為輸家。

雪隆各商場目標客戶群不一

儘管雪隆商場分佈密集,但她認為,一些商場的目標客戶群還是會有些不一樣,如金河廣場、時代廣場,以及劉蝶廣場等相鄰的商場,但目標客戶群都不一樣。即便是目標客戶群皆為高端客戶柏威年商場、TRX商場和吉隆坡城中城陽光廣場,但若進一步細看依然還會有一些不同的特色。

“TRX商場會有一個戶外公園,可以給當地居民、家庭一個娛樂休閒的設施,它們也是比較注重生活方式的,將所有的咖啡廳放在公園的旁邊。柏威年商場則是比較注重購物逛街的。”

黃淑萍認為,商場數量並不是問題,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商場必須具備吸引人的亮點與獨特的賣點,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提升其成功的幾率。

引進特色品牌 打響名堂

隨著大馬人出國旅遊的經驗越來越多,國際視野也有了顯著的提升,大家看待商場的標準也會越來越高,興業研究區域房產領域研究主管龍國雯認為,如果商場沒有太多特別的品牌或商品,在大家眼中就僅是一家普通的商場,缺乏吸引力。

她認為,國內商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商場必須要有一些特別的地方吸引,才能在眾多商場中脫穎而出,唯有引進非常具有特色的品牌,商場才具備成功的條件。反之,如果只是引入其他商場都有的普遍品牌,那很大程度會面臨失敗。

隨著越來越多人都出過國看世界,大家都變得更“精明”了,商場也要不時引入不同新品牌商店,不能靠著一家品牌商店走完十二十年,甚至還要時常翻新、升級基礎設施等等,若十年、十五年沒有改變,最終就會落後,被市場淘汰。

“就好像一個歌星,你不是隻有一首歌唱天下,你需要很多首歌,要寫新歌去吸引歌迷,商場也是同樣的道理。”

邀明星開幕吸引年輕人

同時,在營銷方式上,商場也需要採用新的策略來吸引年輕人,包括通過社交媒體或邀請名人主持開幕等方式,來迎合新的消費時代。

“TRX商場是相當成功的例子,一些商場有特別品牌或新商店開幕,都會邀請一些大人物來開幕,這也是另一個拉顧客的技巧。”

社區商場放眼居民需求

拉曼大學商業與金融學院教授的黃錦榮認為,購物商場本身正是一個能夠滿足多元需求於一體的綜合體,其存在就是為了滿足居民需求,尤其是社區商場,故商場需不斷跟隨著當地居民需求的變化而做出改變。

大型商場本身就具多元性,若社區商場要在多元性上與大型商場競爭,社區商場永遠無法比得過大型商場。因此,社區商場不應該效仿大型商場的多元性,而是應該更具吸引力的特色。

拼多元性比不過大型商場

“以目前小型商場的經營模式來看,都會跟大型商場相似,但如果要去多元性的商場,那為何不選擇去大型商場呢?因為跟大型商場相比,小型商場的多元性會不足。”

另外,隨著疫情的爆發,大家的工作模式與生活型態都有所改變,包括居家辦公、線上購物等,特別是跨國運輸的便利,線上購物遠比出外購物更便宜及方便,在面臨如此巨大挑戰下,購物商場要如何與社區居民增強互動成了關鍵。

過去,大家都是下班後或週末才會去逛商場,但居家辦公模式的興起,居民對社區生態環境的依賴也會更大,如外出到社區商場吃午餐,又或是想要變換辦公環境時,會選擇到附近的咖啡廳辦公等,當這些新需求出現時,商場也需要做出改變來迎合這些新需求。

“如果這個社區商場周圍很多住宅的居民都是居家辦公的,那商場內是否會有很多咖啡廳、電腦店及書局等。”

他認為,目前還看不到國內商場有什麼特色,每家商場幾乎都一樣,沒有出現特別用途的商場,但隨著工作模式與生活型態的改變,對能提供舒服環境、完善設備的商場需求也會跟著提高,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迎合不同區域需求的商場出現。

“當然,並非完全要100%不一樣,但要有特色作為賣點,這樣會有吸引力,不僅能服務當地居民,還能夠吸引社區以外的消費者,我覺得這是商場未來的面貌。”

購物商場已成為我們組成生活的重要部分,逛商場是大馬人的生活常態,除了上班地點,大家最可能會經常出現的地方並非博物館或美術館,而是購物商場。

他認為,商場的存在不能單以商場角度來看待,更多是其具有服務社區的功能,作為休閒、消費的存在。

應勢而動  提高競爭力

大馬購物中心協會(PPK)主席潘瑞蓮指出,當有更大、更有吸引力的商場出現,必然會拉走原有商場的客流,新商場不斷增加,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是必然的。因此,商場必須不斷改變,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不管在哪一個行業,都需要不斷改變來適應周邊的挑戰,以及市場的調整,商場也必須要提升,否則就要進行改變,或著重小眾消費者、不同領域的消費群體。”

