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3:26pm 05/08/2024

汽车

停车场

城市

停车位

停车

汽车

停车场

城市

停车位

停车

【讀家說書】黃美錦 / 停車位不夠,就建多一點?

作者:黄美锦(新山)

編按:面對停車位不足的問題,如果你想到的解決方案跟標題一樣,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這樣只會越變越糟哦……

ADVERTISEMENT

身居城市的有車人士,必然都有為尋找停車位而耗時耗神的經歷。有人會認為只要在街道上設立更多停車位,就能解決停車位不足的問題。可惜的是,如此簡單粗暴的方案,卻是讓停車位問題持續惡化的導因之一。

亨利·葛瑞巴爾撰寫的《神啊,請賜我一個停車位》,以美國大量設置的停車場、停車位為考究,敘述以車為主的城市,如何連帶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素質與交通形態。書中提到美國的法定停車位設置,要追溯回1985年由美國運輸工程學會(ITE)出版的《停車位生成手冊》,這本手冊所列的停車假設性需求很單純,即是認定每一棟建築都會產生汽車行程,而且停車場的興建必須容納最大使用率尖峰時刻需求。這兩個大前提,都衍生自“不論大家去往何處,都必然是開車前往的方式”。於是這樣的建築規劃,就否決掉無車人士的步行需求。城市規劃圖中,車子停泊的需求成為首要考量,更多可以用來建立公園、文化場地、平價住所等的土地,必須讓渡給停車場、停車位。

筆者不清楚馬來西亞是不是也有這麼一本《停車位生成手冊》以供參考,但馬來西亞的確因為許多購房者對郊區有地住宅的青睞,進而引發對汽車的依賴,也間接導致高速公路大肆興建。從這些細節來看,馬來西亞幾乎複製了美國的發展模式。本地交通堵塞和花長時間尋找停車位的問題日益嚴重的傾向,和美國如出一轍。

◢擴路就砍樹;車多建高速公路?

以探索馬來西亞社會、歷史、文化為主軸的知識型YouTube頻道——“熒光筆Hi!Lighter”曾做過好幾期與馬來西亞城市規劃相關的視頻。當中一期以“城市蔓延Urban Sprawl”為主題的內容,就跟之前亨利·葛瑞巴爾所描述以車為本的美國城市有相似之處。

“城市蔓延”是指城市人口向外發展之際,侵佔城市邊緣的鄉郊地區,形成了低密度、單一功能、且通常依賴汽車的郊外社區。而這種城市蔓延,一般都被認為是負面發展——把城市原有的問題稀釋向外輻射,卻沒有從根本原因上找尋解決方案。

以吉隆坡為例,導致城市蔓延的原因之一就是開車。因為馬來西亞的燃油價格比其他國家更為低廉,加上自1985年政府推動普騰(PROTON)國產車,於是所有建設規劃都是以車為本。想要疏通擴大馬路面積?那就剷除路旁樹木與行人道。車子太多導致交通阻塞?那就建更多高速公路。長年累月下,就形成一個對步行者或公共交通使用者不友善的環境,稍有經濟能力的人民,為了人身安全,都會選擇買車作為代步工具。

◢“住商分離”,出門只好駕車

一個完善的住宅,最好周遭也具備提供生活所需的商店、診所、學校、綠植公園等設施。而如果這些地方都在步行可達的距離,就堪稱完美了。但吉隆坡的城市規劃圖,大部分區域都是住宅和商業區隔離開來,這簡稱“住商分離”的狀況,加上人行走道的不完善,讓每個人出門採購日用品或辦理事務時,只能選擇駕車。而每個人開車上街,讓停車場、停車位的需求節節攀高,也讓駕車人士得付出更多時間和金錢來尋找一個棲車之所。

如此惡性循環,深受其害的是城市裡的每個人。不論開車與否,這種汽車氾濫的現象都在透支民眾的生活品質。對汽車和停車場的依賴,會讓購屋者需要承擔更高的房貸,因為房價裡也包括了佔比35%的停車場建築成本。上下班通勤高峰時段因為更多人選擇駕車,而讓大量汽車同時塞在馬路上。2023年吉隆坡市政廳的一項研究顯示,平均每天有600萬輛汽車駛入首都吉隆坡,每個車主光是上下班耗在路上的時間,一年總計580小時。

◢應該打造“以人為本”

