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身居城市的有车人士,必然都有为寻找停车位而耗时耗神的经历。有人会认为只要在街道上设立更多停车位,就能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可惜的是,如此简单粗暴的方案,却是让停车位问题持续恶化的导因之一。
亨利·葛瑞巴尔撰写的《神啊,请赐我一个停车位》,以美国大量设置的停车场、停车位为考究,叙述以车为主的城市,如何连带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素质与交通形态。书中提到美国的法定停车位设置,要追溯回1985年由美国运输工程学会(ITE)出版的《停车位生成手册》,这本手册所列的停车假设性需求很单纯,即是认定每一栋建筑都会产生汽车行程,而且停车场的兴建必须容纳最大使用率尖峰时刻需求。这两个大前提,都衍生自“不论大家去往何处,都必然是开车前往的方式”。于是这样的建筑规划,就否决掉无车人士的步行需求。城市规划图中,车子停泊的需求成为首要考量,更多可以用来建立公园、文化场地、平价住所等的土地,必须让渡给停车场、停车位。
笔者不清楚马来西亚是不是也有这么一本《停车位生成手册》以供参考,但马来西亚的确因为许多购房者对郊区有地住宅的青睐,进而引发对汽车的依赖,也间接导致高速公路大肆兴建。从这些细节来看,马来西亚几乎复制了美国的发展模式。本地交通堵塞和花长时间寻找停车位的问题日益严重的倾向,和美国如出一辙。
◢扩路就砍树;车多建高速公路?
以探索马来西亚社会、历史、文化为主轴的知识型YouTube频道——“荧光笔Hi!Lighter”曾做过好几期与马来西亚城市规划相关的视频。当中一期以“城市蔓延Urban Sprawl”为主题的内容,就跟之前亨利·葛瑞巴尔所描述以车为本的美国城市有相似之处。
“城市蔓延”是指城市人口向外发展之际,侵占城市边缘的乡郊地区,形成了低密度、单一功能、且通常依赖汽车的郊外社区。而这种城市蔓延,一般都被认为是负面发展——把城市原有的问题稀释向外辐射,却没有从根本原因上找寻解决方案。
以吉隆坡为例,导致城市蔓延的原因之一就是开车。因为马来西亚的燃油价格比其他国家更为低廉,加上自1985年政府推动普腾(PROTON)国产车,于是所有建设规划都是以车为本。想要疏通扩大马路面积?那就铲除路旁树木与行人道。车子太多导致交通阻塞?那就建更多高速公路。长年累月下,就形成一个对步行者或公共交通使用者不友善的环境,稍有经济能力的人民,为了人身安全,都会选择买车作为代步工具。
◢“住商分离”,出门只好驾车
一个完善的住宅,最好周遭也具备提供生活所需的商店、诊所、学校、绿植公园等设施。而如果这些地方都在步行可达的距离,就堪称完美了。但吉隆坡的城市规划图,大部分区域都是住宅和商业区隔离开来,这简称“住商分离”的状况,加上人行走道的不完善,让每个人出门采购日用品或办理事务时,只能选择驾车。而每个人开车上街,让停车场、停车位的需求节节攀高,也让驾车人士得付出更多时间和金钱来寻找一个栖车之所。
如此恶性循环,深受其害的是城市里的每个人。不论开车与否,这种汽车泛滥的现象都在透支民众的生活品质。对汽车和停车场的依赖,会让购屋者需要承担更高的房贷,因为房价里也包括了占比35%的停车场建筑成本。上下班通勤高峰时段因为更多人选择驾车,而让大量汽车同时塞在马路上。2023年吉隆坡市政厅的一项研究显示,平均每天有600万辆汽车驶入首都吉隆坡,每个车主光是上下班耗在路上的时间,一年总计580小时。
◢应该打造“以人为本”
要阻止情况继续恶化,重整先进城市的概念,舍弃以车为主的文化,打造以人为本的社区是重中之重。要如何落实这样的想法,《生态建筑可以怎么做?》这本书会是不错的参照。