以劉蝶商場為例,這家位於吉隆坡市中心武吉免登的商場,原本的目標客戶群為中產階級,商場內的店鋪多以服裝品牌為主。劉蝶商場附近也有著金河廣場、Lot10商場等商場,競爭激烈,於是便在2000年左右開始轉型以售賣3C用品為主,開闢新客戶群,成功轉型為我國著名的“電子產品購物天堂”。

即便像是數十年來屹立不倒的知名老牌商場,如雙威購物商場(Sunway Malls)或萬達購物商場(1 Utama)亦是不斷在改變與擴展,通過引入新的零售概念、增加娛樂設施、優化客戶體驗等策略,努力保持其競爭力和吸引力。

管理層決策力最關鍵

管理決定命運,策略引領未來,她認為,商場管理層在帶領商場改變與轉型的過程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是決定了商場興盛衰敗的最主要關鍵。

商場管理層需要時刻關注國內市場的變化,以及最新的流行趨勢,亦要經常留意國外市場的流行趨勢,當發現市場有一些新流行趨勢開始興起,就要趁機引進吸引消費者,通過創新和差異化保持商場的競爭優勢。

她指出,以往的年輕消費群體會喜歡購買名牌商品,但現在的年輕群體則會以體驗為主,如時下流行的網紅食物或打卡景點等。隨著市場趨勢不斷演變,商場的經營方式與營銷方式也需要隨之調整,包括使用社交媒體平臺如臉書和小紅書,或是邀請網紅宣傳,以吸引年輕消費群體。

在如今市場趨勢變幻迅速的時代,管理層敏銳的嗅覺和果斷的決策力更是至關重要,只有這樣,商場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保持持續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因地制宜轉型升級

面對新商場湧現帶來的激烈競爭,以及大環境的變化,轉型成了舊商場或社區商場的必然選擇,否則客戶就會逐漸流失。但商場轉型並沒有固定的方程式,都需要依據需求與環境情況來制定方案,不能一概而論。

黃淑萍指出,商場轉型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方案,不同的社區、不同的商場、不同的目標客戶群,採用的轉型方案都有所不一樣,尤其疫情後,商場扮演著重建社區的角色,業者需要改變思維,先了解當地社區需要什麼,再將不同的新想法加入到商場。

她舉例,一些社區商場將目標客戶群轉為親子家庭,通過開設幼兒園或才藝班來吸引顧客,當家長送孩子上學或放學時,順便在商場買杯咖啡或購買日常用品;又或是社區內有很多寵物飼主,那一些商場開始加入“寵物友好”(Pet Friendly)的元素,讓飼主可以帶寵物來商場逛街,甚至成為寵物主人們的聚集地。

社區商場發展機會增

儘管在大型商場面前,小型社區商場在娛樂休閒項目、商品選擇、資源與吸引力相對有限,但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社區商場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隨著國人開始轉為傾向逛社區商場,這也為社區商場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由於隆市塞車情況日益嚴重,大家鮮少會特地開車到吉隆坡商場買東西,逛大型商場的頻率可能會比較低,大約一個月或三個月一次。相反的,社區商場因地點較近,且省時方便,會是大家購買日常用品、用餐的選擇,一週則可能去五六次。

“要去買東西可以去這一家(社區商場),要去吃東西可以去那一家(社區商場),還會有很多選擇。”

她分享道,如果要開車到大型購物商場用餐,除了塞車以外,還要找停車位,這會浪費很多時間。但若是到社區商場用餐或買東西,從進商場、停好車、下車買東西,到離開,可能半小時內就可以完成。

若是依據時間效率,週末或佳節假日,有充裕的時間,通常會安排一天逛大型商場,在商場內待上一整天;若時間緊湊,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所有要做的事,則會選擇社區商場。因此,商場之間要如何相互配合,開創自己的生存之道。

找準定位 自有出路

曾經,線上購物趨勢崛起,給予了商場零售商店帶來了沉重的打擊,許多人也在思考,購物商場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

然而,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傳統商場的角色悄然轉變,從原本以購物為主的場所,轉向成為一個綜合體驗中心,融合了娛樂、餐飲、社交等多種功能,成為人們聚會、休閒的重要場所。

電影《侏羅紀公園》有句經典臺詞,“生命總能找到出路”。不論時勢如何變遷,競爭多麼激烈,只要能找準自己的定位,找到專屬的解決方案,老舊商場也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