要阻止情況繼續惡化,重整先進城市的概念,捨棄以車為主的文化,打造以人為本的社區是重中之重。要如何落實這樣的想法,《生態建築可以怎麼做?》這本書會是不錯的參照。

《生態建築可以怎麼做?》出版於2020年。作者楊經文(Ken Yeang)是馬來西亞建築師,專長高樓層建築生態環境設計。他曾針對摩天大樓及建築生態設計準則及實務應用出版過許多著作。雪蘭莪的Menara Mesiniaga摩天大樓(1992)、東京奈良塔樓(1994)、新加坡國立圖書館(2005)等都是他的建築作品。有別於主流建築師將節能作為美學形式的一般考量,楊經文更關心對建築基本概念的重塑,以及對生態建築的推廣。但這些也只是楊經文永續設計理念裡的其中一個面向。他認為從更宏觀的角度入手,將整座城市乃至各項基礎設施、運輸體系進行徹底的綠化改革,才是拯救城市大作戰的關鍵。

◢建築師也要懂一點生態學

楊經文在書裡提出一個很有趣的想法:建築師不僅是要具備建築技術,還應當具備生態學家的思考脈絡——學會檢視自然界與人為世界的關係,即一方如何影響另一方,雙方如何產生交互作用。將這樣的思維融入原本僅考量人類自身的建築設計,來實現共生式的生物整合。

作者認為,目前的設計方案都聚焦在建築功能性、美學或其他面向(例如方位、調節性等),但只是設立出一個調節良好、對環境友善的封閉區域是不夠的。既然要把自然納入,就不該把建築設計成一個跟自然環境格格不入的人工構造體,反之需讓建築跟自然生態系與生物圈運作達成無縫接軌,建立一種良性關係。

因為建築構造和加工方式,都會與環境產生交互作用,也會在環境體系裡留下後果。自然界的生態結構應當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元素,二者共同運作才能成為一個整體。但生態系統中至關重要的生物成分,在城市中大幅減少,僅存點綴性質的數量。城市藍圖裡龐大的公路系統、不透水的表層、混凝土、瀝青等結構都是在清除自然,並且這些堅硬、黑色、緻密的材料,白天吸熱,夜晚散發熱度,於是連帶提升城市溫度產生“熱島效應Urban Heat Island”。

◢城市樹木要預留成長空間

城市規劃裡,樹木的栽種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單單栽種矮灌木叢或花朵還不夠,某些情況下沒有樹木遮陰的綠地,實際上會比周圍城市地區的溫度來得更高。當城市樹木覆蓋率達到30%,可有效將夏季的平均氣溫降低0.4℃。馬來西亞雖然隨處可見許多綠植,但對城市樹木的規劃卻遠遠不足。尤其近幾年頻頻發生樹木倒下壓傷人或汽車事件,有些路邊長勢過大的樹木就被直接砍伐清理。

樹木的生長變化理應在最初栽種時便被納入城市規劃的一環,並預留適當的根部與樹冠成長的空間。筆者住宅附近的道路栽種了許多茂密好看的雨樹,但隨著樹身逐年壯大,一些樹木的根部把土地表層的人行道石板給撐開,形成步行障礙。但若把這些樹齡已達20-30年以上的大樹給砍掉,卻又讓人惋惜。

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了永續發展目標(SDGs),其中SDGs11.2細項目標為——“為所有人提供安全、可負擔、易於使用及永續的交通運輸系統,改善道路安全。”

永續的概念關鍵,其實在於前期規劃裡對當下以及未來所有細節的完善考量。以目前觀察,政府的確有在施行建設更完善公共交通體系,像是已開放的MRT路線,以及還在商議中的隆新高鐵項目。

◢除了建捷運高鐵,人行道是否完善?

這種一啟動就耗資幾十個億的項目聽起來高大上,但筆者覺得只是把資源投入在建設捷運和高鐵其實並不夠。當民眾走出捷運站,穿梭在城市裡不同人行道時,每一段路的步行體驗是否安全?串聯的商店住宅的步行距離是否靠近?身障人士的無障礙走道是否能順利運行?種種諸如此類的瑣碎細節,論經濟效益是比不上那些高利潤項目,但在促進國民使用公共交通的推動上,是絕對不能忽略。

開車是國民的選擇,停車是每個擁車者的權利。但這些權利也是最膚淺粗糙的一種,甚至阻礙了人民去擁有舒適生活品質、便利安全的居住環境的福利。

期待未來,每個人可以憑藉雙腳,無阻礙穿梭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相關文章:

【讀家說書】黃美錦 / 顏值當道,更不以貌取人?
【讀家說書】黃美錦 / 詐騙太猖狂,我們還能有信任嗎?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