《生态建筑可以怎么做?》出版于2020年。作者杨经文(Ken Yeang)是马来西亚建筑师,专长高楼层建筑生态环境设计。他曾针对摩天大楼及建筑生态设计准则及实务应用出版过许多著作。雪兰莪的Menara Mesiniaga摩天大楼(1992)、东京奈良塔楼(1994)、新加坡国立图书馆(2005)等都是他的建筑作品。有别于主流建筑师将节能作为美学形式的一般考量,杨经文更关心对建筑基本概念的重塑,以及对生态建筑的推广。但这些也只是杨经文永续设计理念里的其中一个面向。他认为从更宏观的角度入手,将整座城市乃至各项基础设施、运输体系进行彻底的绿化改革,才是拯救城市大作战的关键。
◢建筑师也要懂一点生态学
杨经文在书里提出一个很有趣的想法:建筑师不仅是要具备建筑技术,还应当具备生态学家的思考脉络——学会检视自然界与人为世界的关系,即一方如何影响另一方,双方如何产生交互作用。将这样的思维融入原本仅考量人类自身的建筑设计,来实现共生式的生物整合。
作者认为,目前的设计方案都聚焦在建筑功能性、美学或其他面向(例如方位、调节性等),但只是设立出一个调节良好、对环境友善的封闭区域是不够的。既然要把自然纳入,就不该把建筑设计成一个跟自然环境格格不入的人工构造体,反之需让建筑跟自然生态系与生物圈运作达成无缝接轨,建立一种良性关系。
因为建筑构造和加工方式,都会与环境产生交互作用,也会在环境体系里留下后果。自然界的生态结构应当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元素,二者共同运作才能成为一个整体。但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生物成分,在城市中大幅减少,仅存点缀性质的数量。城市蓝图里庞大的公路系统、不透水的表层、混凝土、沥青等结构都是在清除自然,并且这些坚硬、黑色、致密的材料,白天吸热,夜晚散发热度,于是连带提升城市温度产生“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城市树木要预留成长空间
城市规划里,树木的栽种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单单栽种矮灌木丛或花朵还不够,某些情况下没有树木遮阴的绿地,实际上会比周围城市地区的温度来得更高。当城市树木覆盖率达到30%,可有效将夏季的平均气温降低0.4℃。马来西亚虽然随处可见许多绿植,但对城市树木的规划却远远不足。尤其近几年频频发生树木倒下压伤人或汽车事件,有些路边长势过大的树木就被直接砍伐清理。
树木的生长变化理应在最初栽种时便被纳入城市规划的一环,并预留适当的根部与树冠成长的空间。笔者住宅附近的道路栽种了许多茂密好看的雨树,但随着树身逐年壮大,一些树木的根部把土地表层的人行道石板给撑开,形成步行障碍。但若把这些树龄已达20-30年以上的大树给砍掉,却又让人惋惜。
联合国在2015年提出了永续发展目标(SDGs),其中SDGs11.2细项目标为——“为所有人提供安全、可负担、易于使用及永续的交通运输系统,改善道路安全。”
永续的概念关键,其实在于前期规划里对当下以及未来所有细节的完善考量。以目前观察,政府的确有在施行建设更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像是已开放的MRT路线,以及还在商议中的隆新高铁项目。
◢除了建捷运高铁,人行道是否完善?
这种一启动就耗资几十个亿的项目听起来高大上,但笔者觉得只是把资源投入在建设捷运和高铁其实并不够。当民众走出捷运站,穿梭在城市里不同人行道时,每一段路的步行体验是否安全?串联的商店住宅的步行距离是否靠近?身障人士的无障碍走道是否能顺利运行?种种诸如此类的琐碎细节,论经济效益是比不上那些高利润项目,但在促进国民使用公共交通的推动上,是绝对不能忽略。
开车是国民的选择,停车是每个拥车者的权利。但这些权利也是最肤浅粗糙的一种,甚至阻碍了人民去拥有舒适生活品质、便利安全的居住环境的福利。
期待未来,每个人可以凭借双脚,无阻碍穿梭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相关文章: 【读家说书】黄美锦 / 颜值当道,更不以貌取人? 【读家说书】黃美锦 / 诈骗太猖狂,我们还能有信任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